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基本尺度。2、知道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单位米和裳和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常用的长度单位形成具体概念;体积的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3、知道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会恰当选择和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测量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会正确合作量筒(杯)测量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4、初步了解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不同,知道减小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的方法。5、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大致估测物体的长度;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大致估测
2、物质的体积。(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和感悟测量在生产生活中的必要性,通过实际测量,体会必须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2、通过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不同国家和地区长度单位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获得对国际单位的初步了解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长度、体积的测量过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2、通过对测量误差的认识及科学窗等栏目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长度、体积的测量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通过长度的体积的测量,密切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应“从生
3、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关注道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教学重点使用测量工具选择正确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体积。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误差,能大致估测物体长度和体积。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任务一: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自主阅读图2-1,图2-2,图2-3,图2-4,了解物质的几何尺度大小是否相同?阅读并思考图2-5表示的是什么意义?思考:物质世界的最大尺度是1027m,最小尺度是10-15m。这句话对吗?任务二:长度的测量 自学后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长度,用什么符号表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还有哪些常用单位?它们之间是怎样预算的?3、估测黑板的长度、宽度,物理课本的长
4、度、宽度、厚度记录下来。4、说出你所见过的测量工具,思考并说明测操场的长度用刻度尺?测书本的宽度有什么刻度尺?为什么?5、结合图2-7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动手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与自己估测的数值进行比较。任务三:体积的测量 自学P41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举例说明如何测量固体、液体的体积。2、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换算的。反思:关于测量你认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二)自我检测1、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值(1)一个中学生的高度约为1.6102 。(2)一支铅笔长约1.8 。(3)一瓶550ml矿泉水的体积是 cm3。2、一本书,去除书皮有500页,厚度为2.3cm,那么一张纸厚度为 cm。3、要给窗户配玻璃,选用下列哪种工具合适?A、分度值为1cm的米尺 B、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C、量程为20cm的毫米刻度尺 D、量程为20m的厘米刻度尺4、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D、记录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记录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