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施工合同
1.2.施工图及文件
表1-1 施工图及文件
图 纸 名 称
图 号
出图日期
备 注
建筑总平面图
1
2012-7
地下二层结构图
4
2012-7
南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出具的《海门源泰置业有限公司---海门首开锦源国际项目C地块〔一期〕东地块1-1#~1-5#、1-22#~1-31#、1-44#~1-48#楼》
2012-7
1.3.主要法规、规范和标准条文
表1-2 主要法规、规范和标准条文
类别
名 称
编 号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主席令第91号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79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93号
标准条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002年版
建 筑 施 工 手 册
2003年9月版
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手册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要情况
表2-1 工程简要情况
工 程 名 称
海门首开锦源国际C地块(一期)东地块26#、27#、48#楼
工程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
建 设 单 位
海门源泰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南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勘 察 单 位
南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南通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监 督 单 位
海门市质量监督站
施工总承包单位
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同工期
总工期550日历天,
开工日期
2004年06月05日
竣工日期
2006年01月18日
2.1.建筑设计概况
表2-2 建设设计概况
建筑面积(m2)
总建筑面积
44674.68
建筑占地面积
1395.75
地上建筑面积
42154.98
地下建筑面积
2519.70
26#楼
总面积14891.56
地上面积14051.66
地下面积839.90
27#楼
总面积14891.56
地上面积14051.66
地下面积839.90
48#楼
总面积14891.56
地上面积14051.66
地下面积839.90
建筑层数
地 上
34层
地 下
2层
建筑层高
地下部分
层高
地下二层
3.1m
地下一层
2.9 m
地上部分
层高
2.8m
机房间
4.6m
2.3.结构设计概况
表2-3 结构设计概况
结构
形式
基础
桩筏基础
主体
剪力墙结构体系
屋盖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
使用年限
50年
土质、水位
基底以上土质分层情况
①素填土层;②层粉土;③层粉砂;⑤层粉砂;⑥层粉质粘土;⑦层粉土夹粉砂;⑧粉砂夹粉土;⑨层粉质粘土;⑩粉砂层
地下水位
地下承压水
无
滞水层
在自然地面下0.95m左右,相应标高约+1.75m;稳定地下水埋深约0.85m,相应标高约+1.85m(85国家高程基准)。
设防水位
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可取+2.73 m(85国家高程基准)。
地下水质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微腐蚀性。
地基
持力层以下土质类别
建筑场地类别:Ⅲ类;
地基设计等级:甲级
基底持力层:③层粉砂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45KPa
土壤渗透系数
水平渗透系数:8.82×10-1~8.39×10-3k(cm/s)
垂直渗透系数:6.48×10-1~5.31×10-3k(cm/s)
2.4.地质条件
2.4.1.地质构成
本次勘察所揭露的80.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均属第四纪全新世冲海相交错沉积物,主要由砂土、粉土及少量的粘性土组成,一般具成层分布特点,按其成因类型、土层结构及其性状特征,可划分为12个主要层次,其土性自自然地面由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Q4ml):杂色,含植物根茎,浅部为灰色~灰黄色吹填土,底部为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的素填土;本层层厚一般在0.9m左右、局部在2.4m左右,结构松散,不均匀。
②层粉土 (Q4al):灰黄色,稍密,湿~很湿,层次清晰,含铁锈斑、云母片,中等压缩性,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底埋深3.0m左右,层厚约2.0m左右,全区分布。qc(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下同)= 2.5MPa,fs(双桥静力触探侧壁摩阻力,下同)18kPa ;N(标准贯入击数值,未作杆长修正,下同)=5击。
③层粉砂 (Q4al):灰色,稍密,饱和,含云母片,中等压缩性,粉砂颗粒呈园形,级配尚均匀,含少量粘粒,层底埋深10.5m左右, 层厚约7.5m左右,全区分布。本层中部及中下部夹粉土局部夹粉质粘土。qc =3.6MPa,fs=26kPa ;N=11击。
⑤层粉砂 (Q4al):灰色,稍密,饱和,含云母片,中等压缩性,粉砂颗粒呈园形,级配尚均匀,含少量粘粒,层底埋深13.0m左右, 层厚约2.5m左右,全区分布。qc =4.2MPa,fs=30kPa ;N= 14击。
⑥层粉质粘土(Q4al):灰色,软塑,局部夹粉土,中高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理清晰,层底埋深19.0m,层厚约6.0m左右。全区分布。qc =1.0 MPa,fs=33kPa ;N=7 击。
⑦层粉土夹粉砂(Q4al):灰色,稍密,局部夹粉质粘土,饱和,含云母片,局部含少量贝壳碎片,粉砂颗粒呈园形,级配尚均匀,含少量粘粒;中等压缩性,层底埋深20.5m左右,层厚约1.5m左右,全区分布。qc =2.4MPa,fs=35kPa ;N= 14击。
