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实践报告 系(部、中心) 经济管理系 姓 名 张 华 学 号 41609109 专业/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09101班 实践日期 成 绩 教师签名 内蒙古自治区口岸经济概况一、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口岸经济的区位优势和潜能内蒙古地处祖国的北部边疆,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北跨距1700多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称。边境线狭长,与俄罗斯联邦、蒙古国接壤,共有十九个口岸。 4221公里的边境线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内蒙古自治区在向北开放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全区现有对外开放的口岸19个,分布在边境14个旗(市)以及呼和浩特市和
2、呼伦贝尔市。对俄罗斯开放的有6个口岸,对蒙古国开放的有10个口岸,有3个国际航空口岸。其中以满洲里口岸和二连浩特口岸规模最大,且发展最快,是内蒙古自治区对俄、蒙贸易的主要口岸。近年来,随着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经济贸易领域的拓宽,口岸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对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口岸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略以来,内蒙古口岸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口岸经济在自治区边境地区乃至全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口岸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已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向北开放”
3、以来,人流、物流、资金流迅速增长扩大,使口岸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拉动自治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对资源性物资的缺口不断加大,这对口岸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满洲里等口岸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口岸建设,增强口岸进出口货物疏运能力,加快口岸发展。2004年,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货运总量分别达到1875万吨和656万吨;客运总量分别达到133万人和97万人。全区各口岸2004年边境小额贸易达到16.6亿美元。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2004年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17.9亿元和7.7亿元,其中旅游创汇分别为1.5亿美元和1.1亿美元。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口岸货运量急剧增长
4、。2004年综合换装能力达到2000万吨,居全国沿边口岸之首。目前,满洲里口岸已具备了对原木、原油、液体化工、气体化工、机械设备、集装箱等各种物资的综合换装能力,成为我国功能最为完备的陆路口岸。这就为口岸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到3000万吨,综合换装能力达到3500万吨。 同时,中俄原油管道项目亦于2005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是目前中、俄两国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届时满洲里口岸的原油进出口运量将提高3-4倍,这不仅可以解决大庆油田原油不足问题,也为满洲里口岸增加过货量和发展经济带来难得的机遇。成为口岸新的经济增长点。 口岸是外经贸活动的舞台,口岸的
5、发展与外经贸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口岸的建设与发展使自治区对俄、蒙的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到2010年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额统计按人民币计算(万元)按美元计算(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2006年4643967167215529718125947172141403805772007年5657121215296535041567744602947414797192008年6105451244644536590068933153579505353652009年4618493158108830374056763952315564448392010年577
6、429222085713565721871894333485538409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2、口岸经济在对外贸易中不断呈现新的突破 (1)原木的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培育出加工工业的发展壮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材料需求不断加大,进口量持续增长,并由单纯的转运向就地加工生产转变。木材加工工业就是随着木材的大量进口,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 近年来,原木的进口始终在自治区的进口商品中占据首位。原木的持续大量的进口,引起了各级政府以及国内外企业家的极大关注。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木材加工业,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企业家迅速的在满洲里等口岸落脚,投资兴办木材加工业,使口岸木材加工企
7、业数量猛增,木材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这对调整口岸经济结构,促进口岸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木材加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木材加工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依托口岸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不但增强了口岸工业发展基础,使口岸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而且带动了口岸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木材加工业已成为口岸工业发展中的一大新兴的支柱产业。 (2)原油的进口成为自治区对外贸易的新亮点 2010年1-10月份,石油原油的进口量第一次跃入自治区进口商品的前十位,累计进口量为16032万公斤,价值为6026万美元。随着中俄原油管道的投入使用,对原油的进口将会成为自治区进出
8、口贸易的新的增长点。当然这对于口岸原油进口的总量来说,还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3)汽车出口成为又一亮点 2008年以来,汽车出口已成为满洲里口岸的一大亮点,出口量成倍增长,并呈现出具有数量多、品种多、厂家多的三多特点。自今年9月16日满洲里口岸汽车出口量突破4000辆以来,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又突破5000辆大关。截至10月12日,今年满洲里口岸出口汽车数量已达5015辆。 从去年开始,中国汽车已经在俄罗斯全境出现了热销的趋势。满洲里以其绝佳的地缘优势成为国产汽车出口俄罗斯的重要口岸。 汽车出口量成倍增长,已成为满洲里口岸的又一大亮点。对支持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促进国产汽车走出国门远销国
