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光的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理解光在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会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具多媒体、课件、盛水烧杯、手电筒、激光演示器、水晶玻璃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右手拿手电筒,左手用一本书挡住,问学生:大家能看到我的右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拿开书本再让学生看,看到了吗?如果是在漆黑的夜里,能看到手电筒吗?如何才能看到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我们要
2、看见东西,必须有光射入眼睛。本章学习光的初步知识。(二)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1、 光源:师:光从哪里来的呢?让手电筒发光、播放一组五彩的发光图片,让学生观看,提问:刚才看到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能够发光),这样的物体叫光源,大家能否给光源下一个定义?(生讨论回答)总结板书: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师:我们大家还见过哪些光源?(生讨论回答)太阳、荧火虫、火把、点燃的蜡烛、电灯、霓虹灯等师: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2、 光的直线传播:师: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我们能提出什么样的有关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很多)下面我们重点探究光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1)可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彩
3、色图片教师:刚才的画面看到的光有什么特点?(学生稍加讨论回答)。(2)学生实验: 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水中滴少许墨水)(3)演示实验:光在水晶玻璃中沿直线传播,学生观察,并结合课本,小组讨论实际生活中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概括得出结论:板书:光在均匀物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4)如何形象的表示光的直线传播?学生分组讨论:画一条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在直线上标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指导学生画光线。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了许多的自然现象:(1)演示手影的游戏,学生讨论回答影子的形成原因;(2)播放日食成因的课件,学生讨论回答日食是怎样形成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我们知道
4、了日食的成因后,就不会相信古代人们认为的日食现象是一种凶兆的迷信说法,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有更多的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科学才是战胜迷信的有力武器。(3)再请学生举应用实例。学生举例以便引起兴趣:射击时的三点一线、植树、排队、激光准直等。做游戏:请学生排直队,比比哪队排得更齐,引导学生讨论:这是利用了什么知识?使学生认识物理是有用的。4、光速:从光源发出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是需要时间的,提问: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为什么?学生讨论分析原因后,师指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c=3108m/s, 教师可作如下比喻,光在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5圈,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这个非常接近,在水中的速度为这个数值的3/4,玻璃中为这个数值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