⑧粉砂夹粉土 (Q4al):灰色,稍密~中密,湿~很湿,层次清晰,中部夹粉质粘土,中等压缩性,层底埋深26.5m左右,层厚约6.0m左右,全区分布。qc =6.2MPa,fs= 55kPa ;N=20击。
⑨层粉质粘土 (Q4al):灰色,软塑,中高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理清晰,本层中部局部夹稍密~中密粉砂、粉土,层底埋深45.0m左右,层厚约18.5m左右,全区分布。qc =1.2 MPa,fs= 24kPa ;N= 7击。
⑩层粉砂 (Q4al):灰色,密实,饱和,含云母片,中等压缩性,粉砂颗粒呈园形,级配尚均匀,层底埋深 70.0 m左右, 层厚约25.0 m,全区分布。qc =11.0MPa,fs=85kPa ;N=41击。
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Q4al):灰色,层理清晰,粉土稍密, 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夹层可塑,摇震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压缩性,层底埋深72.0m左右,层厚约2.0m左右,全区分布。qc =1.8MPa,fs=26kPa ;N=14击。
层粉砂夹细砂(Q4al):灰色,密实,饱和,含云母片、贝壳碎片,中低压缩性,未钻穿,该层厚度大于8.0 m,全区分布。qc =21.5 MPa,fs=95kPa ;N=55击。
2.4.2.场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况
场区浅部地下水属自由潜水类型,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泾流影响,水位变幅视季节性降雨量略有升降。勘探期间初见水位在自然地表下约在自然地面下0.95m左右,相应标高约+1.75m;稳定地下水埋深约0.85m,相应标高约+1.85m(85国家高程基准)。
近年场区内最高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以下0.30 m左右,相应标高约+2.40m;最低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以下2.30 m左右,相应标高约+0.40m;水位变幅2.00 m左右。
本场地北侧圩角河,1991年7月历史最高水位2.73m。
2.4.3土性参数取值
基坑开挖深度内以第1~第3层的土层参数为主,参考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关数据,各土层参数取值如下:
表2-4基坑围护设计参数一览表
土层序号
土 层
名 称
一般层底埋深
(m)
重度γ
(kN/m3)
抗剪强度
渗透系数k(cm/s)
粘聚力
c(kPa)
内摩擦角
φ(0)
水平渗透系数Kh(cm/s)
垂直渗透系数Kv(cm/s)
①
素填土
1.0
(18.0)
(6.0)
(8.0)
(2.30×10-5)
(1.60×10-5)
②
粉土
3.0
18.3
9.9(cq)
19.5(cq)
8.39×10-5
5.31×10-5
③
粉砂
10.0
18.3
3.7(cq)
26.4(cq)
8.82×10-4
6.48×10-4
三、管井设计计算
本工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三级,±0.000 绝对标高为3.8米,基础基底标高-3.9m(绝对高程,下同),(电梯井、集水坑基底标高分别为:-5.5、-6.55、-5.1m),基底标高复杂,土方开挖时要做好标高控制,严禁超挖。
该工程地下水位较高,根据2012年7月份南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出具的《海门源泰置业有限公司---海门首开锦源国际项目C地块〔一期〕东地块1-1#~1-5#、1-22#~1-31#、1-44#~1-48#楼》地质报告,勘探期间初见水位在自然地表下约在自然地面下0.95m左右,相应标高约+1.75m;稳定地下水埋深约0.85m,相应标高约+1.85m。近年场区内最高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以下0.30 m左右,相应标高约+2.40m;最低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以下2.30 m左右,相应标高约+0.40m;水位变幅2.00 m左右,因今年雨期降水较多,估计水位有所升高,土方开挖前须做好基坑降水。
3.1.井点管的埋置深度H:
根据场区地层及施工经验,井深度定为18~19米左右,以入岩0.5~1.0米为准。
3.2.涌水量计算
根据地质剖面图,按无压完整井计算涌水量,公式为:
式中Q ——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³/d)
K ——渗透系数(m/d)
H ——含水层厚度(m)
R ——抽水影响半径(m),R=1.95S
S ——水位降低值(m)
r0——基坑换算半径(m),r0=0.564,F为基坑面积
经计算,单个基坑涌水量为755m3/d。
3.3.单井出水量q及井群数量N的确定:
根据场区地质情况及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并结合降水资料、经验可知,
q=65πdl³
=65×3.14×0.4×1×
=68.3m³/d
d —— 井点滤管直径(m)
l —— 井点滤管长度(m)
K —— 土层渗透系数(m/d)
该场区单井出水量q约为69m³/d,井群数量N=1.1×Q/q=12(根)。取井数为12根。
3.4.井间距的确定:
井间距=基坑周边长度/井群数量.167/12=14米。沿基坑周边布设降水井时,根据现场情况,降水井点间距作适当调整。
3.5.基坑内明沟、集水坑降水
由于工程施工中处于雨季,为了排出基坑内大气降水及基坑内的少量地下水,在基坑四周挖排水沟及4~8口集水井,用潜水泵将积水排出。
3.6.开挖前的降水周期
由于该降水工程覆盖面积较大,而且场区⑥层粉质粘土为不透水层,地下水垂直方向迳流受阻,降水漏斗形成缓慢,为了基坑顺利开挖及支护,确保基坑降水漏斗的形成,在开挖前应提前10天进行场区预降水。
3.7.排水管道的回架设
沿基坑开挖周边、降水井1~2米架设直径260mm的水泥预制管,间隔40~45米设置沉砂池,将地下水排入城市下水系统。
3.8.备用设备
在施工降水过程中,宜备用一台75kw发电机组,以防外线停电使用。
四、施工准备
4.1.施工主要机具
表4-1 主要机具
设备名称
数量
设备用途
SP-300型钻机
4台
