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研究摘 要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多年来全世界企业都普遍关注的热点。而会计政策的制定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环境日趋改善,各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繁荣发展起来。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股份公司,对会计政策的选定,运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对企业集团内外的各利益方都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会计政策研究作为会计研究的核心问题,一直是中外学者不断探讨的一个话题。 本文以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会计政策对在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最终目标。具体研究目的为:第一,以国外研究文
2、献为指导,充分借鉴和运用国外优秀文献理论和思想,来指导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研究;第二,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背景和现状为基础,分析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体系,研究方法,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第三,深入浅出的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政策研究方面,方向上的一些错误弊端,分析其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调整和解决的思路与对策。第四,促进我国会计界对会计政策问题的系统研究,丰富会计理论研究。因此,本项研究从总体上讲,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运用会计政策的效率,规范上市公司的运营,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乃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具体来说,其研究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有助于完善我
3、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第二,可以提高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识别能力,提高投资决策的正确性;第三,有助于我国关于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研究方面的深入探讨,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第四,同时对其他一些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并着重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审视和深入分析当前的会计政策,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做一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五章,在界定有关概念,客观分析上市公司在选择会计政策时,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构建起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探求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
4、动机,针对其动机确定选择剩余权。 关键词:上市公司 会计政策选择 公司治理 AbstractAs we all know,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becoming the focus of concern of the global enterprises for many years, thus the accounting policy formulation to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Since C
5、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roved. All kinds of enterprises are springing up. The listed company, at the economic reform process, is the representative corporation and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account
6、ing policy and operating. Different accounting policy has differ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it would affec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rested parties of the enterprise group, which would further influence the so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Accounting policy research serving as core question of
7、accounting research has become a concerned topic by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The papers purpose is to maintain a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fully exert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accounting policy on the listed compan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
8、nt. Here are the four main purposes: First, wit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ocuments as guidance it can refer to the ideas of the theories and literatures to guide to the research of our accounting policy. Secondly, it can help construct accounting policy system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9、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market economy to regulate the listed company in China. Thirdly, it points out that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made error and abuse on accounting policy application. We should analyze the root causes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Finally, we can promote research of accounti
10、ng policy system and enrich accounting theory research. Generally speaking, this research is good for promoting the efficiency of listed company and regulating the listed companies operation, which can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rket i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practical terms, following is the
11、research significance. Key words: Listed Company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Corporate Governance 目录摘要引言第一章 导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1.2国内研究文献及方法综述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2.2 研究方法综述第二章 会计政策基本问题研究2.1 会计政策概念及选择2.1.1 会计政策的一般概述2.1.2 会计政策的选择2.2 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2.2.1 主观动机2.2.2 客观原因2.3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第三章 会计政策选择与公司治理3.1 公司治理的基本界定3.2 我国公司治理的现
12、状3.2.1 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3.2.2 外部公司治理不足3.3 公司治理结构下会计政策的选择3.3.1 会计政策选择的激励和约束3.3.2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第四章 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几点建议4.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4.1.1 明晰产权4.1.2 强化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4.1.3 建立内部激励机制4.2 完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相关法规条例4.2.1 政府制定更为完善的会计准则,法规4.2.2 确保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强化其社会监督职能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1 研究结论5.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第一章 导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会计是一切资本游戏的起点”,是国际通用的商业
13、语言。现代会计理论认为,会计是向其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当前企业以会计准则为会计政策选择标准的情况下,对某一经济事项的选择往往有多种处理方法,为会计政策的选择留下了很大的空间,目的是让企业选择最能体现其经济实质的政策。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时,往往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如规避市场管制或取得隐性分红。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会计政策还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同样也会影响投资决策,导致资源配置的差别。因此,各利益相关者都在期间进行不断地博弈,以获取最有利于自己,能够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会计政策。可以说,一部人类会计的发展历史,就是或多或少会计政策不断选
14、择优化、完善的过程。正如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所说:“倘若使用了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就有可能将投资这引向歧途,在资本市场上,资源就被错误地配置。如果说财务报表是一种资源分配的手段,那么相互对抗的会计方法的滥用就会导致在整个经济中效率不高地分配投资资源。”公司治理问题一直是企业制度和组织架构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频爆出黑幕,其焦点就是公司治理问题。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的目的或避免被ST,便使出浑身解数,往往会在会计政策上大做文章。从美国的石油巨头安然公司,通讯业巨头世界通讯公司,办公设备巨头施乐公司,制药巨头默克公司等国际大企业就是因假账丑闻纷纷落马,到我国的红光实业,郑百文以及生态农业、银
