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化学合作学习初探.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159669 上传时间:2025-0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合作学习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合作学习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合作学习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化学“互教互学”的新探析在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良好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我们中学化学教师所必需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指出:“互教互学”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将“互教互学”引入化学学科教学既符合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也符合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宗旨。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笔者就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互教互学”方式的具体教学设计思路、实施关键及反思等几个方面作了尝试。一

2、、给出适当的问题是教师组织“互教互学”的关键经过实践笔者认为进行“互教互学”的任务最好是中等难度的、有真实情景的、有挑战性的以及解决途径和结论不惟一的问题。太易和太难的问题都不适合,太容易的问题无需讨论,太难的问题,小组讨论难以使个人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缜密的思考。真实情景有助于激发小组的兴趣,有挑战性的和解决途径和结论不惟一有助于更多的成员参与评价和获得成功感。给出的学习任务是否恰当,是教师设计这项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例如,在进行金属钠一节的教学中,可以探究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对Na和H2O的反应以及Na和S的反应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探究, 对Na与Cu(OH)2溶液,Na与不同酸溶液(稀盐酸、浓盐

3、酸和稀硫酸)反应时,反应速率和现象各异的探究等,到底把其中的哪些问题作为提供给小组的”互教互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做出选择。一方面,教师要考虑选择认知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充分考虑上面提到的对进行”互教互学“的任务要求。最终,笔者在本课时对小组”互教互学“的设计主要体现在课上学生对Na 和水反应的合作实验,对Na和S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交流评价,以及课后共同完成小组实验报告3个教学活动中。这3 个问题难度适中,后2个问题具有开放性,其中Na和H2O的反应是本节课的认知目标的重点。二、教师要提供对“互教互学”技巧的指导学习任务明确了,是否能很好地完成以及是否能使多数学生获得积

4、极的情感体验,还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理的分工与合作。教师要在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明确的角色分工,帮助学生提高“互教互学”的技巧。例如,金属钠一节中,对Na和S反应的实验方案设计,4人小组,教师可以建议一个人画装置图,一个人设计方案,一个人最后陈述,一个人控制时间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充当信使。笔者发现这种分工对于小组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活动是合理和有效的。三、教师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反馈小组的活动需要从外界得到及时的反馈,需要有人分担困难和提供支持,需要有人分享快乐和给予赞赏与鼓励。那么教师在这方面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活动的进程和最终的结果。教师在“互教互学”的课堂中要善于调控

5、,假如全班共有12 个小组,教师要争取在一节课中让每个小组至少获得一次和教师单独交流分享的机会;教师选择在哪些活动中与哪些小组交流,用多长时间交流等细节问题,需要教师兼顾不同的需要,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揣摩。在交流评价的环节,如果时间有限只能使部分小组获得发表观点的机会,应多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避免造成小组间机会不均等;另外还可以考虑在课外创造机会,比如在课后将小组合作完成的实验装置设计图或实验报告等成果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展示等。在化学课堂中,无论是在学生分组实验还是设计装置图时,作为教师都应当努力融入学生的讨论中,作为伙伴分享同学们的发现,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为同学们提供必要的信息

6、和帮助,在互动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能感受到需要与被需要,分享与责任等很多积极和美好的情感体验。四、采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如何使每一个同学在化学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是笔者在教学中考虑最多的问题,同学在情感智能的各个方面发展不均衡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一些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方面表现出众的同学在传统的课堂中始终占有优势,相对他们便出现了课堂中的弱势群体。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8大类,每个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强项,如果我们能让教学活动设计尽可能地涵盖其中的多个方面,给每个学生以表现和发展他强项的机会,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成为一种扬长的教育,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

7、乐趣至关重要。在这方面笔者的体会是,在“互教互学”中,给出一个相对大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发挥各自优势智能和团队精神,使每个成员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例如,在同学们进行钠和水反应的小组合作实验时,你可以观察到他们自然的分工,肢体运动型的学生愿意动手实验,逻辑思维型的学生愿意解释推理,而语言型的学生愿意最后陈述,一些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异常敏锐,总是能够观察到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又如,在刚刚进行同分异构体的学习时,很多同学感觉困难,这源于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这里的教学设计是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戊烷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然后在讲台上表演出他们可以有多少种结合方式

8、,这时你可以看到肢体运动型的学生愿意表演,逻辑思维型的学生愿意充当导演,而语言型的学生充当解说,也许这中间还会出现一两个小小的“领导”。以上2个教学片段即是充分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教学活动设计,同学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每个小组都希望得到展示交流的机会,作为教师听到同学们独到的创意,看到同学们之间平等地交流与质疑,感受到同学们迸发出的创造的火花,这时才真正体会出叶澜老师所说的“课堂是有生命的”。五、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引入“互教互学”中(一)通过对课堂实验过程中一些异常现象的探究,引发研究性学习例如,“乙烯”一节中,在制备乙烯的实验中会产生出明显的刺激性气味,而乙烯本身是无色接近无味的气体,如果抓住这

9、一问题探究下去,让学生分组讨论原因,并设计出除去杂质并验证乙烯存在的实验方案,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便在课堂中开展起了研究性的学习。(二)对课本中的个别内容或习题答案大胆置疑例如,上海某版本教材中关于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图明显存在问题,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和改进,他们往往思路开阔,见解独到。(三)对社会中的化学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例如,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几起有毒化学原料泄漏事件、安徽有毒奶粉事件、广州假酒案等。综上所述,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合理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互教互学”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有利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提高。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