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114163 上传时间:2025-0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2007年规划立项课题(编号:070606504)“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研 究 报 告苏州外国语学校“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课题组执笔人:周广会 一、课题的提出近年语文界对新课标和课堂教学的研究有不少新的成果,但对于课堂实效的研究仍然局限于旧有领域,至于对情感因素、高初中课堂教学比较和语文实践与课堂教学的互生效应等的研究急需深入。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下新课程业已实行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届,还存在着许多不合时宜的老观念、旧做法,一些教师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教学上无动于衷,对提高课堂实效更是手足无措,或者“旧瓶装新酒”,或者“老年拉破车

2、慢慢来”,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阻碍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亟需予以匡正。本课题就是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因而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力求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大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学各领域(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必修课教学、选修课教学等)的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全新的观照,在深入研究新课程的实质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并与以前课堂教学相比较的基础上找出提高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将高中语文新课程和新教材所体现出来的新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二、概念界定“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课题包括“新课程

3、背景”、“课堂教学”“实效性”三个核心概念。所谓“新课程背景”指的是教育部2003年颁行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江苏省2005年开始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以来,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随之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 所谓“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这一特定平台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优化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科学的学法指导、师生互动来实施教学的活动。本课题所说的“实效性”不是简单狭隘的分数量化,而是以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素养的生成量为主要参照,以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语言等与学生的情感要求、思维状况、活动方式及强度、接受能力的和谐性和一致性为旨

4、归,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思想素养、思维素质的同步协调发展。三、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教学目标设计及其作用,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等。而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多数集中在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特点、理念、利弊和与以前的区别等方面。本课题的理论依据是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中提出“表现与存在说”和钱梦龙提出的“导读说”。前者从接受学的角度界定了语文与人的内在思维与

5、情感的关系,为本课题寻求提高语文课效的途径奠定基础。后者的导读艺术是提高课效的方法基础,为本课题的深入探讨提供启示。四、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1、研究目标:“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力求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大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学各领域(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必修课教学、选修课教学等)的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全新的观照,在深入研究新课程的实质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并与以前课堂教学相比较的基础上找出提高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将高中语文新课程和新教材所体现出来的新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突出的实践效果。课题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课堂教学为基地,

6、系统实施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目标是通过开课评课、讨论座谈、经验总结(撰写论文)等手段,加强大范围交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阅读、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我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水平。2、研究内容(子课题): (1)高中语文新旧课堂教学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江苏省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嬗变;新旧课堂教学的目标性比较;新旧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比较。(2)高中语文分领域课堂教学实效性专题研究。 主要包括作文课堂教学实效性专题研究、阅读课堂教学实效性专题研究。(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达成途径研究。

7、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a、思维度与情感度研究b、预设与生成研究c、诱导与激发研究e、美文赏读作文教学法研究五、研究方法(1)比较研究法。对新旧课堂教学从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找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比较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研究。(2)分析研究法。深入分析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挖掘其实质,总结其特点;分析国内同领域研究的得失,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分类研究法。将总课题分成若干个子课题,分阶段进行研究;对不同类别的研究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和比较,并互相借鉴。(4)实践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以课堂为阵地,大力开展优质课评选和观摩活动,并进行认真讨论研

8、究,撰写教学心得。六、研究步骤本课题预定用三年时间完成。研究分为申报阶段、比较研究阶段、分领域研究阶段、达成方法研究阶段和总结鉴定阶段。申报阶段(2007年3月2007年9):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比较研究阶段(2007年9月-2008年3月):重点研究新旧课堂教学在目标、理念、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等方面的不同。分领域研究阶段(2008年3月2008年12月):分解子课题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展开阅读、作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工作;进行实效性达成途径研究。完成中期各子课题研究报告。达成方法研究阶段(2009年1月2009年6月)包括思维度与情感度研究、预设与生成研究

9、、诱导与激发研究。总结鉴定阶段(2009年6月2009年10):召开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七、研究成果(一)理论成果1、思维度与情感度决定课堂教学实效度思维度和情感度是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和内动力,当然也是教学效果的最根本保证。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为此;要让学生快乐学习,体现学生“自主、参与、互助、合作”,开发激活学生的个性、智力、创造力,注重“创新教学”,让课堂闪耀着个性光芒。课堂上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给学生预留适时适量的思维时间;提高思维的自由度和有效性,学生的思考应该是开放性的,有较大的

