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平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
2、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
3、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
4、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
5、,“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
6、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
7、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
8、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
9、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云传)【注】偾军:溃败的军队。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友谅以舟师来寇 寇:敌人B缚尽裂 缚:捆绑的绳子C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擢:提拔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盍:何不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拔剑跃马冲阵而进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B C D6下列对
10、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B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
11、骂贼寇。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2)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89题。 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 阑:阻隔 ;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8。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6分)9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若夫乘天地之正,_,以游无穷者
12、,_?(庄周逍遥游)(2)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_,_。(王勃滕王阁序)(3)_,知来者之可追 (陶潜归去来兮辞)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朱清时,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了一名炉前工。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在这期间,他翻
13、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内流传;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1974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1979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也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别无选择,朱清
14、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一。1998年,朱清时被国
15、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担任中科大校长的10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题。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16、。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朱清时说。这些在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20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2009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
17、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海选校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2010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1)下列对传记有关
18、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 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B 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C 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D 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育部的批准,但在2010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
19、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2)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请简要分析。(6分)(3)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4)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B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
20、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C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B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伤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C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1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
21、强、知名度较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世界级品牌。D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14根椐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后来人们
22、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 B C D 1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给这条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5分)美国newsmax网站2月12日刊登C.R.史密斯题为当今中国防空世界第一的文章,文章渲染中国防空系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防空系统。文章首先说,美国防务分析家现在认为,中国防空系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系统,比令人生畏的俄罗斯防空系统还要危险。中国防空系统发展如此迅猛,是因为大规模运用了美国的商业产品,这些产品使中国防空系统具备灵活性高和升级便利等优势。文章还指中国公司在民主党总统克
23、林顿执政时从美国获取大量先进的光纤通讯技术,并向萨达姆政权出售基于这些技术的设备,那些设备运用到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在中国公司的帮助下,萨达姆政权利用其防空系统击落美国及联军的军机,尽管遭到联军的多次轰炸,伊拉克的防空系统依然起作用,一直到萨达姆政权被推翻。文章最后称:中国的防空系统是世界NO.1,其技术基础却来源美国,肇始于克林顿政府时期的防空技术泄露,对于美国飞行员来说,这些防空系统部署在怀有敌意的中国是一个不幸的现实。16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6分)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
24、,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六、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杂志社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有人认为,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有人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健康、很阳光。有人认为,
25、“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语文答题卡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7、译文 (10分)(1) 。(5分) (2)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 (6分)9、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 (2) (3)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1)( ) (5分)(2) (6分) (3) (6分) (4) 。 (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5) (5分
26、) (16) (6分) 六、写作(60分)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说“它们(指“金”“石”“画”)同样因为影响深远”无中生有,也不是对“书”的表述。2【答案】B【解析】原文是“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3【答案】C【解析】文中说“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并不是对其代表性的否定,而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确实有超过传世碑版的书法,只不过不为人所知了。4【答案】A 寇:进攻5【答案】c【解析】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是指花云被缚后的表现,是表现花云被捕后的凛然正气。6【答案】D【解析】应是元帅朱文逊战死在前,陈友谅攻破城池在后。11(1)答A得3分
27、,答D得2分,答B得1分,答C和E不给分。(B项表述不准确,应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C项理解错误。“实施书院式管理制度”只是一种设想,没有实现。E项中的“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说法绝对化,不符合文意。)(2)随时做好准备,祖国需要人才,自己能有所作为。这从他平时坚持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上可以看出。能够抓住机遇。这从他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急需物理人才时朱清时前去自荐可以看出。对科学研究孜孜以求,全身心投入,有一种拼搏的力量。这从他初到美国从事相关研究时的表现可以看出。观点二:朱清时是理想主义者。拥有崇高理想,一心想创办世界一流的大学,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并不断付诸实践。在教育方面,他总是
28、特立独行,按照自己的理想办学,并能忠于理想不退缩。他的理想并不完全契合中国教育实情,有理想化的一面。观点三:两者都是,两面兼顾,言之成理即可。【文言文选段参考译文】花云,是怀远人。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勇猛无比。至正十三年癸巳,他提着剑到临濠拜谒太祖。太祖认为他是奇才,命令他带兵攻占城邑,所到之处便被攻克。太祖打算攻取滁州,带领几个骑兵在前行走,花云也在内。突然遇到数千个贼兵,花云掩护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阵。贼兵大惊说:“这个黑将军勇猛非凡,不可正对他的锋芒。”大军到达,于是攻克了滁州。太祖带部队渡长江,花云一马当先。攻克太平以后,因为花云的忠勇,太祖让他做了身边的警卫。被提升为总管。领兵征战于
29、镇江、丹阳、丹徒和金坛,都被攻下。经过马驮沙时,遇到凶悍的强盗数百名拦路挑战,花云边打边行军三天三夜,将强盗全部擒杀。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院判。花云奉命赶赴宁国,部队陷在山泽中达八天之久,众多强盗结伙阻拦。花云手持长矛,呐喊出入敌阵,杀敌千百人,而自己身不中一箭。花云回军驻扎在太平。陈友谅带着水军来攻城。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朱文逊战死。贼寇进攻三天没有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城被攻陷,贼兵捆绑了花云。花云身体一振,大吼一声,绳索全部绷断,他跳起来夺了看守的刀,砍死了五六个人,骂道:“贼兵本来就不是我主上的敌手,为何不快点投降!”敌人大怒,打碎了他
30、的脑袋,把他绑在桅杆上,乱箭射他。花云仍大骂不改变,至死声音还很雄壮,时年三十九岁。太祖做了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建立忠臣祠,将他们一起祭祀。当战事正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祭告家庙,牵着三岁的儿子,哭着对家人说:“城一旦被攻破,我丈夫必死无疑。我要守道义不独自活在世上,但是不可使花家断了后嗣,你们好好把他抚养大吧。”花云被俘之后,郜氏投水而死。侍儿孙氏埋葬了她,抱着孩子离开,路上被人劫掠到九江。孙氏连夜找到一户渔民,摘下簪子耳环托他们代养小孩。等到汉兵战败,孙氏回来窃走了小孩,逃跑渡长江,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历经一年到达太祖那里。孙氏抱着小孩拜见太祖,泣不成声,太祖也流泪,把孩子抱到膝上,说:“大将的种啊。”太祖赐小孩名炜,他的五世孙请求世宗,追赠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立祠堂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