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预习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做到会操作、会记录、会分析、会论证;(2)能说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并且能写出数学表达式;(3)能应用公式F浮=G排=液gV排计算简单浮力问题;2.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边学边实验的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三教学难点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四教 具:木块、石块
2、、水、铝块、铜块、细线、溢水杯、弹簧测力计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六教学过程: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新课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浮力,并且得到了三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师生共同回忆,教师板书):1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其所受浮力F浮G物;2用弹簧秤测定物体浮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静止时,测出物体的重力G物,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拉,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物F拉;3利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求得浮力:F浮F向上F向下。二交代目标:三交流展示:1. 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空饮料罐受力的示意图;2. 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3.需用那些器材 ;(1)怎样测浮力
3、? ;(2)溢水杯怎样做成? ;怎样收集排开的液体? ;(3)怎样测出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4)物体浸在液体里包含哪两种情况? ;4.让学生说出实验步骤?5.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6阿基米德原理内容?7.数学表达式?8.表格:物体重力G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小桶重G1排开的水和桶的总重G2排开的水重G排四精讲点拨:1.阿基米德原理法-利用公式F浮=液gV排计算浮力.例3.边长为10cm的一个立方体铜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如果立方体铜块处于更深的位置,浮力又是多少?如果把这个铜块压扁再让它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把它浸没在酒精中,
4、它受到的浮力变大还是变小?解析:从这个例题中我们可以得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只与液和V排有关.与物体形状和物体在液体中的浸入的深度无关.2. 运用公式F浮=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例4.水球运动员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水下0.5m的过程中,水球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始终不变 D 先增大后不变解析:运动员把水球慢慢压入水下的过程中,水球在水中的体积逐渐变大,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水球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当水球全部浸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故选D.五总结提升:例题:如图所示,水面上的木块,它浸没在水中部分的体积为50c
5、m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木块的质量是多少?(3)木块的密度多大?分析:(1)V排=50cm3,由F浮=液gV排计算浮力为0.5N; (2)G木=F浮=0.5N,所以质量0.05kg;(3)由密度公式:0.67103kg/m3六限时作业: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限时作业(选择题每题1分;填空题每空1分;计算题1分,共计10分)1.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先变小后变大2.关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
6、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3.不同材料制成的相同体积的三个小球,放入同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它们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www.A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F甲=F乙F丙4.跳水运动员离开跳台后,从接触水面到全部浸入水中,他受到的浮力将_;在他全部浸入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_.5.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0N,此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N.6.一个物体的体积为60cm3,当其体积的一半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N;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_N.7.一个铁球先后浸没在盐水、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1、F2、F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8.质量为0.3kg的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是100g,那么物体所受浮力是多少? (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