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阶段测试语文题带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12080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阶段测试语文题带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2-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阶段测试语文题带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写 我能认真书写。 同学们, 读书时要使用书签, 请你在下面空白书签上竖着写上一句关 于读书或学习的格言,送给自己。 书写要求: ①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 ②字距要均匀,上下字要对齐; ③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观。 【答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解析】 此题考查名人名言的识记能力, 学生首先选择一条关于读书或者学习 的格言,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 阶梯 —— 高尔基。选好后按照题目要求在书签上自右向左竖着写,字 写规范整齐,使格式美观。 信息匹配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一刹(A. shà B. chà)那 2.倔强(A. jué B. juè) 3.妨 碍(A. fáng B. fǎng) 4.祈求(A. qí B. qǐ) 5.解剖(A. pāo B. pōu) 6.弥 漫(A. mí B. ní) 7.战役(A. yí B. yì) 8.漆黑(A. xī B. qī) 9.冲(A. chōng B. chòng)破乌云 10.冲(A. chōng B. chòng ) 着太阳,逆风飞翔 【答案】 1. B 2. A 3. A 4. A 5. B 6. A 7. B 8. B 9. A 10. 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 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信息匹配 选择近义词填空。 A.慰藉 B.安慰 C. 忘记 D. 忘怀 1.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 ______ )。 2.这几天她心情不好,你要好好( ______ )她一下。 3.童年的趣事总是令我难以( ______ )。 4.中国人永远不会( _______ )日本侵华的历史。 【答案】 A B D C 【解析】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 比较, 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 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 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慰藉:意安慰、抚慰。 安慰:意思是安顿抚慰,用欢娱、希望、保证以及同情心减轻、安抚 或鼓励。 忘记: ①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不记得。 ②应该做的或原 来准备做的事情因为疏忽而没有做;没有记住。 忘怀:指忘记(多用于否定式);不放在心上。 信息匹配 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A. 囊萤夜读 B. 凿壁偷光 C. 铁杵成针 D. 程门立雪 1 .玲玲学习缺乏毅力,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这样会一事无成。 如果让你来劝她,你会给她讲成语故事(_____ )。 2.小芳爱贪玩, 学习不够刻苦, 你会给她讲成语故事( _____ )、( _____ )。 3.小浩在课堂上经常打断老师的讲课,无视老师的讲授,认为自己 都会了,你会给他讲成语故事( _____ )。 【答案】 C A B D 【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 只有很好的理解了成语的意思才能结合语境进 行选择。 囊萤夜读: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启示: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 我们都要勤奋苦学, 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凿壁偷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 贫而读书刻苦。 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 学问长者的尊敬。 信息匹配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临危不惧 B.惊慌失措 C.彬彬有礼 D.心急如焚 1 .超市突然着火了, ( _____ )的顾客一齐冲向了门口。 2.火车快要开走了,可是爸爸迟迟没来,我和妈妈等得(_____ )。 3.面对可怕的疫情,医护人员( _____ ) ,冲向一线与病毒战斗。 4.他看起来温文尔雅,行为举止( _____ ),很是讨人喜欢! 【答案】 B D A C 【解析】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 首先理解词语的含义, 选择时我们必须结 合语言环境,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临危不惧: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 惊慌失措: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彬彬有礼: 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选择题 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渐江 石笋 劫难 芙榕花 B.发愣 凶恨 拆除 荧火虫 C.荒张 行驶 妨备 一声不吭 D.踪迹 分辨 乾坤 小心翼翼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字形辨析能力。 A.渐江 ——浙江 芙榕花 ——芙蓉花 B.凶恨 —— 凶狠 荧火虫 ——萤火虫 C.荒张 ——慌张 妨备 —— 防备 选择题 按照游览顺序,把句子重新排列( ) (1)循着水声来到溪前,溪水很清,鱼戏其中。 (2)这野趣横生的地方,真让人流连忘返、恋恋不舍啊! (3)进入樱桃沟,便可听得溪水潺潺。 (4)溪边怪石林立,抚奇石,观游鱼,已足使人感到其乐无穷。 (5)而沿溪向北行,山间有野花,溪边有芳草。 A. (4) (1) (5) (3) (2) B. (2) (4) (1) (5) (3) C. (3) (1) (4) (5) (2) D. (3) (4) (1) (2) (5) 【答案】 C 【解析】 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 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 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 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 确定哪个句子 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 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选择题 下面故事中( )的作者是安徒生。 