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第2课时)自主空间教学目标1光的折射现象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重点难点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教学流程三、巩固练习1一束光从空气中斜着射入某种透明物质,已知入射光线跟界面成37o,且它的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反射角为_,折射角为_.2当你漫步在池塘边,常会看到池塘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的鱼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折射/反射)3. 请你对下列光学仪器归类:a近视眼镜;b老花眼镜 c防盗门上
2、的“猫眼”;d照相机镜头。(1)类: (2)类 。4当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透镜,眼镜乙是_透镜。5 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所示,是利用了光沿_;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_像的性质制成的。6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
3、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7小明仔细观察了右图后,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A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D光从玻璃射人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8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9.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当物体放置在主光轴上距透镜16cm 处时,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像的特点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正立缩小的
4、像 D倒立缩小的像1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厚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她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与未遮住前相比 ( )A所成的像只是上部一半 B所成像只是下部一半C所成像没有发生变化 D像的大小、正倒、位置无没化,但像更暗些11如图所示,SO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请画出通过O点的法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12李华在洪泽湖乘船游玩时,发现水面下某处有一只青蛙(如图所示),他用激光笔照射到了这只青蛙。、请你在图中画出李华在照射青蛙时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李华看到的“青蛙”比青蛙的实际位置距水面是深一些,还是浅一些?答:_水13当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实像时,像的大小会随物距的
5、减小而增大,那么物体在凸透镜中成虚像时,像的大小与物距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去探究。 1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透镜的焦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到透镜的距离像的正倒透镜的焦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到透镜的距离像的正倒142047倒立162080倒立143026倒立163034倒立144022倒立164027倒立146018倒立166022倒立(1)手持凸透镜站在离窗户2米远,通过透镜观察窗外。你看到了什么?(2)使凸透镜离你眼睛远一些,再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变化?(3)现在把凸透镜旋转到窗户和一页纸之间,使其离纸近一些。看着纸,慢慢地向窗户方向移动透镜。这时,你看到了什么?当你移动凸透镜时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