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视文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50123授予文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华中师大文学院自1996年开始,在文艺学硕士点内招收“影视理论与批评”方向的研究生,2006年“影视文学”被批准增设为独立的硕士点。该专业硕士生导师于1980年代开始从事影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要在电影基本理论、电影叙事学、电影修辞学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有关学术成果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电影媒介与艺术论、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先后获得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优秀学术成果专著类一等奖。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学科还设有“影视艺术与技术实验室”,兼顾到对学生影视编
2、导与制作能力的培养。现有任课教师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够独立从事影视理论研究、影视批评和创作实践,或高等学校专业教学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心理健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具有坚实的文艺美学、影视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关于本研究方向的现状、历史和发展趋势,能够把握本学科的学术前沿。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好地查阅和运用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从事影视理论科学研究、批评和创作实践以及教学工作的能力。三、研究方向简介序号研究方向
3、名称简 介1影视剧作学主要包括影视创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影视剧作的新问题和新动向研究;同时注重影视编剧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等。2影视理论与批评主要包括影视基本理论研究、影视叙事学研究、影视修辞学研究,以及影视批评与文本分析等领域。3影视文化主要包括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当代影视文化研究、影视产业化研究等领域。四、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共36学分(其中4学分为本专业以外课程)。其中: 1、一级学位课程5门,14学分(公共课程3门,8学分;专业学位课程2门,6学分)。 2、二级学位课程(通选课)任选3门,6学分。3、指定选修课
4、课程5门,10学分。 4、任意选修课课程任选2门,4学分。5、教学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6、凡以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培养计划中增加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三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 六、实践环节本专业教学实践以本、专科学生为对象,通过教学第一线的实践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能力。教学实践的主要形式有:1.讲授本、专科生课程的某个章节或某个专题;2.协助主讲教师辅导、答疑或评改作业;3.主持课堂讨论;4.指导论文写作等。 教学实践安排在第4学期,时间为4周,应至少完成课
5、时或相当此工作量的教学工作。成绩合格者计2学分。 七、科学研究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努力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程序和实践过程,力图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水平,至少完成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其中应至少有2篇论文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八、学位论文1、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写作计划。 2、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1)论文选题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同时又是研究生本人在学习和研究中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的问题;论文选题应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 (2)本专业硕士生的论文选题应结合本学
6、科发展的特点与优势,形成系列化。学科与导师应通过本学科、本方向硕士生的论文写作,推动和深化某一领域、某个课题或某一问题的解决。 (3)硕士生论文应在理论上有新见解,或在资料的占有与分析上有新发展。论文应能反映作者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硕士论文应达到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水平。 (4)硕士论文如有任何形式的抄袭现象,立即取消抄袭者当年的答辩资格。九、培养方式与方法本专业采取导师个别指导与专业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培养工作实行三个结合,即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结合、课程讲授与自学讨论结合、知识积累与思维训练结
7、合。鼓励硕士生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拓宽视野、勇于创新,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强调学以致用,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指导教师要注意教书育人,充分调动硕士生的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十、其它1、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 2、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3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考评。 3、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
8、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4、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六周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 5、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附录: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电影美学,匈贝拉巴拉兹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电影作为艺术,德鲁道夫爱因汉姆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电影理论概念美达德利
9、安德鲁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美托马斯沙兹著,中国电影,1992解读电影(上、下),美 布鲁斯F卡温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美 克莉丝汀汤普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当代电影分析,法雅克米歇尔,米歇尔马利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电影的意义,法克里斯丁麦茨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法克里斯蒂安麦茨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杨远婴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罗艺军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李幼蒸著,中国社会科
