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内容: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1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领会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方法。 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3)在解释惯性现象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渗透物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 (5)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
2、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认识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教学难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表述、正确认识惯性现象。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演示:静止在木板面上的小车受力后运动,撤力后慢慢止。设疑:那么是不是说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二、新课教学(一)牛顿第一定律 演示实验: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没有用力推它,但小车仍然向前运动。提问:小车没有受到水平的推力作用却仍然能运动,这不是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违背了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
3、吗? 1、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讲解:我们现在还是回到这辆小车,我给它一个推力它就能运动,那么它为什么运动一段距离以后又会停下来呢?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有力阻碍了小车的前进,水平方向上没有其它力的作用,这样我们想办法让摩擦力更小,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讨论:怎样改变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归纳:我们通过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材料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展示:展示三种材料:毛巾、纸板、玻璃。让学生感觉它们表面的光滑程度。讨论:小车滑行的距离会不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呢?讲解:摩擦力和初始速度都对小车滑行距离有影响,这里就有两个变量
4、了,我们讲过当探究多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时,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摩擦力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速度,观察小车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情况,这探究的是速度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影响,这不是我们今天探究的问题。我们今天探究的是力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应该在保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摩擦力的大小,观察小车在水平轨道上的运动情况。讨论:如何来控制物体开始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保持一样呢?教师点拔:推力或从高处滑下,让小车获得速度;推力不好控制)总结:我们可以让小车放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让其自由下滑,注意不能给小车力,保证小车在水平轨道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让小车
5、分别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自由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况。(分别铺上毛巾、纸板、玻璃)填写表格接触面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较小或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选填“短”、“较长”、或“很长”)5、分析与论证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距离就越长。讨论:假如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了,那么运动的小车将会怎样?总结: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实际上,接触面光滑,完全没有摩擦是做不到的。这里,用设想完全没有摩擦的理想化的方法进行推理,通常叫“理想实验”,它是科学推理的一种重要方法。讲解:如果接触面光滑时,摩擦力为零,
6、速度也就不再减小,将永远运动下去。小车不受力也能够永远运动下去,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了力和运动的第一条定律,也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一切”,表示这个定律具有普遍性,没有例外。 “不受外力”是本定律成立的条件,定律要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不受外力,或者是合外力为零。 “总保持”是指物体不受外力时只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二)惯性 学生实验: 1、请一个同学迅速击打硬币下的硬纸板; 2、请一个同学做载有木块
7、的小车受阻而停止运动; 学生观察并讨论:从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变化情况。分析总结: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三)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学生活动:请列举惯性现象的实例。分析应用和危害。 教师点拨:如:奔跑的人不易停下来;公共汽车在进站前10几米处就关闭油门;用力甩手可将手上的水甩掉;翻滚过山车向最高点的运动靠什么;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然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的后面。 学生思考:人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竖直向上跳起,会落在起跳点的什么位置?原因是什么?四、课堂小结(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物体、成立条件是不受外力作用、结论是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 (3)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的这种性质; (4)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情况。五、布置作业本节练习册,自我评价1、2、3(单行本)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