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命题学校: 武汉二中 命题教师:齐平元 审题教师:刘伟考试时间:2015年7月2日 下午15:0017:00 试卷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Mn55 Fe56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至12题每题2分,13至20题每题3分,共48分)1化学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物质世界的重要科学依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以减少环境污染,如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 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均是烃类B
2、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C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煤的干馏、煤气化和煤液化而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 化工原料D工业上利用金属活泼性不同,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冶炼金属,如电解法冶炼铝、热还 原法冶炼铁、热分解法冶炼铜 2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A族,X、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可能为11B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CX、Y的简单离子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3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2(tBuNO) H50.5 kJmol1,Ea
3、90.4 kJmol1。下列图象合理的是()4反应A(g)B(g)C(g)H,分两步进行:A(g)B(g)X(g)H1,X(g)C(g)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A(g)B(g)X(g)的活化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H20BX是反应A(g)B(g)C(g)的催化剂CE2是反应的活化能DHE1E2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H2的量,可向其中加入KNO3溶液。汽车尾气中的NO和
4、CO反应转化为无害的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增大压强,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加快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 min后,NH3减少了0.12 mol,则1 min末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NO)0.06 molL1min1A BC D6如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5、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328H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7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中盛放含铬废水,原理示意图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接电源正极B阳极区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C阴极区附近溶液pH降低D若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当收集到H2 13.44 L(标准状况)时,有0.1 mol Cr2O72被还原8下列反应属于取代
6、反应的组合是()CCl4浓硫酸CH3CH=CH2Br2 CH3CHBrCH2Br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2CH3CH2OHO22CH3CHO2H2OABCD9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物最多有()A5种B6种C8种D9种10下图是六种常见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属于烃,丁、戊、己属于烃的衍生物B丙和己混合后会分层,且丙在上层C甲、丙、丁、戊、己均可发生取代反应D乙和水反应可生成丁,丁和戊反应可生成己11根据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6H10O5) nA(C6H10O5)n可以是
7、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反应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酸性高锰酸钾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也可得到乙酸D在反应得到的混合物中倒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12某同学设计如下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X、Y、Z元素分别为N、P、OB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C原子半径:ZXYDX、Y、Z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X的氢化物13下列有关反应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已知2H2(g)O2(g)= 2H2O(g)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H241.8 kJmol1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
8、,由此可知单质B比单质A稳定X(g)Y(g)Z(g)W(s)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已知:共价键CCC=CCHHH键能/(kJmol1)348610413436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的焓变根据盖斯定律,推知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 mol 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相等25,101 kPa时,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A BCD14燃料电池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将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下面有4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正极的反应产物为水的是() A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B碱性
9、燃料电池 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D熔融盐燃料电池15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 之前与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的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的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s)1D温度
10、高于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16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2种 B3种C4种 D5种17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能导电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它是纯净物w w w .x k b 1.c o m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酸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1 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88 g乙酸乙酯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A BC Dx k b 1 . c o m1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
11、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加热条件下,也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的沉淀;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ABCD19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工业上
12、金属钠是通过氯碱工业制取C从第步到第步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D在第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20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 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21(12分)IA、B、C、D、E、F为常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B、C、D
13、、E、F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和E同主族,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为ADBF8。请回答:(1)试写出B2单质的电子式:_。 试写出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核且为18电子结构的物质的化学式。(2)含F元素对应的金属阳离子的溶液中滴加过量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 其离子方程式是_。(3)已知B2A4与BA3具有相似的性质,B2A4通过炽热的氧化铜粉末,粉末由黑色变为红 色,且产物对大气无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4)在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B2气体和3 mol A2气体,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BA3 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A2的浓度为0.15 molL