10、学出版社,1986现代电影美学基础,王志敏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践,李显杰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李显杰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影视类型学,郝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郑树森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电影观众学,章柏青、张卫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电影批评,戴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世界电影史法 乔治萨杜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罗慧生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上、下),德 乌利希 格雷戈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世界电影史,美 克莉丝
11、汀汤普森、大卫波德威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中国电影发展史(1、2卷),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下册),章柏青、贾磊磊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中国无声电影史,郦苏元、胡菊彬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中国电影批评史,李道新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香港电影的秘密,美 大卫波德威尔著,海南出版社,2003影视文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简况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一级学位课学位公共课(A类课)107105010015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学)1812胡亚敏、孙文宪00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421理论课部0003第
12、一外国语13651+2公外系学位专业课(A类课)107105010001国学典籍5131张三夕等107105010002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5131孙文宪、胡亚敏二级学位课通选课(B类课)107105010005文学理论专题研究(通选)3422孙文宪107105010006现代逻辑与语言研究(通选)3421刘云107105010007学术示范与论文写作(通选)3421张岩泉107105010008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3422王又平107105010010海外汉学研究(通选)3421林岩107105010011比较文学理论研究(通选)3422胡亚敏107105010012影视理论专题(通
13、选)3422修倜107105010013文化研究导论(通选)3421陈建宪107105010014外国经典作家作品选讲(通选)3422聂珍钊等指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C类课)107105012301影视批评与影片分析3421修 倜107105012302电影叙事理论研究3421李显杰107105012304电影修辞学研究3423李显杰107105012305大众文化与影视媒介研究 3423李显杰 修倜107105012306影视剧作理论与实践3422李显杰 修倜任意选修课 (D类课)107105012307影视批评方法与形态研究3423修 倜等107105012308文化理论与影视批评3423孙
14、文宪等107105010118美学原理探索3421黄念然等107105010130叙事学3422胡亚敏、韩军107105012309中外影视动画研究3423修 倜107105012310影视镜像话语分析3421李显杰107105012311喜剧理论与影视喜剧研究3424修 倜107105010127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3422张玉能、王庆卫实践环节00014教学实践13.4.500015学术活动13.4.5补修课影视艺术概论随本科文学原理随本科文学批评随本科影视文学专业硕士生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07105012301 课程名称:影视批评与文本分析英文译名:Criticism of Film- T
15、elevision and Test Analysis 开课学期:1 学时学分:34/2开课单位:文学院 任课教师:修 倜内容概要:在学习和掌握电影视听语言的基础上,介绍各种影视批评方法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运用不同的批评方法解读经典影片文本,通过对影片文本的细读式分析,引导和训练学生运用电影思维和视听语言的能力,使之较为熟练地运用特定的批评方法来分析和读解影视文本。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美布鲁斯F卡温:解读电影(上下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苏牧:荣誉,中国电影出版社,200
16、0年。通向电影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教学方式:面授、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2302 课程名称:电影叙事理论英文译名: Film Narratology Theory 开课学期:2开课单位:文学院 学时/学分:34/2任课教师:李显杰内容概要:通过对影视叙事的基本元素、时空特征、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电影的基本结构模式系统梳理和分析,使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理论阐释能力,能比较准确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电影叙事学的分析方法对影视结构元素和功能模式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释。教材: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
17、加戈德罗,法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述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美诺埃尔伯奇:电影实践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教学方式:面授、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2303 课程名称:影视理论专题英文译名:Topic Studies of Cinema and Television Theory 开课学期:2开课单位:文学院 学时/学分:34/2 任课教师:修倜、李显杰内容概要:主要理解和掌握影视理论发展史上一些经典
18、作家的基本理论观点,同时结合大量中外影视作品的分析,从电影电视的媒介特性入手,来把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阐释影视艺术在形象构成、意义整合,以及读解、批评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开阔的理论视野和开放的影视批评观念,提高其理论思辨能力。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李显杰、修倜:电影媒介与艺术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英帕特里克富尔赖:电影理论新发展,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教学方式:面授、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2304 课程名称:电影修辞学研究英
19、文译名:Studies on Rhetoric of Film 开课学期:3开课单位:文学院 学时/学分:34/2 任课教师:李显杰内容概要:在梳理和阐释当代一般修辞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影修辞的基本元素、修辞格式、修辞功能及其与市场、艺术、思想文化意义的分析和阐释,培养学生对电影表意“话语” 的组合规律和具体手法运用规律的分析能力和阐释能力,为学生深入理解、把握电影表意的特殊方法和技巧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能够从当代文化的宏观角度,理解和把握电影修辞与当代文化建构的内在联系。教材:李显杰著: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目:法吉尔德勒兹著,哲学
