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的公转(第1课时)一课一练一、基础达标1.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四季的变化 B地方时的不同 C昼夜更替 D太阳的东升西落2.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B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现象C自转的周期为一天D公转的特征是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垂直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 B23.5S-夏至日C23.5N-冬至日 D23.5N-夏至日4.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长短相等的地方是( )A赤道上 B极圈上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5.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的北半球节气是( )A春分
2、日 B冬至日C夏至日 D秋分日6.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365天 B30天 C三个月 D24小时二、综合提升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_,B_(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北极圈内有_现象此时澳大利亚的学生是将要放_(暑假、寒假)(3)一年中,福建省白昼最短的一天太阳直射在_,正午太阳高度角最_,影子最_(4)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_变化(5)我校初一年段本次考试的时间是(11月22日至11月23日),在此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在_(填节气)、_点(填字母)之间(6)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
3、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2.读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1)出现夏至日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_(时间)前后(2)此时,太阳直射_(3)据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_现象(4)此时,昭通市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地球的公转(第1课时)一课一练 答案一、基础达标1.解析: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答案:A2.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A不正确;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B不正确;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故C正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
4、固定夹角,故D不正确答案:C3.解析: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有规律的变化着由题意“我国某地”“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现象”可得知我国是处于北半球上,故AB不符合题意;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的北回归线(23.5N)时,是在夏至日这天故C不符合题意 答案:D4.解析: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即春分,全球昼夜平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在赤道上,即秋分,全球又昼夜平分所以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长短相等的地方是赤道根据题意答案:A 5.解析:A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故不符合题意;B冬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5、故不符合题意;C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正确;D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故不符合题意答案:C6.答案:A二、综合提升1.解析:(1)地球公转至A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地球公转至B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此时澳大利亚的学生是将要放寒假(3)我国位于北半球,一年中,福建省白昼最短的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4)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中纬度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四季更替(6)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答案:(1)夏至;冬至;(2)北回归线;极昼;寒假;(3)南回归线;小;长;(4)四季;(5)秋分;B;(6)2. 解析:(1)出现夏至日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3)据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4)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答案:(1)6月22日;(2)北回归线;(3)极昼;(4)昼长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