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的分类教学目的1.理解生物分类的方法,了解生物分类的单位。2.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3.初步学会制作简单的检索表。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教学难点生物分类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检索表。教学过程开场白:生活中有哪些进行分类的例子呢?图书馆的书籍是分类摆放的、分类编号的,如古代文学类、外国文学类、科技资料类等。请同学们想一下,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还见过一些什么样的分类活动?请大家结合这些身边常见的分类现象来分析,科学家在进行分类时分类事物需要什么样的前提条件?分类是否需要一定的依据?一、生物的分类那么,生物的种类(播放教学片:“生物的多样性”)比商品更繁多,更加有必要对它进行分
2、类。怎样分呢?1.生物分类的功臣(1)林奈(瑞典):双名命名制。(2)李时珍:本草纲目。(3)亚里士多德 :动物分为有血动物和无血动物、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2.生物的分类实质:将生物物种进行归类。二、生物分类的方法思考:(1)在进行分类前,作为生物学家应做什么准备?(2)在实施分类时,作为生物学家应如何操作?小结:在进行分类前,要充分了解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对确定分类的目的与标准有帮助。1.生物的分类的方法很多,如可以根据颜色的不同、形状的不同、生物行为的不同、生活习性的不同、生殖方式的不同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生物分类的依据。2.生物学家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功能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作为依据对生
3、物进行分类的。三、生物分类的等级1.生物学家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依据进行分类的。2.根据这个原则,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3.“品种”不是分类学上的分类单位。思考:如果我们在大自然中见到不认识的生物,但往往很想知道:它是属于哪一类的?叫什么名称?我们可以怎么办?四、检索表1.检索表是采用特征对比的方法鉴定生物的工具。2.特征对比举例。(1)有无种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2)种子有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3)有无脊柱: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3.检索表制作。五、课后小结1.生物学家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依据进行分类的。2.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品种”不是分类学上的分类单位。3.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生物体间的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体间的共同点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