A. 《宝葫芦的秘密》 B. 《巨人的花园》 C. 《海的女儿》 D. 《龟兔赛跑》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A 项 《宝葫芦的秘密》 的作者是张天翼。 B 项《巨 人的花园》的作者是王尔德。 C 项《海的女儿》的作者是安徒生。 D 项《龟兔赛跑》的作者是伊索。 选择题 为了更好地汇总小组意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B.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C.其他组员可以作补充。 D.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改变。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日常交际、 口语表达能力。当汇总意见时, 我们意见不一时, 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填空题 看拼音,写词语。 1.向日 kuí ( _____ )在操场边的角落里 jù jí ( _____ )在一起,旁边 有 qiǎn zǐ ( _____ ) 色的 dù juān ( _____ ), 有的花朵还 xiāng ( _____ ) 着白色的花边,蝴蝶飞来飞起,落在了我的 gē bo ( _____ )上。 2. líng chén ( _____ )三点,一辆摩托车 hū xiào ( _____ )而过,把 路边的护栏撞出了一个大 kū long( _____ ),派出所 diào qiǎn( ______ ) 警察前来维持 zhì xù ( ______ )。 【答案】葵 聚集 浅紫 杜鹃 镶 胳膊 凌晨 呼啸 窟窿 调遣 秩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 要写什么词语, 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 写完后读一读, 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葵、 聚集、 杜鹃、 镶、 凌晨、调遣、秩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语言表达 按要求写句子 1.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 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照样子仿写句子,注意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 情感) 她唱着动听的歌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用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仿照 例句,用一组连续的动作描写“小男孩打羽毛球”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他 们还请来北风同往。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 (照 样子写一写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修改下面一段话。 自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 各地都在响应积极。 有的小区成立垃 圾分类宣传口号,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有的小区与学校共 同一起举办儿童环保活动; 还有的小区使用了智能垃圾回收箱, 采用 积分兑换的方式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她像百灵鸟一样唱着动听的歌曲。 小男孩左脚向前跨了一 大步, 用力地挥了一下拍子, 只见羽毛球像只小鸟一样飞快地窜了出 去。 春风把小草都吹绿了,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自垃圾 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 各地都在积极响应。 有的小区成立垃圾分类 宣传小组,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有的小区与学校共同举办 儿童环保活动; 还有的小区使用了智能垃圾回收箱, 采用积分兑换的 方式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解析】 1.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 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 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2.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 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 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3.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 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 要合理即可。 4.此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将“积极”与“响应”调换顺序;将“宣传口 号”改为“宣传小组”;将“一起”去掉。 填空题 积累运用。 1.写诗是人们传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不少古诗往往能折射出诗人内 在的精神品格。 王昌龄在 《芙蓉楼送辛渐》 中写到“洛阳亲友如相问, _________。 ”古人还能在诗中以物喻人,元代王冕写到 “_________, 只留清气满乾坤。 ”唐代卢纶还写到“欲将轻骑逐, _________。 ”来赞 扬戍边将士的英勇无畏。 2.我们还能从古文中感受到古人勤奋努力、刻苦求学的精神, 车胤“家 贫不常得油, ________; ”司马光“独下帷绝编,迨________。 ”怀素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版, ________, ________。 ” 《周 易》中也提到“天行健, _____________。 ”我们也知道生活中有许多 关于学习的名言“少年不知勤学苦, __________。”“学习不怕根底浅,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学海无涯苦作舟。 ” 【答案】一片冰心在玉壶 不要人夸好颜色 大雪满弓刀 夏月则练囊 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能倍诵乃止 书之再三 盘板皆穿 君子以自强不 息 老来方知读书迟 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 【解析】 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第一句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 送辛渐》。第二句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第三句话选自唐代诗人卢 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 2.此题考查诗句的识记能力。平时学习要熟练掌握诗词、文言文内 容,背诵并会默写。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诗词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 (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文言文阅读 古文练习。