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和视觉课 题眼和视觉日 期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2、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照相机,放大镜和人眼球的作用。3、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4、能说出视觉形成的功能。5、能说出照相机和眼睛的相似之处。6、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并知道矫正方法。重点难点分析了解透镜成像的规律会用作图法来表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教 、学 预 设调 控 对 策一、透镜 前面学过凸面镜能发散光线,凹面镜能会聚光线,那还有什么可以起到发散和会聚的作用呢? 在常用的光学仪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里面都有透镜。 分为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实验】用光学演示仪进行,把平行光分别射到凸透镜和凹透
2、镜上 1、凸透镜(有光,太阳光会聚,无光,手电筒) 2、凹透镜(不会会聚,发散)【结论】凸透镜和凹面镜一样起会聚的作用,会聚的一点叫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而凹透镜使太阳光发散,和凸面镜一样。【课件演示】凸透镜和凹透镜遇到平行光(凹面镜和凸面镜) 介绍其他各种凸透镜和凹透镜,如何区分?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自制简单透镜,滴水在光滑纸上或玻璃上)【思考】你能用冰和阳光来取火吗?课件演示说明二、照相机和放大镜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课件说明 2、放大镜:短焦距的凸透镜PS:被观察的物体在焦距以内 举例说明透镜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三、学生分组实验:研
3、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图略PS:1、成像物体用点燃蜡烛的烛焰比较好,这样得到的像较清晰,学生也容易辨别它的正倒。 2、实验时,先确定烛焰与透镜的距离(U),然后再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的焰心的清晰像时,才读出像的位置(V)。 3、要多次改变物距,通过对成像情况的反复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像规律,必须避免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的不科学做法。 4、像的位置确定后记下像的各个特点,如位置,大小,正倒,虚实等等。 5、当烛焰移到凸透镜焦点以内形成放大虚像时,可让学生先用光屏去接,不会出现在屏上,说明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是判别像的虚实的主要方法之一。四、眼睛的结构(以课件为载体) 1、眼
4、球的外部有角膜和巩膜。 2、中间一层有虹膜,睫状体和瞳孔。 3、内部:视网膜,悬韧带,晶状体和玻璃体。 4、眼球的正视图:晶状体,虹膜(互相观察颜色),瞳孔(互相用手电筒照看),角膜,睫状体。 5、和照相机比较 (1)照相机成像原理 (2)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原理PS: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看上去都是倒像,6个月后就适应了!【填图游戏】 先让学生记忆5分钟,然后请几个小组上来填色,看哪组快。五、人类视觉上的限制【实验】测近点,远点,盲点人类的视觉有限制 1、近视的成因(课件) 2、远视的成因(课件) 3、近视的预防:从成因入手: (1)看书写字姿势不准确。 (2)光线不适合(光污染)。 (3)持续用眼过度 (4)遗传 假性近视,还可以恢复。真性近视,前后径过长 4、远视的预防,纠正 学生总结。 5、眼病:(1)色盲(通过变色卡),以遗传为主。 (2)斜视,白内障,青光眼,自行查找了解。 (3)色盲的问题【讨论】六、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联系近视眼的形成,自己阅读P37 总结出 课外查找“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资料。七、显微镜和望远镜 用课件简单介绍,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些网址或者资料。八、练习1、智力挑战(课件,可以在近视远视讲完后进行) 有十个选择题,全班一起做,看一共作对几题,然后纠正错误。2、课后练习和作业本。 轶事记录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