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的特性教案1 苏科版年级学科课题备课人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2.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的影响因素。;3. 会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4. 通过对比,会用响度区别声音的不同。重难点重点:探究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难点:正确区分响度课时1时间一、复习引入1、什么是声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3、声波是怎样传入人耳的?二、探究声音的响度活动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思考敲鼓,怎么使鼓的声音更响?讨论(1)此时鼓面的振动有什么变化? 。(2)用什么方法显示鼓面振动的幅度呢? 。质疑为什么鼓敲的越重,鼓声的响度越大?猜想声音的响度
2、与振幅有什么关系呢?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拓展生活中,声音的响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举例说明。总结1声音的 叫做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叫做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 越大,响度越 。3生活中,声音的响度还与 、 有关。三、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四、课堂小结(1)响度的概念(2)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3)材料的隔声性能四、课堂练习1、学习与评价1、2、32、用手轻按自己喉咙,张开嘴小声发出“啊”,手感觉叫喉部振动幅度小,再大声“啊”时手感觉喉部振动幅度大,为说明了 。五、作业布置1、完成补充习题1、22、预习音调、音色部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