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以引其光,以 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匡衡:西汉经学家。博览群书,擅长解说《诗经》。不逮:烛 光照不到。逮,到,及。壁:墙壁。引:引来。 【1】根据古文内容,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衡乃穿壁以引其光。 ( ___________ ) 【2】根据注释,说说划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我们能 从中体会到匡衡_________ 的品质。 【答案】 【1】凿穿 【2】 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 勤奋、刻苦 【解析】 译文: 匡衡, 字稚圭, 勤奋好学, 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 只是光亮照不到, 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 让光亮 照在书上来读。 【1】此题考查学生字词理解能力。 解答时, 借助注释理解句子。 穿: 在墙上打洞。 【2】此题考查句子翻译及文本感悟能力。划线句子意思是:匡衡就 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匡衡是一个勤奋、刻苦的 孩子。 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 你家里要来一位客人, 但是爸爸妈妈没时间, 只好请你到家门口的车 站去接这位不认识的客人, 你需要先在电话里介绍自己, 接站时让他 能够认出你。你会怎样介绍自己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是一个瘦瘦的小女孩,身高大约一米五,绑着高马尾,大 大的眼睛,穿一身白色连衣裙。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自我介绍,就是在必要的社交场合,由自己担任介绍的主角,自己叫 自己介绍给其他人,以使对方认识自己。自我介绍时,要表情坦然、 亲切,眼睛应看着对方或是大家,不要显得不知所措,不能一副满不 在乎的样子。介绍自己时, 可以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 如对方表示出结识的热情,还可以进步介绍自己的专长、兴趣等。 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海军将领邓世昌 ①邓世昌是清末的一位海军将领, 他为保卫祖国的海防献出了生命。 ②1894 年 7 月 25 日, 日本侵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 向中国海军 发动突然袭击。 8 月 1 日甲午海战爆发了。 ③9 月 17 日中午,我方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军舰队相遇,展开了一 场激战。战斗打响后,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 海面,频频开炮,屡中敌舰。以先锋舰 “吉野”为首的四艘日本军舰, 进逼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为了保护旗舰, 邓世昌指挥“致远” 开足马力,抢到“定远”前面,迎战来敌。 “致远”在四艘敌舰的包围之 中,顽强作战,不断炮击敌舰。不久, “致远”舰上的炮弹打光了,邓 世昌命令用步枪射击。 ④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 “致远”舰弹孔累累,水线以下也多处受 伤,船身倾斜,眼看就要沉没。邓世昌怒视着在海面横冲直撞的 “吉 野”号,对大副说:“日本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它,我军一定 能取得胜利。 ”他登上舰桥,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宣布:“我们为国作战, 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现在我舰船伤弹尽, 无力再战, 我决定撞沉‘吉 野’,与它同归于尽。 ”全舰官兵齐声高呼,表示拥护。 ⑤邓世昌登上驾驶台,两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 “吉野”猛冲过 去。敌人发现“致远”向“吉野”冲来,立即集中火力,轰击“致远”。 “致 远”的甲板起火了, 但是它在继续前进, 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 冲向“吉 野”。敌舰上的士兵见了,惊恐万状,纷纷跳水逃命, “吉野”的舰长 也吓得手足无措。可是,一颗日本鱼雷击中了“致远”,顿时全舰爆炸 起火,不久它就沉没了。 ⑥落水以后的邓世昌,仍然高呼杀敌不止。随从把救生圈抛给他, 他拒绝了。他饲养的“太阳犬”游到他身边,衔住他的衣袖,想救起自 己的主人。邓世昌亲手淹死爱犬,自己也沉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全 舰 200 多名将士,除 27 人遇救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⑦邓世昌的英雄行为大大激发了海军将士的爱国热情,他为国捐躯 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同归于尽: ________ 【2】阅读③—— ⑥段,为每段列出小标题。 展开激战 —— ( _________ ) —— ( _________ ) ——壮烈牺牲 【3】文中的“手足无措”指敌舰长吓得________, “惊恐万状”形容敌 人士兵________ 。从侧面反映我方海军的__________。 【4】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________ ) ( _______ )的描写方 法。 【5】阅读第⑤段,用“ ”画出邓世昌动作描写的句子,这两处描写中 你体会出邓世昌( )的英雄气概。你还从哪里体会出这种精神,用 波浪线画出来吧。 【答案】 【1】形容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2】 船伤弹尽 撞沉“吉野” 【3】 无法应付 害怕到了极点 勇猛 【4】 语言 神态 【5】世昌登上驾驶台,两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 “吉野”猛冲过 去。 视死如归 随从把救生圈抛给他,他拒绝了。;邓世昌亲手淹死爱犬,自己也沉 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 【解析】 【1】此题考查词语理解能力。可以联系上写文理解词语。 同归于尽:形容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2】此题考查文本理解能力。根据每段所讲内容,简要概括。第四 段讲船受重创,弹药用尽;第五段讲邓世昌驾船装机 “吉野号” 【3】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联系“‘致远’的甲板起火了,但是它 在继续前进,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冲向‘吉野’”可以知道,敌舰长惊 慌是因为无法应付,害怕至极。从侧面反映了我放海军的勇猛。 【4】此题考查描写方法的掌握。划线的句子对邓世昌进行了语言描 写、神态描写。 【5】此题考查描写手法的掌握。 “世昌登上驾驶台,两手紧握舵轮, 开足马力,向‘吉野’猛冲过去。 ”看出邓世昌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 英雄气概。 