15、广夏等都是通过玩弄会计政策来欺骗投资者的。无独有偶,2000年,国家审计署对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清查,会计报表严重不实的企业占到68,有虚盈实亏,虚亏实盈的各类违纪行为总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他们所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因此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关系到我国整个企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实证与规范的角度来对上市公司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建议。1.2 主要研究文献及方法综述1.2.1文献综述 1、关于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涵义与内容的研究。目前,一般将会计政策分为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比如黄菊波、杨晓州认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源于会计的模糊性
16、与不同的会计观点,并首次将会计政策按制订主体分为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从而将会计政策的选择也分为两个层次;其次,侯文哲、钟艳玲(2011)认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在新的会计准则的指导下,给了企业更为广泛地选择余地,同时指出企业的会计活动都是在宏观会计政策与微观会计政策相结合的模式下进行的,只有这样企业的一系列会计处理才能够有效,准确。 2、会计政策选择原因的研究。该问题的研究近几年就国内而言,已趋向一致。西南财经大学的邓倩、李玉波教授(2005.12 财会月刊)认为会计政策的选择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不断博弈的结果。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再是单纯的会计问题,而是各利益相关集团之间处理经济关系、协调
17、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个重要措施;陈向民(2000)讨论了在公司契约影响下会计政策选择的机制安排,他认为企业契约具有可塑性和特别性使得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某些产权的特性,这样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使得企业所有者不会完全愿意将权利交到管理者手中,而往往采用大股东管理当局共同控制的方法来防范道德风险和交易胁迫。3、会计政策的比较研究。现有的部分研究大都是从财务会计核算的角度进行一定的比较,但是还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并且对一些基础问题并没有做很好地回答,如会计政策的相关概念、选择原因等等。1.2.2 研究方法综述本文主要采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明晰了会计政策的基本概念之后,从现实的角度,对
18、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运用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导致企业发展的短期性。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同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2. 会计政策基本问题研究2.1 会计政策概念及选择2.1.1 会计政策基本概念的界定国际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说明认为会计政策包括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供会计人员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程序。即使是对同一会计项目,在使用中也有不同的会计政策,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能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2006年修订)中认为“会
19、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确认计量报告中所确认的原则、基础和处理方法。”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会计政策的含义可以概括为:企业在特定经济环境下,为了达到特定的会计目标,在会计处理所遵循的原则及进一步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所采取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另外,会计政策从广义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宏观的会计政策和微观的会计政策。第一层次是指由政府或有权制定会计准则的机构通过制定或发布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所做的规范。第二层次是指在前者的指导和约束下,本企业根据跟单位的实际情况,在经过成本和权益的权衡后选择最能反映本单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2.1.2 会计政策选择 会计政策
20、就是会计政策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原则、程序和方法。会计政策选择则侧重于会计政策的形成过程。一般来说“会计政策”侧重于政策内容,而“会计政策选择”则侧重于政策的形成过程。与会计政策相对应,会计政策的选择也分为两个层次。本文是从微观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可以定义为企业管理当局根据自己的目标和特定的经济环境,在既定的可选择范围内作出的决策行为。2.2 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分析2.2.1 主观动机 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观需要体现在:【1】 各利益团体的利益相关性和共享性。由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会影响利益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因此管理当局有必要做出有利于自己
21、的会计政策。同时,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因此为了平衡公司内部各利益相关方的需要,企业拥有会计政策的选择权有其合理的一面。企业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在于合理分配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现代企业中,管理当局控制了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造成了会计信息在不同利益方的不对称性,这为其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可乘之机。【2】 会计计量与报告中的主观性 会计计量与报告过程是人们主观地期望以货币计量为手段,采用一些特定的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加以反映以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因此,会计核算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掺杂了人的主观判断,这表现为人们可能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会有不同的
22、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会计观点,并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也由此就产生了会计政策。2.2.2 客观原因 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需要体现在:【1】会计实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从其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出发,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准则、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在统一性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也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进行职业判断的余地。【3】 会计领域的不确定性给准则留有弹性空间会计的最
23、基本职能就是反映经济活动。,其核心问题就是确认和计量,但是经济活动又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准则的建设明显滞后,管理当局就可利用他的信息优势,选择对其有利的会计准则,这就为其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留下了广阔的空间。2.4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会计政策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 ,进而影响到财务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的经济决策的正确程度,从而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 选择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企业的会计政策,可以确保企业受益的合理分配。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形成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这些财务信息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债券人的决策行为,受影
24、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各方的利益。可见会计政策选择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规范。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包括直接的经济后果和间接的经济后果。直接的经济后果是指企业的各利益关系人所能取得的利益,直接受会计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影响。比如通过财务报告所反映的利润高与低,会直接影响到利润分配,即影响到不同利益关系人的经济利益。间接的经济后果是指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形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诱导出不同的经济行为,从而影响到市场上不同利益关系人的经济行为。因此从以上可以得出结论,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成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企业的决策者都倾向于选择会选择预期会产生良好经济效果的会计政策作为本
25、企业的会计政策。3.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的选择3.1公司治理的基本界定所谓公司治理,早在两个多世纪以前,亚当 斯密就谈到了是关于如何处理好企业内部管理者与所有者利益不一致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公司治理的本质问题。一般说来,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公司管理和运营进行监督的体系,其核心就是在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解决好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其目标是要降低代理成本,是所有者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同时又保证经理层维护股东的利益,实现公司价值和利益的最大化。3.2 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3.2.1 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在当前我国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占据绝对主