9、外发挥着重要作用。 3、口岸经济的发展与交流,促进了国际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1)边境小额贸易快速增长 随着口岸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一般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边境交易市场也异常活跃。2004年全区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1656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3.6%。 (2)满洲里关区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势迅猛 今年1-9月份,满洲里关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已达到1.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6倍。其中出口增长了2.9倍。这一增长幅度远远高出全区出口的增幅。 口岸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外经贸的扩大与发展,给口岸边城带来了繁荣与活力,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和异国文化的交融,使中俄两国以
10、及中蒙两国之间的民间贸易与友好往来不断加强。 4、口岸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随着口岸城市环境的改善,各种旅游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边城的旅游业迅速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已成为拉动口岸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业。 2004年,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的客运总量分别达到了133万人和97万人,其中共接待入境旅游者62.8万人次和55.8万人次。分别创汇14813万美元、11033万美元。同时国内旅游者也络绎不绝,2004年共分别接待国内旅游者54.3万人次和21.4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17.9亿元和7.7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了口岸的建设和发展,口岸建设的
11、发展,又促进了口岸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为口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口岸经济协调的健康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与通道作用,促进了对外贸易以及经济技术合作。 在对外贸易具有良好的发展远景的同时,我国与俄、蒙在各个层面上的往来越来越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特别是在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这将会给内蒙古自治区的口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口岸这一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城市一定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为推动自治区经济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三、内蒙古依托口岸优势打造“联通国际”物流格局“十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两位数
12、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流总量的迅速增加。内蒙古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依托煤炭、农畜产品、化工、建材等资源产品优势和口岸优势,加速发展物流业,使物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内蒙古于2010年重点实施一批口岸建设工程,完善了口岸基础设施,包括二连浩特公路口岸货运通道扩建工程、策克口岸建设二期工程等。同时,进一步强化口岸物流功能,支持包头市、二连浩特市发展陆港业务,支持巴彦淖尔市、通辽市建设“无水港”,提升和延伸口岸功能。内蒙古还将以满洲里口岸为重点,不断加大“大通关”建设力度。围绕俄罗斯、蒙古国和东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金融、信息、法律、咨询、培训等业务;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口岸综合保
13、税区、保税仓库、海关监管区、边境合作区及边民互市贸易区等项目的建设,延伸口岸经济产业链。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内蒙古自治区有着独特的口岸优势,拥有19个对俄罗斯和蒙古国口岸,其中位于内蒙古东部的满洲里是中俄间最大的陆路口岸、中国最大的铁路口岸,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二连浩特是中蒙间最大口岸。有关专家表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产业,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几乎所有领域和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物流业完全有条件构建“依托优势,面向三北,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大物流格局。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能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四、口岸经济存在
14、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内蒙古口岸经济可大致分为:综合开发型、资源开发与转化型、旅游与贸易型。口岸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边境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它推动了口岸城市建设、促进了边境地区城镇化进程;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创造和扩大了就业机会;带动个体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旅游与贸易的有机结合;稳定了边疆并扩大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同时口岸经济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1、口岸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内蒙古大多数口岸地处偏僻地带,经济落后,由于自治区财力有限,投入到口岸建设上的资金明显不足,口岸建设速度相对于口岸经济发展要求较为滞后。2、口岸经济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当前口岸经济产业结构是三、二、
15、一型,即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当大,超过80。,这种三、二、一产业结构构成的原因并不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而是由口岸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口岸经济中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而这一产业又是不稳定的产业,容易受外部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诸如国际关系、市场变化、消费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内蒙古口岸经济产业结构极不稳定,非常脆弱。3、加工业对口岸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内蒙古口岸尚未走出中介性贸易为主的低层次贸易形式的老路,没有建立起属于边境城市自己的坚实的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虽然二连浩特和满洲里口岸加工业发展也迈出了相应的步伐,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到目前为止加工贸易贡献不大。4、口岸互市贸易区和国际经济合作
