1、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台师高中生物科组:甄彩珍一、三维目标: 1.知识方面(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能力方面(1)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关系的多媒体动画,认识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流通的原因。(2)通过分析,比较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ATP如何生成又如何消耗,找出能量代谢的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2)通过对课本P90图57进行补充和完善,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
2、学习的态度。二、教学重点: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中的作用。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三、教学难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方法:讲解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思考问题: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是怎样解决能量的“稳定储存”和“灵活利用”这一矛盾的?例如,发电厂是如何转化能量的?人们是如何从农产品转化成各种生活用品的?情境创设1.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1)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吗?(2)细胞中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储存着大量稳定化学能,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直接利用它们吗?2.教师讲解从课文中的唐诗中我们知道,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实
3、际上,细胞中还有许多化学反应是需要能量的,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知道,细胞中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储存着大量稳定化学能,这些能源物质的稳定性,利于大量地储存,但它们不能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是怎样解决“稳定储存”和“灵活利用”这一矛盾的?细胞把稳定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能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ATP,解决了这一问题。ATP什么物质呢?师生互动1.ATP分子结构特点学生阅读课本P88相关内容后,教师讲解:(1)展示ATP结构式挂图,向学生介绍腺嘌呤、核糖(两者结合而成腺苷)、磷酸。(2)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的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
4、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高能磷酸键,A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时高能磷酸键可以水解放出大量的能量,达到30.54 kJ/mol。所以说,ATP是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2.ATP与ADP相互转化(1)学生阅读课本P88P89页相关内容,回答问题:ATP与ADP是怎样相互转化的?(2)教师讲解: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磷酸),同时,储存在这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TP就转化成ADP(二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的缩写)。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
5、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游离的Pi结合,重新形成ATP(播放多媒体课件:ATP与ADP相互转化)。资料显示,正常人每天ATP的转变量几乎接近于体重,但在体内存在的ATP的量是很少的。ATP和ADP在体内总是处于不断转化的动态平衡之中。如下所示:3.ATP的形成途径(1)学生阅读课本P89相关内容后,分组讨论:动植物ATP的形成途径有哪些?(2)教师讲解: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于人、高等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的能量除来自于呼吸作用外,人和高等动物还可以来自磷酸肌酸的转移。4.ATP的利用(1)教师讲解:吸能
6、反应总是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2)学生看课本图,讨论ATP还有哪些用途,从而对该图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精讲1.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细胞内消耗能源物质的顺序是:糖类 脂肪 蛋白质。一般情况下生物体内细胞利用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而且糖类中的能量需要分解释放传递给ATP,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才能供给各种生命活动利用,从而解决能量的“稳定储存”和“灵活利用”的矛盾。2.直接供给生命活动能量的能源物质是ATP。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
7、P是一种关键物质。ATP是生物体内能量转换的“中转站”,它有利于能量的运输和协调供给,如线粒体呼吸释放能量合成的ATP,可以转移到细胞膜用于主动运输,也可以进入细胞核推动DNA的复制等等,从而解决“产能”和“用能”在空间上的矛盾。3.ATP的结构与物理、化学知识有密切联系,ATP中的能量可以转变成机械能(如肌肉收缩、鞭毛摆动)、化学能、电能(如神经冲动的传导)、渗透能(如主动运输的能量)、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4.胞内供能物质有ATP和磷酸肌酸,ATP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当ATP大量消耗时,则磷酸肌酸释放能量供ADP和Pi合成ATP。磷酸肌酸的存在对ATP含量的相对稳定起缓冲作用。评价反馈学
8、生做课本练习题、教师检查评讲。课堂小结八、板书设计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ATP分子结构特点(1)化学组成:腺嘌呤、核糖、磷酸;(2)ATP(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是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2.ATP与ADP相互转化(1)ATP和ADP在体内总是处于不断转化的动态平衡之中。如下式所示:酶ADPPi能量 ATP(2)ATP和ADP能相互转化的原因3.ATP的形成途径(1)绿色植物: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2)人、高等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细菌:能量除来自于呼吸作用外,人和高等动物还可以来自磷酸肌酸的转移。4.ATP的利用(1)运输物质;(2)肌肉收缩;(3)合成物质;
9、(4)生物发电;(5)神经活动。九、课后作业1、ATP的结构简式:ATP是 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代表,T代表,P代表,代表。2、1分子ATP 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书分别为( )A、3和3 B、3和2 C、2和3 D、2和2 3、在“ATPADPPi能量”的反应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和能量都是部可逆的,酶相同B、物质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酶不同C、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的,酶不同D、能量是不可逆的,物质是不可逆的,没相同4、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 )A、光合作用,主动运输 B、细胞呼吸,蒸腾作用 C、细胞呼吸,渗透作用 D、光合作用、细
10、胞呼吸5、ATP 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在( )A、磷酸基内 B、腺苷内 C、高能磷酸键内 D、腺苷和磷酸基连接键内6、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 )A、光合作用,主动运输 B、细胞呼吸,蒸腾作用 C、细胞呼吸,渗透作用 D、光合作用、细胞呼吸7、ADP转化为ATP需要( )A、Pi 、酶、腺苷、能量 B、Pi 、能量C、酶、腺苷、能量 D、Pi 、酶、能量8、荧火虫发光所用的能量直接来自( )A、葡萄糖 B、磷酸肌酸 C、脂肪 D、ATP9、活细胞不能利用哪些能源来维持它们的代谢A、太阳光 B、热能 C、ATP D、糖原10、生物体的储能物质、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依次是( )A、脂肪、糖类和ATP B、脂肪、蛋白质和ATPC、脂肪、糖类和ADP D、糖类、脂肪和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