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2005年8月9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教学目标 1、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的方法2、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学建议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难点是准确操作计算器2、计算器上的标准差用 表示,和教科书中用S表示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而计算器上的S和我们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意义不一样在计算器上S和 是并排在一起的,按同一键,都是统计计算用的因S在前, 在后,这样要想显示出标准差 ,就需要发挥该键的统计功能中第二功能,于是就得先按 键,再按 键教学设计示例1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
2、点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四)养育渗透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了用高科技产品求方差值的简单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具有数学美的底蕴.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步骤.2教学难点:正确输入数据.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计算器上的键S主认为是书上的标准差S,教科书中的符号S与CZ1206计算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与计算器上的符号 相同.4解决办法:首先使计算器进入统计计算状态,再将一些数据输入,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教学步骤(一)明
3、确目标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已学过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过哪些运算?(求数的方根、求角的三角函数值等),那么用计算器和用查表进行这些运算在运算速度、准确性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计算器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查表慢,且准确性低)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它会使我们更能充分体会到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优越性这样开门见山的引入课题,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入新课的学习(二)整体感知进行统计运算,是科学计算器的重要功能之一一般的科学计算器,都含有统计计算功能,教科书以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为例说明计算方法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贸鏊
4、蟮耐臣屏浚庑臣屏砍似骄?IMG height=17 src=/RoUpimages/./Files/RoUpimages/200472223244784.gif width=15 align=absMiddle v:shapes=_x0000_i1026 、标准差 外,还有数据个数n,各数据的和 ,各数据的平方和 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另一个量S计算器上的键S,并不表示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三)教学过程教师首先讲清解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方法:在打开计算器后,先按键2ndF、STAT,便使计算器进入计计算状态第二步输入数据,其过程一定要用表格显示输入时,每次按数据后再按键DATA
5、表示已将这个数据输入计算器这时显示的数,是已输入的数据的累计个数,表中所有数据输入后显示的数为8,表明所有数据的个数(样本容量)为8,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如有7个数据是3,那么输入时可按37(前面是输入的数据,后面是输人数据的个数)第三步按一下有关的键,即可直接得出计算结果在教师讲情操作要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自己操作,用计算器求14.3节例1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每输入一个数据,就检查一下计算器上的显示是否与教科书的表格一致,如发现刚输入的数据有误,可按键DEL将它清除,然后继续往下输入教师还要指出教科书上的符号S与CZ1206型计算
6、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与该计算器上的符号 相同,在CZ1206型计算器键盘上,用 表示一组数据的标准差由于这个计算器上未单设方差计算键,我们可以选按键教育_教案_课件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_教案_课件 导 航 - 新闻 - 课改 - 论文 - 教案 - 试题 - 课件 - 高考 - 小学语文 - 中学语文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搜吧热门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高中数学教案 - 高中语文教案 - 小学英语教案 - 高中物理教案 语文教案 | 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 政治教案 | 物理教案 | 化学教案 | 地理教案 | 历史教案 | 生物教案 | 思品
7、教案中教网 教学案例 数学教案 中学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三数学教案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2005年8月9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然后将它平方,即按键 = ,就得到方差值 根据表5,得到 根据表6,得到 让学生把表5、表6与前面的笔算结果相比较,结论是一致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计算器与笔算两种算法,总结出计算器有哪些优越性;(省时,省力,计算简便)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与教学过程,不仅便于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的步骤和要领,而且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器的优越性,更有利于科学计算器在中学的普及使用课堂练习:教
8、材P177中1、2(四)总结、扩展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科学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在运算中,要注意操作方法与步骤,由于数据输入的过程较长,操作时务必仔细,避免出错,在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前提下,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来比较它们的波动大小,而不必再转到相应方差的比较方法小结:用CZ1206型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布置作业教材P179中A组板书设计随堂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标准差160,40,30,45,70,5829,8,7,6,9,7,8教学设计示例2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上有关统计计
9、算的符号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3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器统计的省时、省力的优越性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方差的方法难点:计算器上符号的准确识读与应用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2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的方法?引入新课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先进的计算工具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可以用庑扑愎呃唇屑扑悖究挝颐茄坝眉扑闫骷扑阋蛔槭莸钠骄敕讲畹姆椒?/P 新课让学生阅读并在教师指导下计算教材例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同时,通过应用计算器,了解 的作用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填空题:2计算器中,STAT是
10、_的意思,DATA是_的意思3计算器键盘上,符号与书中符号_意义相同,表示一组数据的_4在CZ1206型计算器上设有标准差运算键,而未设_运算键,一般要通过将标准差_得到_选择题:1通过使用计算器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只需通过比较它们的_即可 A标准差 B方差 C平均数 D中位数2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比如有10个数据是11,那么输入时可按 3用计算器计算样本91,92,90,89,88的标准差为 A0 B1 C约1.414 D24用计算器计算7,8,8,6,5,7,5,4,7,6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 A6.3,1.27 B1.61,6.3C6.3,1.61 D1.27,1.61教师可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或示意图纸)写好操作效果图和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接下来师生共同继续作课本上练习小结1熟悉计算器上各键的功能2学会算(用计算器)平均数、标准差、方差(1)(2)四、教学注意问题1本课教学内容关键是动手,要让学生动手作,为帮助学生中动手能力差者,要提倡互相帮助2学生做作业时可提示他们可核对以前的题目的准确性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12【关闭】 【收藏本文到IE】【中教论坛】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