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游古漪园 和煦的暖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漪园。 一进古漪园大门,迎面就出现一堵巨大的浮雕墙。你看,假山流水, 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啊,多美的艺 术作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的是明清时期古漪园 的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 池的九曲 石 桥。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站在九曲石桥上,我们看到 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湖水碧波荡漾,岸边苍松翠竹,重叠的假山,盛 开的鲜花,多么秀丽啊! 走过九曲石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亭前 屋檐下, 有一块黑色匾额, 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 这个亭子是四方的,亭顶三个檐角的 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 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拳头。 从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在这儿,我 看到了对 面那艘古色古香的石舫,秀美的白鹤亭。湖岸垂柳正在暴 芽,桃花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又回到了照壁前。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 的明珠! 【1】根据词义找出文中的词语。 (1)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 ( _________ ) (2)形容字写得老练而雄健有力。 ( _________ ) (3)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 ( _________ ) 【2】作者是按 顺序来写古漪园的,用“ ”画出起过渡作用的 句子,并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大门 →照壁 → ( ) → ( ) → ( ) 【3】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4】说说“缺角亭”的名字是怎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古色古香 苍劲有力 栩栩如生 【2】游览 一进古漪园大门,迎面就出现一堵巨大的浮雕墙。 转 过照壁, 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 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 走过九曲石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 从 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 九曲石桥 缺角亭 浮筠阁 【3】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4】这个亭子是四方的,共有四个檐角,其中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 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拳头,因此,人们叫它 “缺 角亭”。 【5】表达了赞美、喜爱古漪园的情感。 【解析】 【1】此题考查词语理解能力。根据给定词义,在文中找到恰当的词 语。 古色古香: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 苍劲有力:形容字写得老练而雄健有力。 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 【2】此题考查文本理解分析能力。从文中 “一进古漪园大门”“ 转过 照壁”“ 走过九曲石桥”“ 从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 上的浮筠阁”可知这篇课文按照游览顺序写古漪园。过渡句,一般在 句首或句尾。 “一进古漪园大门, 迎面就出现一堵巨大的浮雕墙。 ”“转 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 桥。 ”“走过九曲石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 子。 ”“从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 ” 【3】此题考查中心句的掌握。中心句:直接表明了全文(本段)的 主要内容或点明中心。统领下文,或承上启下,或总结作用。点名中 心,使人对文章的思想一目了然中心句的位置既可在自然段的开头或 结尾,也可在自然段的中间。 “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 本文围绕这句话展开。 【4】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从文中“这个亭子是四方的,亭顶三 个檐角的 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 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拳头。 ” 可知答案。 【5】此题考查对文本的感悟能力。本文按照游览顺序描写了古漪园 的美景,表达了赞美、喜爱古漪园的情感。 书面表达 作文。 题目:瞧,我就这样 提示:可以围绕“可爱”“自律”“勇敢”“坚持”等其方面内容来写,向老 师和同学介绍你自己。 要求: 1 .把题目补充完整; 2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通过列举 事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4.不少于 400 字。 【答案】例文: 瞧,我就这样厉害 每个人都有童年,因此童年里也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像我,在童年 里就发生了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趣事。 记得那是大班时六一儿童节的时候, 每位小朋友都会带着自己的长辈 一起踏进幼儿园来参加活动。活动中有比赛,还有表演,真是好不热 闹啊! 记忆中活动开始时我还跳舞了的, 妈妈拍下了视频, 后面有个比赛我 记忆犹新,那就是两人三足的比赛。比赛规则:两人把一个人的左腿 和另一个人的右腿用绳子绑好,然后控制好节奏,一起跑,第一个冲 线的就是胜利者。 比赛开始了, 只见妈妈将绳子把我的腿和她的腿绑 好,然后夹着我往前跑, 我就像个小瘸子一样, 左脚落地, 右脚悬空, 跑了一点后, 有一个同学和她的妈妈眼看就要追上我们了, 只见妈妈 把我一夹,我两脚悬空,妈妈就这样把我带到终点,第一名哦!瞧, 厉害吧! 最后,还颁奖了的呢,我拿到了奖状还有奖品,奖品是个相册书。 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还是挺好玩的,特别是两人三足的那个,因为 比较小,得了个第一名还高兴了好久呢! 童年丰富多彩,好好回想,并且把它记在脑袋里,还是很有价值的! 【解析】 此次作文是半命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 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 要易写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 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