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动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前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郑元福摘要:随着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高性能移动智能终端的出现,移动电子商务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趋势。本文通过分析移动电子商务的定义,从多方面了解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势。关键词:移动 ;电子商务;现状 ;发展1浅析移动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MB(Mobile Business)也称无线电子商务WB(Wireless Business),是无线平台上实现的电子商务。传统定义,是通过智能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通信设备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它能提供PIM(Person Informa
2、tion Manager) 、LBS 、在线银行、实时交易、票务、移动购物、即时娱乐、无线医疗业务等服务,从应用角度看,它的发展是相对电子商务的整合与延伸。凭借手持移动终端于无线通信的普及于技术进步,使得移动电子商务在获取营销和销售信息、接受订货信息、做出购买决策、支付款项上,真正实现了3A(Any person, Any time, Any place)全方位服务。相对于传统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具有全天候化、精准性、安全性、定位性、快速性、便利性、可识别性、应激性、广泛性等特点。21世纪属于数字时代,而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是构建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数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
3、于创造一个更加方便、安全的数字生态环境,极大地提高生产率,改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更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进步,现结合国内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做分析。2.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2.1移动电子商务综合市场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发展迅速,无论是通信设备、基础设施还是用户规模都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商业价值正逐渐展现,得益于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环境的改善,网民使用的服务从即时通信、手机阅读 等相对简单的应用,拓展到移动办公、电子商务等对终端性能和无线网络环境要求较高的应用。据CNNIC第 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见
4、图1),手机在线支付、手机网上购物等手机应用的使用率有了较大的增长:截至2012年12月,手机网上购物的使用率达到13.2%,同比增长 了6.6%;手机在线支付和手机网上银行的应用分别达到了13.2% 和12.9%,同比增长4.6%和4.7%;手机团购的使用率也从2011年的 2.9%增长至4.6%。图1 2012-2012年 手机网民各类手机应用使用率2012 年,随着我国移动网络环境的改善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电子商务类应用在手机端发展迅速,领域整体看涨。相比 2011 年,手机在线支付使用率增长了 4.6 个百分点手机网上银行使用率增长了 4.7 个百分点,手机购物使用率增长了 6.6
5、个百分点(见 图2),手机团购使用率增长了 1.7 个百分点,用户规模增速均超过 80%。其中,以手机购物使用率增长最快,用户规模增长最多,其用户量为 2011 年底的 2.36 倍。图2 2011-2012年 手机网络物用户数及使用率另外,据第三方电商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2 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65亿元,同比增135%,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 2013 年这一数字有望达 1300 亿元。因其可以为用户随时随地提供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同时满足用户及商家从众、 安全、社交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使
6、得人们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速上升,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 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2移动电子商务部分技术发展 移动商务技术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实践中,每一次移动技术的创新发展都会进一步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从公众无线通信来看,WCDMA和CDMA网络开始在全球快速部署,3G的三大标准进一步成熟迅速抢占了市场。在近距离通信方面,蓝牙技术、RFID、NFC集成到手机中,可以轻松实现支付和票务交易,现列举3G、NFC以及相应的IPV6 2.2.1移动通信技术3G/4G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
7、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移动电子商务还是依托于3G的发展,而相对于3G,4G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这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会带来诸多的机会。日前,中国移动在其采购与招标网站上公布了本年度4G网络工程的主设备集中采购招标公告。公告称,中国移动此次集中采购涉及全国31个省市,
8、采购规模约为20.7万个基站,共计55万载扇。中国移动4G主设备的招标启动算是一个较大的推进,毕竟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运营商能够直接拉动4G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将带来国内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2.2.2近场通讯技术NFC近几年,“移动支付年已经来临”这一说法甚是流行,而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近场通信(NFC)。近场通信是一种基于标准的通信技术,能够简化交易,精简数字内容的交换,通过接触方式接入电子设备。当用户持近场通信设备靠近目标对象时,通过直接接触或近距离(几厘米)非接 触式读取,即可访问服务、与内容互动、建立连接、付款或出示活动入场券等。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参与者,包括谷歌、