10、自由空间;同时,要优化教学内容,提升点拨技巧,增加学生的有效思维。大胆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注重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是疏浚课堂活水的良方。2、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性是提高课效的关键追求“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却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没有充分“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生成”;不做足“预设”功课,即使“生成”来临,也会被无知扼杀;惟有充分“预设”,方敢直面“生成”;“预设”做得越充分,“生成”得才会越精彩,当然,这里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智慧,也离不开教师的“非预设性”理念。“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反过来讲道理相同,再充分的预设,也没有课堂生成得精彩。3、

11、巧妙的诱导和激发是提高课效的有效手段巧妙的诱导和点拨是疏浚课堂活水的有效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教”的真正的含义就是使学生真正的学。在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要以平等、民主、开放、合作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向着全面发展转化。有人把教师比作引领学生寻幽探胜的向导。时而似在峰回路转的迷途中探寻胜景,时而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那娓娓动听、饱含激情的诱导,使学生消除了登山时的疲劳;那要言不烦、说理透彻的点拨,使学生排除了路途上的迷障。教师一路的引导,最终使学生克服重重障碍,登上峰顶,神清气爽,一览众山风光。4、“美文赏读作文教学法”课型实践所谓“美文赏读作文教学法”,就是在作

12、文教学现场(课堂),师生就文质兼美的高品味美文(尤其是名家美文)从写作的角度进行当堂研读、品悟,让学生深入把握美文的思想内容,感受其艺术魅力,从而摄取其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以此对学生的写作产生实质性影响。从思维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美文赏读法”的实质是深入学生的灵魂和心里,从内质入手解决内质问题,这无疑是最科学、最有效的。“美文赏读法”更重要的核心价值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情绪思维”。所谓情感思维,“是一种以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相结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的思维。” 写作思维学第454页,朱行能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这种思维是学生写作灵感的触媒。现场赏读的方式有利于提高阅读美文的效度,唤

13、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激情,让学生对美文有更深入、直接的理解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二)论文成果1、思维度与情感度研究周广会论文:思维度和情感度决定语文课堂实效度(发表在成功教育杂志2010年第10期,获2010年苏州市中学语文论文评比一等奖)周广会论文: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之我见(发表在苏州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魏素英论文: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利用陶行知理论做好学生情商教育(2008年陶研杯征文二等奖)2、预设与生成研究徐恩惠论文:只有“预设”,没有“允许”,难有“生成”(获2010年苏州市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3、诱导与点拨研究江帆论文:浅谈教

14、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2008年师陶杯征文三等奖)4、作文教学实效性研究周广会论文:用灵魂阅读提升灵魂写作(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中文核心刊物)2009年第10期)陈元德论文:生活作文是学生作文之源(发表在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08年第10期)八、研究后的思考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比如作文教学的初高中衔接和系统化问题;阅读教学的“量”与“质”的关系问题;课堂语文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成绩的“转化”问题;如何利用情感因素提高课效的问题;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某些矛盾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度问题;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力量统整问题;研究成果(

15、论文、心得、公开课)向校外的推广问题等。 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中将把一下几个方向作为重点:第一,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方式和效果研究。学生在作文和阅读课堂如何才能真正动起来,实现思维度的最大化。第二,如何现代化先进教学设备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有利。目前教学先进手段的使用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已经流于形式,对提高课效起反作用。 第三,对内涵型子课题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比如对教学环节、课效优化途径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三年以来,本课题研究已经拓展到更深更广的领域,几乎涉及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各个方面。课题组也取得可观的研究成果和珍贵的研究心得。以后我们将把研究进一步推进,力争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九、主要参

16、考文献及著作目录1、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 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3、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王崧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4、 语文:表现与存在(潘新和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5、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钱梦龙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6、 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7、 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周成平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8、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林华民著,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6)9、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王荣生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8)10、 听袁卫星老师讲课(袁卫星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2)11、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张天宝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12、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韩军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课题组 2010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