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学 科数学年 级二年级教学形式新授教 师孙光锋单 位蒿沟乡独庙小学课题名称买文具学情分析 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教材分析 买文具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本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解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懂得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间进率。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正确使用和爱护人民币。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各种小面额人民币,知道人民币单位及相互间的进率。难点:在购物情境
2、中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教学策略:引发冲突、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教学过程与方法 讲练结合法 自主探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购物情境,引入新知二、 合作学习,认识人民币 三、购物活动,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四、总结评价,巩固新知笑笑带小朋友们到文具店看看,引出课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问:1元可以换几张1角?感受1元=10角,进而认识1角=10分。1.付钱游戏回到第一环节的购物情境中,提问:“笑笑要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2. 找钱活动(1)猜物品游戏不直接告诉学生要买的物品,通过问题:“淘气想买一个学习用品,这个学习用品比5角贵,比1元便宜,你们猜淘气要买的学习用品是
3、什么?”(2)交流买东西找钱的方法:付出的钱-物品的价钱=找回的钱(3)引导学生明白解题思路:1元=10角,10-8=2(角)3. 解决问题:一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1. 交流汇报,感知小面额人民币(2)练一练:根据给出的人民币组合,口算出总钱数。2. 动手操作,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学生利用学具,同桌合作,寻找不同的1元的组合方式。在学生的交流中感受付钱方法的多样性。审题,理解“正好”、“哪些物品”的意思。学生通过猜测得知淘气想买的是尺子,接着提问:“一把尺子8角,淘气付给售货员1元,应找回多少钱?”(2)同桌交流。(3)学生代表汇报,体会1元的实用价值(1)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直接请学生代表上讲导),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辨认各种小面额人民币。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2)学生自主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在交流分类方法的过程中,引导认人民币的特点(从材料、大小、颜色、图案及文字等方面进行引导 3.了解人民币的单位进率板书设计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1元=10角 1元=10角1角=10分 10-8=2(角)1元=100分 答:应找回2角。 分层作业设计教材11页练习单位: 独庙小学 姓名:孙光峰 日期: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