14、1,同时放出约83.2 kJ的热量,该反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5)已知某化合物EB3与水可以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单质和一种碱,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_;若0.1 mol该化合物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 II(1)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其中甲在上一周期),若甲的 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是_。(2)若甲、乙分别是同一周期的A族和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m和n的关系为_。22(6分)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甲醇等既是重要的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2H2(g)O2(g)=2H2O(l) H1571.6 kJmol1CH4(g)O2(g)=CO(
15、g)2H2(g) H236 kJmol1CH4(g)H2O(g)=CO(g)3H2(g) H3216 kJmol1 (1)氢气的燃烧热为_,写出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 (2)现有1 mol由H2O(g)与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且O2的体积分数为x,将此混合气体与 足量CH4充分反应。当x_时,反应与放出(或吸收)的总能量为0。若 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AE136 kJ BE236 kJCE1E236 kJ DE3E136 kJ (3)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制得CH3OH:CO(g)2H2(g)CH3OH(g)H1(CO结构
16、 式为CO)。又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断开1 mol化学键时所需要的最低能量)数值如下表:化学键CCCHHHCOCOHO键能(kJmol1)3484134363581072463则H1_,在相应的反应条件下,将1 mol CO(g)与足量H2混合充分反应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H1。(用,或填空)23(7分) I(3分)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1价)和S(6价)的速率如图所示,已知这个反应速率随着溶液中c(H)增大而加快。(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2)反应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II(7分)用惰性电极电解200 mL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电解
17、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体积(标准状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 A电解过程中,b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后有气泡产生 B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和4OH4e=2H2OO2 C从P点到Q点时收集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2 gmol1 DOP段表示H2和O2混合气体的体积变化,PQ段表示O2的体积变化(2)如果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向溶液中加入0.8 g CuO即可,则电解后溶液的C(H+)= _。(3)如果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后,使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
18、浓度和pH,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_mol。(4)如果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使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 pH(不考虑CO2的溶解),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_mol。24(8分)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溶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 molL1的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数值): 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xa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有Fe3、有Cl2axb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有Fe3、无Cl2bx0无明显变化无Fe3、无Cl2 (
19、1)用KSCN溶液检验出Fe3的现象是_。(2)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_。(3)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性。 (4)中虽未检验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axc无明显变化有Cl2cxb无明显变化无Cl2NaCl溶液的浓度是_molL1。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_。与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25(10分)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溴苯的三个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1)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20、方程式是;装置A中左侧长导管的作用是 ;装置A和C中的两处明显错误是、。(2)在按装置B、C装好仪器及药品后要使反应开始,应对装置B进行的操作是,应对装置C进行的操作是(3)装置B、C较好地解决了A中加装药品和使装置及时密封的矛盾,方便了操作。A装置中这一问题在实验中造成的后果是。(4)B中采用了洗气瓶吸收装置,其作用是。反应后洗气瓶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5)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其中之一与A、C中的错误相同,而另一个缺点是:。26(9分)I. 乙烯与乙烷的混合气体共a mol,与b mol氧气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后充分反应,乙烯和乙烷全部消耗完,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和45 g
21、水。试求:(1)当a1时,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C2H6)_。(2)当a1,且反应后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氧气的时,b_,得到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n(CO)n(CO2)_。II科学家于1978年制得一种物质A,A可看作是烃B的所有氢原子被烃C的一价基取代而得。A遇Br2的CCl4溶液不褪色。A中氢原子被1个氯原子取代只得一种物质。一定量的C完全燃烧所得的H2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1。C的同分异构体不超过3种,而C的二溴代物为3种。一定量的B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6,小于78。试回答下列问
22、题:(1)B的分子式为。(2)写出C的3种二溴代物的结构简式:、 。 (3)A的分子式为;A的结构简式为。武汉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2题每小题2分,计24分,13-20题每小题3分,计24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DABDCD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DCBCCACC二、非选择题21(12分)(1):NN: H2O2(2分)(2)Al34OH=AlO22H2O(或Al3+3OH=Al(OH)3,Al(OH)3+OH= AlO22H2O)(1分)(3)N2H42CuO2CuN22H2O(1
23、分)(4)N2(g)3H2(g)2NH3(g)H92.4 kJmol1(1分)(5)2NaN32H2O=3N2H22NaOH(1分) 0.1 mol(1分)(1)x2、x8、x18、x32(3分,错写不得分,写对三个得2分) (2)nm5、nm15、nm29(2分,错写不得分,写对二个得1分)22(6分)(1)H285.8 kJmol1(1分)CH4(g)O2(g)=CO(g)2H2O(l)H607.6 kJmol1(1分)(2)0.75(1分)C(1分)(3)116 kJmol1(1分)(1分)23(7分)(1)KClO3与NaHS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6 HSO3=6SO422
24、Cl6H,溶液中c(H)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用离子反应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2分) (2)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下降(1分)II(1)C(1分)(2)0.1 mol/L(1分)(3)0.4(1分)(4)0.6(1分)24(8分)(1)溶液变红(1分) (2)2Cl2e=Cl2、Cl22Fe2=2Cl2Fe3(2分)(3)还原(1分)(4)0.2(1分) 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1分) 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 先于Cl放电(2分)FeBr325(10分)(1)+Br2 +HBr(1分)
25、导气和冷凝回流(1分);锥形瓶未与大气相通(1分);导管插入AgNO3(或水)溶液中(1分)。(2)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溴和苯的混合液滴到铁粉上(1分);托起软橡胶袋使铁粉落入溴和苯组成的混合液中(1分)。 (3)Br2和苯的蒸气逸出,污染环境 (1分)(4)吸收反应中随HBr逸出的Br2和苯蒸气 (1分);CCl4由无色变成橙红色(1分)。(5)装置B中反应器中左侧导管过短(或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1分)。 26(9分)I. (1)1:1(1分) (2)3(1分) 1:3(1分)II. (1)C4H4;(1分)(2);(3分)(3)C20H36;(2分)系列资料 系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