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正数与负数教师寄语:知识改变命运,拼搏成就人生。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将有理数正确分类。过程与方法:1.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感受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并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能结合具体情境出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学习过程:创设情境: 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均为0分,四个队的
2、答题情况见课本37页。自主学习: 探究一:什么是正负数。1. 你能把每个队的最后得分计算出来吗?第一队第二队第三队第四队得分2. 第一队与第四队的得分相同吗?如何区分呢?3. 自学课本38页并完成下表: 4.上面出现了一些带“”的数,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数吗?5.小组共同学习课本39页。议一议6.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其他实例吗。合作交流:1.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了吗?0是正数啊还是负数?你能给它们下一个定义吗?2. 通过学习你能理解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吗?归纳总结: 1.正数:2.负数: 3.零: 例题解析:探究二.探究正负数的意义。(1) 如果上升20m记作+20
3、m,那么下降10m记作m.(2) 高出海平面50m记作+50m,那么-20m表示. 分析:我们规定上升和高出海平面为正,那么下降记作“负”。表示为负数的则代表相反意义的量。4.正负数有什么意义:5.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其他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探究三。探究什么是有理数?怎样将有理数分类?1.到目前为止你都是学过哪些数?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2.你能将我们学过的这些数正确的分类吗?小组合作交流。3. 小组共同学习课本40页做一做。4. 你能完成下表吗: (1)按定义分类:有理数 (2)按性质符号分类:有理数 当堂训练: 1. 如果自行车车条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2mm,记作+2mm,那么比标准长度短1.
4、5mm,应记作mm.2. 冬季某三天磁窑镇的最高气温分别是-10,1,-7,把它们从高到低排列。3. 在-3,0,1/2,-5,6,-0.7,20%,516中,(1) 分数有,整数有。(2)正数有,负数有。(2) 正分数有,负整数有,负分数有,正整数有。学习笔记:课下训练:1.+80表示增加成本80元,表示降低成本40元。2.9点为基准,9点过半小时记作+0.5,差半小时9点记作。3.有理数中,最小的正整数是,最大的负整数是。4.-a表示的数一定是( )A 负数 B负整数 C正数或负数 D 以上答案都不对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小的数是零 B 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 C负数中没有最大的整数 D零是自然数6.观察下列数列,填上空缺的数。(1)1,-1,2,-2,3,。(2)1,-2,3,-4,5,。7.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颖所在班的平均分为83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记为正,(3) 小颖得了96分,应记作多少分?(2)小颖的同学小华的得分被记作-6分,他的实际成绩是多少分?8.宁阳二十中对初一男生进行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做7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表:2-103-2-310(1) 这8名男生有几人达标?(2)达标的百分比是多少?中考真题: (2005年,山西,3分)温度由-5下降3后。结果可记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