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磨课心得体会在这次教研活动的机会下,我头一次正面接触了一年级的小朋友。越是磨课,我要学习的好有很多。第一次磨课,我在理清教学目标后,重点想的是怎么亲近学生,怎么掌控课堂纪律。结果果然出了问题。第一,我在课前就把实验材料放在了他们的桌上,因此在课一开始,就有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些是干什么的上面了,然后在整堂课上都有小问题出现。在后面的课上,我准备了一个信封来装材料,并通过激励,如果保管的学生不能保管好,那就换他同桌保管,以此来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我上的是这一单元的第四课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由于前面的用手来测量没有上过,学生对于怎么测量并不了解,也没有学会小组合作。而我没有关注
2、到这两点,只是在导入时重点讲了一下什么是“拃”,没有细化怎么用“拃”来测量;而且只是说了应该小组合作,但也没有巩固小组合作的细节。导致学生进入到探索操作环节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整堂课暴露出很多问题,都表明了我还要做很多准备。课后,经过竺老师的指导,我学了清晰过程,应该先理清了大的框架,在大环节下,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小环节,并根据学生情况预测小环节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明确了重点要落实测量要求:1.在一条直线上;2.起点到终点;3.首尾相连。就此我开始为第二次磨课做准备。第二次磨课,我在课堂掌控上比起第一次有了明显的进步,通过奖励积分卡和语言表扬,使得前三十分钟课堂纪律良好。可结果是学生到了探索操
3、作这一块,依然不能很好的得出结果。通过任老师的指导,我知道了是我忽略了一年级学生处于低段起步阶段,而不是高段,由于我的节奏进度太快,造成学生不能落实应该落实的要点。特别是我要求学生把之前讲完的重点完整的说一遍,这个完全超出了他们现有的水平。而且,在一堂课上,要学生达到的目标太多,而且沈老师也说过:学生在一堂课上能完成一个目标也是成功,我们要放慢节奏。就此我开始为第三次联合磨课做准备。第三次磨课,比起之前,我的准备更加充分由于字不够漂亮,特意请朋友去广告公司赶出了要写的主体内容。而在教学过程上,从故事导入到聚焦问题,再到探索实践,研讨分析,最后到拓展,条理清晰。导入部分从一寸虫到拃,引出可以用不
4、同的物体测量,而强调拃的测量方法,则和聚焦部分举例物体的测量方法相呼应,引出各种物体的测量方法是一样的。而出示表格的填写,则解决了学生不会填表的问题。一系列目标都有效的落实了下去。但由于没有把握好推进节奏,把节奏放的太慢,导致在导入这一块花了过多的时间,造成学生在操作这一块时间不够。后来尤老师指导我应该在简化一下测量内容,一年级的小朋友要做到用不同的物体去测量不同的东西是容易混乱的,但如果是用不同的物体去测量相同的东西,既可以达到教学目标,也不会对学生要求过高。接下来我会继续再去一个班级,尝试找到合适的推进速度,精简导入过程,并再次结合前面的经验分析学情。争取做的比前一次更好。 华山小学 胡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