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使同学们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在探究过程中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计算。 3、会测平均速度,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测定。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学会测平均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知道在收集证据,测量数据过程中应操作规范实事求是,要有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 【教学用具】:斜面,实验用小车、刻度尺、秒表、金属片。 【学生自备器材】:手表、火车时刻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见课本。 2、教师:其实类似课本中所提出
2、的问题还很多,如龟兔赛路中,从物理学角度如何探究,在比赛中龟兔谁跑得快,看过动物世界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探究欲望,是猎豹快还是人跑的快如何比较。今天我们就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知道如何确定速度的变化,进而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新课教学): 一、探究实验: 1、测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实验目标: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 (2)需要收集的实验数据:路程、时间 如何收集:用刻度尺测路程;用秒表测时间。 (3)实验过程:把斜面分成两个区间。 (4)结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附:记录表格 路程s(m) 时间t(s) 速度(m/s) 2、学生自行设定问题进行收集数
3、据,进行探究,教师有针对性进行点评。 二、课堂小结: 1、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2、速度快慢的变化不能凭主观臆断,而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确定。 3、探究过程中对数据证据的收集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即实事求是,规范操作。 三、课堂练习: 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约1000km,从郑州开往上海的快速客运火车,要运行12h到达上海,已知南京、郑州间的铁路线长约700km,假设火车的平均速度不变,那么从郑州开出的火车大约径多长时间到达南京? 四、课堂思考:如果收集的数据自己认为不合理,可以修改吗?该怎么办? 五、布置作业: 1、课本P30作业1、2; 2、假如你一步大约是0.5m,你能估测出你上学或放学回家途中的平均速度吗?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