9、Visa 及多家领先的无线运营商都对这一技术投入了 巨资。150 多家企业还联合成立了一个声势浩大的论坛,力推近场通信行业标准的制订。自 2008 年以来,200 多个近场通信试验项目已经启动,应用范围遍及 54 个国家。有几个国家的消费者已 经可以使用手机简便快捷地完成付款交易。另一项近场通信应用计划“快速点击(Quick Tap)”于 2011 年 5 月在英国推出。该计划由电 信运营商 Orange 公司、巴克莱银行、万事达卡、金雅拓和三星公司牵头,目前至少有 5 万家商 户参与了该计划。 为应对上述潮流,现有的数家支付市场参与者都在孜孜以求建立自身的服务计划,以期维持 本企业在业内的地
10、位。Visa 公司正在加速推出其名为“V.me”的数字钱包,14 家金融服务商将提 供该项服务。该公司目前至少已推出了 23 项移动支付计划,覆盖 19 个国家,专注于安卓、黑莓 和苹果等手机平台。各硬件制造商也正在对近场通信押下重磅赌注。种种迹象表明,移动电子商务有着不可小觑的市场机会,未来 5 年有望实现飞跃2.2.3 Ipv6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的提出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空间即将被耗尽,为扩大地址空间而产生的。由于其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这为无线通信与视频识别(RFID)技术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对地面移动终端数量剧增,能
11、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永久的全球Ip地址,所以能解决全球范围内的网络和各种接入技术之间的移动性问题。据CNNIC第 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见 图3):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我国 IPv6 地址数量为 12535 块/32,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33.4%,位列世界第三位。根据 2012 年 3 月七部委联合下发的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议意见的通知,我国在 2013 年底前逐步开展 IPv6 的小规模商用试点,形成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为全面部署 IPv6 做准备。充沛的地址资源是这一过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同时也会为移动电子商务带来机遇 图3 中国Ip
12、v6地址数 2.3移动电子商务现阶段商业模式以及发展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根据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中主导者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种商业模式:电信运营商主导的移动电 子商务、传统电子商务提供商主导的移动电子商务、设备提供商主导的电子商务以及新兴移动电子商务提供商主导的移动电子商 务。其中,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如移动、电信、联通)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拥有庞大潜在消费用户群体这一明显的优势;而以传统电 子商务提供商为主导的模式,则以品牌为导向,如淘宝网、当当网、 阿里巴巴等广为人知的传统电子商务品牌;以设备提供商为主导 的模式,其中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苹果的App Store;而后的一种 模式,相对于其他三种模式
13、来说,优势在于利用各种新技术结合各 式各样的奇思妙想,提出完全区别与传统电子商务的“创新应用”, 通过应用来吸引用户,引导用户的消费模式,如“愤怒的小鸟”这一 手机游戏就是一个非常典型和成功的例子。相对于传统的B2B(Business To Business)和B2C(Business To Customer)商业模式,要想向P2P(Person To Person)商业模式转变还要解决一下问题:(1)移动电子商务本身:网络本身安全,无线ADHOC应用的威胁,(2)隐私与法律问题,(3)手机病毒,(4)无线技术攻击(5)现代物流的发展。3结语 移动电子商务前景随着通信技术与联网技术德步,移动互
14、联网呈现出蓬勃展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眼光放在移动电子商务上,同时各种各样的应用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眼球。移动电子商务创造更多商业机会的同时,也会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其次由于移动电子商务是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两大领域的结合体,使得移动电子商务的参与者之间成新的产业链;新技术的不断诞生和应用,将让智能移动终端给移动电子商务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伴随着高速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无疑,移动电子商务,将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生活。【参考文献】1 秦成德 王汝林.2009.移动电子商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 王汝林.2007.移动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 鲁耀斌 邓
15、朝华 陈致域.2008.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与采纳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告EB/OL5 埃森哲公司.2013.场通信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推手 N.人民邮电/2013 年/4 月/18 日第003版6 周璟.2013. 创新移动电子商务支撑运营模式J. 互联天地 Internet World 应用案例 01 /January /2013 1457 杨志斌.2013.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M.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文章编号:1005-5800(2013)03(a)-124-028 刘晨曦 王茜.2013. 移动电子商务颠覆传统商业模式ED/PDF. 2013 -05-09/2013-06-249 陈俊义.2013. 移动电子商务研究ED/PDF. 2013-03-06/201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