20、与权力的谈判: 德勒兹访谈录,商务印书馆,2000年。美J.希利斯米勒著,解读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美大卫波德威尔等主编,后电影: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法克里斯丁麦茨著,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三联书店,2002年。教学方式:面授、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2305 课程名称:大众文化与影视媒介研究英文译名:Studies on Popular Culture and开课学期:3the Medium of Film-Television 学时/学分:34/2 开课单位:文学院 任课教师:李显杰、修倜内容概要:从影视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契合关系,使学生对不
21、同的大众文化理论的观念体系、社会背景和文化取向有所了解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大众文化、影视文化的文化特征和文化意义有比较客观、正确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影视媒介与大众文化理论来分析和阐释影视文化、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与优劣得失。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教学方式:面授、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2306 课程名称:影视剧作理论与实践英
22、文译名:Play Wri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开课学期:1开课单位:文学院 学时/学分:34/2 任课教师:李显杰、修倜内容概要:通过对中外剧作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不同剧作观念的选讲和分析,使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影视剧作理论的基本特征和创作技巧,重点是对电影文学性与电影性二者关系的讨论。同时通过对典范剧本和影片的对比性分析,使学生对剧本写作和影片文本构成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够从比较深入的理论角度评价和分析影视剧本的影像思维特征与审美艺术价值。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像作家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英艾伦卡斯蒂:电影的戏剧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
23、,1992年。王迪:现代电影剧作艺术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教学方式:面授、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2307 课程名称:影视批评方法研究英文译名:Studies on the Method of Film-Television 开课学期:3 学时/学分:34/2 开课单位:文学院 任课教师:修倜等内容概要:选择中外影视批评实践中有代表性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分析和阐释它们的理论意义、批评特征和具体方法,使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各种批评方法的优长与局限,并能够运用于影视批评的具体实践中去。主要教材与参考书
24、目:法雅克米歇尔,米歇尔马利:当代电影分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法克里斯丁麦茨: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三联书店,2002年。美达德利安德鲁:电影理论概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法克里斯蒂安麦茨:精神分析与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教学方式:面授、讨论 课程编号:107105012308 课程名称:文化理论与影视批评英文译名:Culture Theory and Film-Television Criticism 开课学期:3 开课单位:文学院 学时/学分:34/2任课教师:孙文宪等内容概要:从影视文化学的角度,梳理和阐释各种影视文化理论学说和文化批评方法的理论特征、
25、功能和价值所在。培养研究生具有文化艺术分析上的宏观思维方法和综合性的理论视野,并能够运用文化批评的方法来分析和阐释影视媒介与艺术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文化建构性,分析和阐释影视文本与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文化发展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关系。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郑树森: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比格纳尔:后现代媒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英文影印本。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
26、爱情与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教学方式:面授、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2309 课程名称:中外影视动画研究英文译名: Studies on Chinese and Foreign Cartoon 开课学期:3 学时/学分:34 /2开课单位:文学院 任课教师:修倜内容概要:通过对中外动画艺术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和阐释,引导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动画艺术在形象特征、当代发展趋势、创意策划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提高对动画艺术的分析和批评能力。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冯文,孙立军:动画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十
27、一郎编写世界动漫艺术圣殿,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孙立军:影视动画造型基础,宇航出版社,2003年。英哈罗德威特克,约翰哈拉斯:动画的时间掌握,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教学方式:面授、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2310 课程名称:电影镜像话语分析英文译名:Discourse Analysis of Film Image 开课学期:2开课单位:文学院 学时/学分:34/2 任课教师:李显杰内容概要:通过对影视镜头元素及其话语表意功能的具体分析、使研究生认识和把握电影表意的基本“语言”手段和影像符号的一般组合规律,培养学生对视(听)觉语言和思维的感知、分析和阐释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掌
28、握和运用镜头语言进行艺术创作和话语实践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荷兰杨M彼得斯:图像符号与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英彼得沃德:电影电视画面:镜头的语法,华夏出版社,2005年。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教学方式:面授、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2311 课程名称:喜剧理论与影视喜剧研究英文译名: Comedic Theory and Comedy of Cinema and Television 开课学期:3开课单
29、位:文学院 学时/学分:34 /2 任课教师:修倜内容概要:通过对西方喜剧美学史上经典笑论的讲解和评述,使学生对喜剧美学的理论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进而通过影视喜剧文本的实例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影视喜剧的分析、理解和批评能力。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法伯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奥弗洛伊德:机智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德沃尔夫冈凯泽尔:美人和野兽文学艺术中的怪诞,华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钱中文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王志敏、陈晓云主编理论与批评:电影的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 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教学方式:面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