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体压强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用液体压强来解释简单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2)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感受液体的压强。(2)通过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熟悉探究过程的各环节。(3)练习使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认识规律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过程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一般规律。2、教学难点:P=gh的理论推导和理解。教学方法:演示法、科学探究法、演绎推导法、讨论学习法教具准备:1、 教师演示:压强计、带橡皮膜的空心管、水槽、侧部开口的容器、多媒体课件。2、 学生实验:压强计、水槽。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复习回顾温故知新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压强,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复习回顾加强巩固上节课的知识,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准备。教学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引入新课压强的大小取决于压力
3、的大小和受力面积。而压力的产生是物体间相互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那么液体装在容器当中和容器相互接触,液体有压强吗?液体压强有什么特点?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由图片引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一组图片】三峡大坝,某水库大坝侧面图【第二组图片】深海鱼类【第三组图片】浅海潜水服,深海潜水服 提出问题.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为什么潜水员穿的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一些? 设置悬念,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实验演示学生观察进行新课思考:固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由于受到重力而对接触面产生压强,那么液体也受重力的作用,
4、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吗?怎样来证明?【实验演示1】空心玻璃管下端套上一橡皮膜,不断的往里面加水,发现橡皮膜发生了形变,证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思考: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吗?【实验演示2】将一侧部开口并套有橡皮膜的容器中不断加水,发现橡皮膜也发生了形变,证明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结论】.由于液体受重力的作用,所以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实验演示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
5、,那么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它的特点又是怎样的呢?【实验演示】将侧部开三个小孔的容器中先装满水,然后打开这三个小孔,观察出水的情况。这个现象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深度有关【提出问题】刚才的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液体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那么液体压强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可能回答】液体的质量、液体的密度、容器的底面积、容器的形状等等因素。【演示实验】在底部有橡皮膜的试管中加水,装的水越多,大家猜猜,可以观察到橡皮膜有什么变化呢?师生互动【学生回答】底部的橡皮膜突出越严重。形变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也越大。这说明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深度和质量有
6、关。【猜想与假设】若装的不同的液体(水和煤油),所装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突出的程度相同吗?【学生回答】可能不同。这说明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培养学生观察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严密性、条理性、合理性。实验仪器介绍介绍U型管压强计,这是一种专门研究液体压强的仪器。【构造】 U型玻璃管、红色的液体、橡皮管、金属盒、橡皮膜、量筒、水【原理】 将U型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的深度,根据U型管两边水面的高度差可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科学方法】转换法。压强计的工作原理利用了物理学中的转换法。就是将液体压强的大小转换为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用液面高度差这个物理量来直
7、观的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从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科学方法的认知。了解转换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教学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实验器材】压强计,水,盐水,带刻度的大烧杯,【实验步骤】把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看看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方向,看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有什么关系。换用盐水,看看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密度有关。【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参考表格】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实验次数所用液体深度(cm)U型管液面高度差(cm)1水5朝上水515水水水盐水水侧面510朝上15朝上23456
8、朝下朝上方向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物理问题。培养学生设计表格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交流合作总结讨论【实验结论】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培养学生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能力。教师补充总结以上,我们都只是定性的分析总结出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我们还要从公式推导(定量的计算)方面来验证我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液体压强的公 式推
9、导(定量的计算)。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设想水中有一高为h,横截面积为S的水柱。计算这段水柱对底面产生的压强,就能得到水深度为h处的压强。 水柱的体积为V=Sh 水的密度为 水柱的质量为m=V 水柱对底面积的压力为F=G=mg=Vg =Shg水柱对其底面积的压强为 p=F/S =Shg/S=gh 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公式的推导能力。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以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液体压强公式:p=ghP表示压强,表示液体的密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密度的单位是kg/m3,深度的单位是m(米),压强的单位是Pa(帕斯卡)。注意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跟容器的形状
10、和液体的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深度的处理:深度是以液面为起点,液体中某处到液面的距离。培养学生理解公式的能力。由知识到应用.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大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大,下宽能耐压。.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带鱼等深海鱼类长期生活在深海当中,内脏器官适应了深海中巨大的压强。一旦离开海洋,由于外界压强的忽然降低,内脏器官会爆裂而导致死亡。.为什么潜水员穿的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一些?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深海潜水服要比浅海潜水要更耐压,更厚重些。解开开始的悬念,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紧密的联系实际。开拓视
11、野,体现新教材的“STS”精神。 教学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小结【总结】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的作用(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3.液体压强的大小: P=gh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和液体重、容器形状等无关。h是指液体某处到液体的自由面的竖直距离即深度4.测量的仪器:压强计复习巩固课堂内容。构建知识网络。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一】马里
12、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位于太平洋的西部,其深度为10911米。把珠穆朗玛峰放进去,也不会露出水面。目前为止,只有古怪的海底生物知道那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学习了液体压强后,同学们可以计算一下生活在这么深的海水中的生物需要抵抗多大的压强?【课外活动二】三峡大坝的双线五级船闸,它全长6.4公里,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规模举世无双,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请同学们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紧密的联系实际。开拓视野,体现新教材的“STS”精神。板书设计 液体压强一 产生原因:重力;流动性二 影响因素:深度;密度;质量;容器形状.三 液体压强的特点四 液体压强的公式:P=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