施工2个孔/天·台
经纬仪
1台
现场测放井位
空气压缩机
1台
9立方,洗井
外径为400mm井管
700米
管井
潜水泵
40台
抽水
4.2.工期要求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本分项施工工期计划于2004年6月5日开始至2005年1月30日结束,施工总计划工期为240天,预降水10天后开始基坑开挖。
五、施工工艺
5.1.成井
采取沿基坑外围四周呈环形布置,采用SP-300等型号钻机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工艺成井,开孔与终孔直径均为800mm,下外径400 mm的无筋水泥塭管,用两层纱网或棕榈树皮包扎,圆木板封底,瓜子石充填作滤料,然后用9m3空压机洗井至水清,洗井时间一般不小于2小时。井中心距基坑边缘的距离1.5m左右。
5.2.水泵选用
水泵的设置标高应根据降水深度和选用水泵最大真空吸水高度而定,一般为5~7m,当吸程不够时,可将水泵设在基坑内。
5.3.试抽水
管井使用时,应经试抽水,检查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等现象,如情况异常,应检修好后方可转入正常使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对抽水设备的电动机、传动机械、电流、电压等进行检查,并对井内水位下降和流量进行观测和记录。
5.4.管井封堵
井管使用完毕,可用人字桅杆上的钢丝绳、倒链借助绞磨或卷扬机将井管徐徐拔出,将滤水井管洗去泥砂后储存备用,所留孔洞用砂砾填实,上部50cm 深用粘性土填充夯实。
六、质量标准
6.1.井点管埋设位置、间距、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度应小于井深的1/100。
6.2.井点埋设井底沉渣厚度应小于80㎜,使用应无严重淤塞,没有出水不畅或死井等情况。
6.3.最低降水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七、成品保护
7.1.井点成孔后,应立即下井点管并填入豆石滤料,以防塌孔。不能及时下井点管时,孔口应盖盖板,防止物件掉入井孔内堵孔。
7.2.井点管埋设后,管口要用木塞堵住,以防异物掉入管内堵塞。
7.3.井点使用应保持连续抽水,并设备用电源,以避免泥渣沉淀淤管。
八、安全措施
8.1.施工前,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教育。
8.1.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8.2.冲、钻孔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防止机具突然倾倒或钻具下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8.3.已成孔尚未下井点前,井孔应用盖板封严,以免掉土或发生人员安全事故。
8.4.各机电设备应由专人看管,电气必须一机一闸,严格接地、接零和安漏电保护器,水泵和部件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
九、注意事项
9.1.安装井点管要垂直,并持在孔中心,放到底后,在管四周分层均匀填砂砾或碎石滤层,并使密实,最上500mm用粘土填压密实。井管要高出地面200mm,以防雨水、泥砂流入井管内。
9.2.洗井是管井沉设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其作用是清除井内泥砂和防止过滤层淤塞,使井的出水量达到正常要求,洗井后井底泥渣厚度应控制在小于80mm。
9.3.管井降水时,应对称、同步地进行,使水位差控制在0.5m以内。
9.4.管井供电系统宜采用双电路,避免中途停电或发生故障时造成水淹基坑、破坏基土。
十、附图
10.1.管井井点平面布雷图
10.2.管井井点剖面图
下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毕业论文致谢词
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
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感谢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是兄弟胜是兄弟!正是一路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不会感到孤独,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请保留此标记。)你们有好的前途,失败不要灰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0932班这个大家庭!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
致谢词2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开学自我介绍范文:首先,我想说“荣幸”,因为茫茫人海由不相识到相识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更希望能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与大家成为好同学,好朋友。其次我要说“幸运”,因为在短暂的私下接触我感觉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优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我相信我们班一定将是团结、向上、努力请保留此标记。)的班集体。最后我要说“加油”衷心地祝愿我们班的同学也包括我在内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最后都能够考入我们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为老师争光、为家长争光,更是为了我们自己未来美好生活和个人价值,加油。哦,对了,我的名字叫“***”,希望大家能记住我,因为被别人记住是一件幸福的事!!
)查看更多与本文《高中生开学自我介绍》相关的文章。
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
【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
- 14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