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环境下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有效性研究工作报告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城区小学课题组城区小学位于顺德区工业重镇,南粤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北滘镇。学校占地40979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5个,学生1795人,教职工88人。校园规划科学,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所有教学班都装备了电教平台,校园网连接校内400多台计算机终端,形成集电脑网络管理系统、电视网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做到办公、教学、管理网络化。学校还为教师配备了80多台先进的手提电脑,教师拥有计算机比例1:1;生机比5:1,是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实验学校。因此,我校在一定的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上运用网络
2、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就是现代教育思想下的一种有效性研究。2007年11月6日,我校的网络环境下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正式立项,至今已历时两年。在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抓实、抓细,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课题,在理论学习中提升自己,在成功中体验喜悦。在两年的研究中,我们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现汇报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1、我们成立了走科研的课题组,本课题各成员都年轻有为,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大胆创新的思想,都有吃苦耐劳精神、在业务上勤于钻研勇于开拓;每位教师都已经掌握系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如网页设计、课件制作、WINDOWS文本操作、POWERPOINT演
3、示文稿设计等。有能力,有时间负责完成此课题的研究。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与支持,确保课题研究的有序、高效。2、学校确定以信息化启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办学,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完善学校的网络设施,学校教育信息化,不仅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师水平,校园网连接校园250多台计算机。实现了资源共享。另外,我们还重视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资源,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学校领导的重视,为我们的课题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为课题实施夯实基础。要开展网络课题研究,首先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信息技术能力,于是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科研能力。我们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计算机使用
4、培训、网页制作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的培训、课件制作培训等,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科研能力也得到提高。三、抓实课题管理,有效达成课题目标。本课题的目标为:1、开展相关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让教师能够熟练地上网查询资料,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2、购买和收集有关现代教育理论的文章,书籍等资料,提升课题组教师及研究对象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 3、教师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行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开展教学科研研讨。4、建立“外部资源学习网”,收集网络上有关教师科研教育的论文、课例、课件等资源,以供校内各教师进行学习。5、建立“
5、学科教学科研资源网”鼓励课题组内外的教师积极参与各学科课件和论文的开发和撰写,利用网络多与外部进行交流。6、有推广价值的论文、调查报告、阶段性实验报告、个案集等。为了有效地达成上述目标,我们切实抓好了课题的过程管理,采取了以下措施:1、制定课题研究制度,做好课题研究计划,并随着课题的推进做好“微调”工作,做到科学、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在课题开展初期,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根据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调整自己的计划和方案,使课题更贴近学校实际,更能提高教师科研能力。2、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首先,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寻找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然后寻找者对这些理论进行学习,提
6、炼出精髓,发布在课题网站上,供课题组成员浏览。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讨论。这样,每次学习都能收获很多。我们觉得这种群众化的研究对课题组成员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3、抓好研究方法,在不断实践中推进课题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有关网络在教育科研中应用的情报资料;以我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发放问卷的方式,开展前测、后测,获得教师在实验前后信息技术应用和教育科研能力变化的理论数据;整个研究过程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主要探索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及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在各阶段研究过程中,进行经验总结。4、抓好沙龙式研讨,在碰撞中生成新的思想。一开始的沙龙式研讨
7、,我们是针对课题方案如何实施来进行的,课题组成员设想了课题进行中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随着课题的推进,我们发现,预想与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距离,于是我们又进行沙龙式研讨,然后再次用实践来证明我们的设想是否有效。就这样,我们以研讨来促进课题的发展。我们的研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讲究实效。我们总是依据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做到有主题有效果。二是开放自由。研讨时我们畅所欲言,每人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经过讨论达成共识。三是具有后延性。我们每次研讨除了解决一个问题外,还会提出一些新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使研究成员明确下一步的目标。5、及时反思总结,提高实践水平。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做到了及时反思总
8、结。我们鼓励课题组成员勤于笔耕,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反思,并及时上传到专题研究网站上供大家学习。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已较好地达成了课题目标,课题组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课题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成长起来。 四、实验效果1、学校教师学术研究氛围日渐浓厚,形成了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的良好氛围。2、教师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经过两年不懈的研究,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师不仅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还应用于其他领域。教师学会上网,不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学识,而且丰富了教师的文化生活。在课题研究阶段,我校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肖平兴:参加2009年北滘镇教育软件评审活动,所制作的课件获得小学
9、组一等奖;在2008年顺德区电教研成果评选中,注意交通安全获基础教育多媒体软件类一等奖;获广东省计算机三等奖。2009年制作课程表课例录象获镇二等奖。 易美雄:参加2009年北滘镇教育软件评审活动,所制作的课件我和动物做朋友获得小学组二等奖。邓红:参加2009年北滘镇教育软件评审活动,所制作的课件颜色获得小学组二等奖。林志锋:参加2009年北滘镇教育软件评审活动,所制作的课件画曲线获得小学组二等奖。周顺娟:2008学年度论文面对风霜,我们傲然开放获顺德区三等奖;获广东教育学会讨论会三等奖。德育论文获镇的特等奖。郭淑娣:2008学年度论文给他一点阳光,他就发亮获广东教育学会讨论会三等奖。梁翠霞:
10、让学生在科学课件中“做”知识、“做”出能力作品获2008年佛山市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学论文评比小组三等奖。清清的水教学案例在粤教科技版获二等奖。黄华君:论文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在2008学年度获区二等奖。2009年课例录象获镇二等奖。自制月份转盘教具获北滘镇二等奖。苏少欢:论文优化教学环节 构建有效课在2008学年度获区一等奖。陈淑玲:2008学年课件买文具获顺德区的三等奖;2007学年获镇现场制作课件大赛一等奖。 欧路斯:2009年有趣的动物课例录象获镇一等奖钟锦结:2009年夜莺芝歌课例录象获镇二等奖彭志伟:2009年度在北滘镇举行的教育信息技能比赛中,获教学课件一等奖,课例获二等奖
11、。刘满玲:2008学年度在北滘镇举行的教育信息技能比赛中,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获教学课件和课堂教学一等奖,教学设计获二等奖。参加08年北滘镇“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党建设排头兵”党的建设征文活动,荣获二等奖。自制汉语拼音教具获北滘镇二等奖。龚春林:指导的VCT作品请到我家来做客荣获2008年远程协作学习项目三等奖。朱永香:在第三届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北滘镇城区小学思想品德(五年级)资源库在佛山市顺德区教育组组织的2007学年度顺德教育动态资源库建设成果评比中获指定学科子课题二等奖。 3、教学质量稳步上升。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魅力。4、社会效益显著。课题研究在本地区得到广泛关注,兄弟学校纷纷效仿和学习,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学生的赞扬,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