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升华和凝华三、德育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用具试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碘、樟脑丸、茶丸、挂图、烧杯、热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学生
2、们在思考、讨论二、进入新课想想做做师现在往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到什么?生甲固态碘不见了,试管内看到有紫色的气.生乙这说明固态碘受热变成气态.师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观察生甲紫色的气不见了,试管壁上有黑色固态.生乙这说明气态碘遇冷变成了固态.生丙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生丁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回答的也很好.1.升华和凝华升华(sublimation)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师生活中有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吗?生甲冬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生乙
3、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粒.生丙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升华 现象.生丁寒冷的冬天,早晨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凝华成固态冰,形成冰花.生戊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凝华现象.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我们鼓掌进行鼓励.我们知道熔化和汽化需要吸热,凝固和液化要放热,那么升华和凝华呢?生甲升华需要吸热,因为做实验时我们加热了.生乙凝华是放热,因为放入凉水中了.师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板书)师阅读“科学世界”,能否用我们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对
4、此现象做出解释.生甲是雪升华了,变成水蒸气.生乙是雪熔化后渗下去的.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升华和凝华两个概念.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四、布置作业P85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参考答案1.调查得出答案,或经长期观察得出答案.2.由于空气的凝华,冻肉出冷库后有一部分水附在肉上,所以出库后会使重量稍有增加,只要是在一个合理的误差范围内(如0.5%)是允许的.这与一些非法商贩将肉注水是不同的.五、板书设计1升华和凝华升华(sublimation)物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第五节
5、 复习和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温度概念,知道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2.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4.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5.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6.知道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汽化现象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知道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7.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能够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二、能力目标1.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复习熔
6、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三对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运动变化都有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自然科学时的审美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知道它们与吸、放热的关系.教学难点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本章知识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投影片),并回答:(1)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3)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4)什么是熔化和凝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相同点?(5)什么叫熔点和凝固点?(6)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常用的液化方法有哪些?(7)什么叫升华和凝华?2.知识网络(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