26、导地位,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使得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往往受到政府干预,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冲突;其次,从董事会成员的任命来看,我国的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不仅由股东大会推选,而且还有政府直接任命,这样就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再次,我国的上市公司监事会成员有的由股东大会任命,有的也是由政府部门直接指派人选,这样就难以监督董事会和经理人员。3.2.2 外部公司治理不完善。 我国上市公司外部治理不完善体现在:1. 资本市场不规范国有股“一股独大”,控制上市公司的股权,体现了政府对股市的垄断。政府实际成为资本市场上的最大利益主体,这种情况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决定了我国
27、公司治理基础的不合理。2. 政府监管不到位一方面,作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财政、税务等制定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另一反面,公司法、证券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中存在着一系列与现实环境不相适应的规定。3. 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不强作为中介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是接受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委托对反映管理者经营绩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但是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事务所的聘任和解聘实质上是由公司管理者控制。3.3 公司治理结构下会计政策的选择3.3.1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激励和约束 1. 对管理者的激励公司对管理者的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我国公司在这两方面做的还
28、远远不足。一方面,从物质激励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当前的报酬偏低,报酬的确定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不大,激励作用不明显。而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虽然增多,但由于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成熟,且公司治理内部也不完善,效果非但不明显,反而使管理者丧失责任心,成为为自己牟利的工具。另一方面,精神激励不完善。我国的经理人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缺少经理人市场上的竞争,管理者的声誉对其今后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我国上市公司的激励机制不能够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考虑,于是就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操纵利润,来实现自身的利益。2. 公司治理结构下对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约束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国情,
29、国有股“一支独大”,成为上市公司里的最大股东。政府实际是最大的利益主体,这就导致董事会除受国家股代表的约束外,股东大会的其他大股东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约束,别不用说其他中小股东;此外,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形同虚设,对公司的管理者的管理决策行为不能进行有效地约束。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也不完善。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有可能导致管理者对会计政策的机会主义选择。3.4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也有自己的价值取向。由于公司治理内部严重不足和外部的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缺乏相应的约束,因此其选择具有明显的机会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0、1. 平滑收益动机。上市公司如果能保持业绩稳定增长,树立良好形象,可以给股东债权人政府等留下好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政府会对其减少压力,而且同时也会给管理者带来更多自身的利益。因此,管理者会有通过会计政策来实现平滑收益的动机。2. 筹资动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股本融资的成本往往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上市公司可以从市场上募集到大量闲散资金。我国的公司法等法律对公司的上市增发配股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为了能够上市,获得再筹资机会,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对会计报表粉饰或造价,使数据有利于自己,这样,从管理者自身利益考虑,就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3. 避免被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
31、)动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均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导致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对其权益有损害的,将会对公司股票进行特别处理,并对公司股票冠以“ST”字样。这些都给上市公司打了一针“强心剂”,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被特别处理,就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规避。综上所述,我国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高速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需要先进合理的会计政策,而恰到好处的会计政策则能够有效地推进公司治理机制。 第四章 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几点建议 4.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4.1.1 明晰产权 产权制度是指既定
32、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而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组合调节和安排的制度安排。它的最主要功能是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产权的明晰确定为会计信息系统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条件:一是股东追求资本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各利益相关方与管理方之间有契约关系。有了这两个条件,既可以允许和鼓励企业根据企业根据企业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政策,又可以发挥会计准则激励约束和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减少随意性,尽可能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利益。因此,只有产权清晰,会计准则的运行和会计信息的形成才会有效率。4.1.2 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 董事会要真正发挥其经营决策和监督管理着的双重职责
33、,就必须降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增加独立董事的数量,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独立董事。并能够参加到公司相关重大经营决策上去。4.1.3 建立内部激励机制 首先,就是建立绩效与报酬相对称的激励机制。确实落实股权激励,让管理者能够意识到自己与企业的密切关系,从而更有责任心和信心投身到企业管理中去。4.1.4 明确划分管理者的职权范围 对管理者的职权范围的明确界定,避免越权行为。4.2 完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在保证会计准则的代表性,给与上市公司必要的选择空间的同时,适当限制上市公司会计政
34、策机会主义选择范围。4.3 确保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强化其社会监督职能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着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正当审计,确保其公允性,为股东、债券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的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监督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其独立性,独立性包括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形式上独立指其独立于上市公司之外,实质上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同时,还需要加强审计市场的管理,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形成需求高质量审计信息的社会环境。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会计政策选择作为上市公司产权的延伸,表现为上市公司的剩余控制权,被赋予给管理者。管理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必然会有会计政策机会主义
35、选择的倾向。而公司治理本质上是对上市公司产权的一种制度安排,核心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配比。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必然会受到公司治理的影响。遏制我国上市公司机会主义选择行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善仍有缺陷的公司治理结构,并积极寻求公司治理对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创新安排。本文的不足在于,由于精力和能力有限,抽取的样本较少,对一些论点的证明缺乏充分的现实依据。5.2 研究展望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上市公司的发展条件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出现。我国的特殊发展环境决定了完善的公司治理与更为完备的会计政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相信我国的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会不断完善,并为公司获取更大利益起到充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