16、区功能单一为适应口岸城市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中俄、中蒙之间的经济交流,充分发挥口岸的窗口和桥头堡作用,内蒙古在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依托口岸优势,根据二连浩特、满洲里口岸各自的不同特点,先后建立了边境经济合作区和互市贸易区,但当前效益一般。发展口岸经济的独特区位优势、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大通关战略是内蒙古发展口岸经济强劲的推动力。目前,内蒙古发展口岸经济的大框架已经形成,但我们须以发展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中俄、中蒙贸易和经济合作在内蒙古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调整对俄蒙贸易的经济策略,立足俄蒙及欧洲市场,谋求生产要素跨区域、跨国界的有效配置,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17、中寻求发展,推动形成开放型经济,带动全区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正确认识口岸经济发展的不足,对制定全区口岸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大力寻找内蒙古口岸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良方,突破限制口岸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使口岸经济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1、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口岸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口岸是内蒙古的稀有资源,口岸经济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口岸经济关系着全自治区发展问题,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问题。我们应在全区形成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的氛围。并根据中俄、中蒙之间的地缘优势和俄蒙国民经济结构单一、日用商品匮乏的现状,有针对性地继续扩大向俄、蒙的出口贸易,并把出口贸易带动劳务输出
18、、境外投资、技术引进、文化交流及口岸加工业作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口岸经济。2、合理布局内蒙古现有口岸,不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必须重新明确口岸的发展定位,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尽快缩小与其他先进口岸的差距。3、发展多种形式的对外贸易充分发挥边境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进出口贸易。4、构建进出口生产加工体系口岸的通道功能决定了口岸经济的双向性,立足口岸地域优势,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建立面向国内外的进出口加工体系,促进国际资源与国内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口岸地区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9、相结合,以产品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扶持做大具有地区优势的支柱产业。选择一批企业集团,集中人才、资金、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整体优势,开展规模生产和经营,着力培植过埠增值型和出口创汇型加工体系。5、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在对俄、蒙经贸合作中,发展运输服务、通讯服务、金融服务、国际旅游服务、咨询服务、投资服务等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极大潜力。充分利用内蒙古边境口岸和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综合运输网络,先行围绕国际联运发展相关的服务贸易,从扩大物流、人流开始,逐步形成区域性的经济流,进而带动国际联邮以及金融、信息、旅游服务贸易的规模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内蒙古的旅游资源,坚持边境游、国内游、跨
20、国游三游并举的战略,增辟跨国旅游线路,并把边境旅游线路、跨国旅游线路同国内旅游线路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广泛与俄、蒙、欧的旅游企业加强沟通与联系,把更多的境外旅客组织起来,结合旅游业发展经济,促进信息交流和商品销售,使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促进经贸发展的桥梁作用。6、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和蒙古国资源丰富,合作开发自然资源将成为本世纪中俄、中蒙经贸合作的新热点。内蒙古口岸地区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加大开发俄、蒙自然资源方面超前迈出实质性步伐。7、加大口岸地区招商引资力度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内蒙古口岸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口岸地区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结合实际拟定更具操作性、更为优惠的政策措
21、施,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引投资者参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让投资者在发展口岸经济中抢得先机,从中收益,得到实惠。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投资者的引导,鼓励和支持他们加大产品深加工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8、进一步优化口岸对外开放环境对外开放离不开口岸,发展外向经济、国际贸易、国际交往和国际旅游事业都必须通过口岸来实现。各级口岸管理的职能部门都应围绕服从于口岸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适应发展口岸经济的需要。9、加快口岸经济促进体系建设根据口岸地区实际情况,政府部门应重点研究建立长期稳定的口岸经济促进体系,主要包括:建立
22、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建立开拓多元化市场的鼓励机制;设立开拓国际市场的配套资金,对重点市场、机电和对周边国家出口要给予优先扶持;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定期不定期召开信息发布会,通报外贸信息服务和政策法规的最新信息;解决企业出口退税难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申请增加退税额的指标,保证出口企业快速回笼资金,实现资金的快速有效运转。同时,通过建立外经贸企业协会、货代企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强化行会的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市场拓宽、公关协调、行业自律等中介职能,用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广大外经贸企业提供完善高效的服务。10、加快口岸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发挥满洲里、二连口岸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牵引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快策克、甘其毛道、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带动吃、住、行、游、购、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物流、人流、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地区、跨国界的合理流动,发展和繁荣口岸经济。11、不断提升口岸的对外开放程度以中蒙边境口岸协定,确认策克、甘其毛道、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为常年开放口岸。积极高效地做好通关及相关制度建设,合理编制工作人员,依法保障口岸经济发展,使小口岸担起大角色。及时编制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经过努力使中蒙双边口岸向多边的国际性口岸过度,提升内蒙古口岸的对外开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