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2-3-1生物变异的来源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浙科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139826 上传时间:2025-0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2-3-1生物变异的来源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2-3-1生物变异的来源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2-3-1生物变异的来源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2-3-1生物变异的来源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浙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2-3-1生物变异的来源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浙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讲生物变异的来源(时间:45分钟)A组基础演练(2012济南一模)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解析根据染色体组的概念可知,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但染色体组不会消失。答案A1三体综合征又叫先天性愚型,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病。下列各图均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先天性愚型的染色体异常情况与哪个图相符()。解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A图属于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的变异类型,C图属于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

2、减少的变异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B图属于染色体片段的增添造成的重复,而D图属于染色体片段的缺失。答案A2(2013辽南协作体期中)关于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错误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碱基对的增加、减少或改变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而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畸变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的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的影响较大D两者都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解析基因突变后如果产生的新基因影响生物的生存(如发生致死突变),对生物的影响也较大。答案C3(201

3、3浙江宁波八校期初)下列属于染色体畸变的是()。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A B C D解析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DNA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染色体数目减半,属于单倍体。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属于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答案D4(2013浙江温州十校联考)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

4、酸的密码子是GA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贫血症B过程是以链作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C运转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可能是CAUD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蛋白质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解析如果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则血红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的替换不一定引起贫血病,A错误;过程为转录过程,该过程是以链作模板,但合成的是mRNA,所以原料用的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根据缬氨酸的密码子GUA,可知对应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上碱基为CAU,C正确;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

5、根本原因是基因上的碱基对被替换,D错误。答案C5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染色体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交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B交叉互换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在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解析图甲是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易位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答案D6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该变异一般不可能来自()。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

6、 D环境影响解析三倍体香蕉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所以不会出现基因重组现象。答案A7从下图ah所示的细胞图中,说明它们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解析在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e,每种染色体含有4个,所以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在细胞内,含有几个同音字母,就是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d图中,同音字母仅有一个,所以该图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由此,我们可知:a、b图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h图含有二个染色体组,e、f图含有四个染色体

7、组,d、g图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答案C8(2013朝阳统考)如图甲是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乙表示由于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图丙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第一个字母第二个字母第三个字母UCAGA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天冬酰胺赖氨酸赖氨酸丝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精氨酸UCAG丙(1)据图甲推测,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_。(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图中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3)图丙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果图乙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图丙氨基酸中_的可能性最小,原因是_。图乙所

8、示变异,除由碱基对替换外,还可由碱基对_导致。(4)A与a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_不同。解析(1)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能来自基因突变,也可能来自交叉互换(基因重组)。(2)图为转录,真核细胞中可进行该过程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3)表中密码子显示与赖氨酸密码子相比,只有丝氨酸与之差异最大(可存在2个不同碱基),而基因突变同时有两个碱基一起改变的可能性较小,故图丙中以丝氨酸替代的可能性最小,除碱基替换外,基因突变还可包括碱基对增添或缺失。(4)A与a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对的序列不同。答案(1)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缺一不可)(2)细胞核、线粒

9、体、叶绿体(3)丝氨酸需同时替换两个碱基增添或缺失(4)碱基对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9如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模式图,AF是细胞发生变异后的染色体组成模式图,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AF显示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是_,其中能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的是_。(2)B、C显示的变异方式分别叫_。(3)A显示的变异类型是_,发生在_过程中。(4)甲产生E的过程可通过_来实现。解析图中AF显示的变异形式分别是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基因重组)、易位、倒位、染色体个别数目的增加、基因重组、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其中,A、E不属于染色体变异,B、C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

10、F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能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变化的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甲产生E的过程可通过甲的自交或甲的花药离体培养后再加倍的过程实现。答案(1)B、C、D、FB、C(2)易位、倒位(3)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4)自交或花药离体培养后再加倍B组能力提升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所示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是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

11、体上基因数目改变C乙图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之比为12解析甲图中染色体增添或缺失了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乙图表示的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互换,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不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染色体的出现及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的比例为12。答案D10(2013北京西城期末)如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

12、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解析等位基因是指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不能称之为等位基因;由图可知,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若该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不可能传给下一代。答案B11(2013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初调研)已知:细胞畸变率(%)100%。如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

13、变率越高B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C浓度为0.05%和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D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间期解析从题图看出,用浓度为0.05%和0.25%的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畸变率不为零,均有致畸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越高,而在另一范围,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越低。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有关,但不呈正相关。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前期。答案C12(2013浙江温州八校联考)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了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以秋

14、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诱导形成多倍体B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各组草莓幼苗数量应该相等C由实验结果可知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 d最容易成功D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的简便方法是让四倍体草莓结出果实并与二倍体结出的果实比较解析判断草莓是四倍体还是二倍体可以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能仅凭果实大小判定。答案D13( 2013佛山一模)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

15、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乙醇乙醛乙酸(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_;“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_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_,你的理由是_。(3)13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经常过量饮酒者和高龄产妇,生出患儿的概率增大。医院常用染色体上的一段短串联重复序列作为遗传标记(“”表示有该标记,“一”表示无),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为了有效预防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回答3点)现诊断出一个1

16、3三体综合征患儿(标记为“ ”),其父亲为“ ”,母亲为“ ”。该小孩患病的原因是其亲本产生生殖细胞时出现异常,即_染色体在_时没有移向两极。威尔逊氏病是由1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一对正常的父母生下了一个同时患有13三体综合征(与原因相同)和威尔逊氏病的男孩,在下框中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说明:配子和子代都只要求写出与患儿有关的部分)解析(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aaBB、aaBb。因为ADH可使乙醇变为乙醛,故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这是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方式。(2)

17、由于两对基因分别位于4号和12号染色体,4号和12号均为常染色体,故酒量大小与性别无关。(3)为了有效预防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适龄生育、不酗酒、产前诊断(或羊水检查)。现诊断出一个13三体综合征患儿(标记为“ ”),其父亲为“ ”,母亲为“ ”,可见双亲都有“”,所以“ ”是异常的表现,因而该小孩患病的原因是其父亲的13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异常所致。该父母的基因型为DdXY和DdXX,患儿的基因型为dddXY。父亲产生的异常精子的基因型为ddY,母亲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dX。具体遗传图解见答案。答案(1)aaBB、aaBb乙醛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2)无关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3)适龄生育、不酗酒、产前诊断(或羊水检查)父亲的13号(或答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答减数分裂)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