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时手拉手教学设计 湖北秭归杨林桥镇中心小学 刘卫华教学内容: 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手拉手中的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交流、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任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3、通过手拉手献爱心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和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知识,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这位本节课的学
2、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教学活动: 一、课前复习准备: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以小数,方法是怎样的?容易犯什么样的错误?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以一个大于1、等于1、小于1的数积的大小有什么规律?(点名回答,可以用口诀来总结复习)今天,我们继续探究学习小数运算知识。情境导入:1、课件播放乡村小学的学习条件的图片。看到以上情境,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观察,看图畅谈感想,同桌互相说一说。) 2、同学们都很有爱心,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某班同学们也和咱们班同学一样有爱心,他们帮乡村小学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出示教材第44页情境图。 提问:你知道他们都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了那些学习用品和课外
3、读物吗?(学生看情境图后回答)二、自主探究 1、淘气要给希望小学的3明同学分别买1本练笔本和1个铅笔盒,一共要话多少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求什么?然后呢?(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小组活动:有的用分步算式解决,有的用综合算式解决,小组汇报结果。 方法一:2.83=8.4(元) 6.13=18.3(元)8.4+18.3=26.7(元)方法二:(2.8+6.1)3方法三:2.83+6.13哪个的方法最好,你们同意以上做法吗?谁能说一说原因。3、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4、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
4、学的运算定律和运算顺序吗? 引导学生回忆:先算加减,后算乘除,统计运算,从左至右依次计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强调运算定律使用范围:(1)加法交换律、结合律适用于连加的算式。(2)乘法交换律、结合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3)减法的性质适用于连减的算式。(4)乘法分配律适用于乘加、乘减的算式。 5、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学生举例验证。(学生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练习反馈计算(能简便的就简便):(1)0.253.70.4 (2)2.6+1.43 请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同学在你草稿本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1)题利用乘法结合律,比较好做,(2)错的多一些,主要是先算2.6+1.4,再算乘法,认为2.6+1.4恰好凑成整数,要先算,违背了四则运算顺序。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在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手拉手方法一:2.83=8.4(元) 6.13=18.3(元)8.4+18.3=26.7(元)方法二:(2.8+6.1)3方法三:2.83+6.13小数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同样适用。作业设计:基础作业:练一练的第1-4题2、选做:练一练的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