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练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货币需求的实质是( )A个体需求 B市场需求C价值流通 D市场供给2、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主流派是( )A数量论 B供给论C价值论 D规模论3、费雪方程式也称( )A资产选择方程式 B剑桥方程式C现金余额方程式 D现金交易方程式4、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均为( )的递增函数。A收入 B利率C价格 D供给5、恒久性收入概念的提出者是( )A凯恩斯 B弗里德曼C庇古 D费雪6、价值论货币需求说是以( )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货币需求理论。A名目论 B资产选择理论C货币数量论 D劳动价值论7、着重从总体性和规律性对货币需求进行研究的是(
2、)A价值论 B货币规律论C货币总量论 D数量论8、在研究货币需求时,对个人需求进行分析、注重心理因素的是( )A价值论 B货币规律论C货币总量论 D数量论9、在常见的货币需求量测算方法中,要求样本量多,样本越多、计算效果越明显的是( )A经验数据法 B基本公式法C回归分析法 D比例法10、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供给量最初都是通过( )向经济领域提供的货币量。A银行系统 B印钞厂C投资银行 D企业系统11、实际货币供给是剔除( )因素而表现出来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总和。A货币需求 B商品流通C物价上涨 D货币流通12、货币供给既具有内生性,也具有外生性,即( )A两面性 B综合性C合并性
3、D总和性13、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存款货币还是现金货币,最初都是由银行的( )业务提供的。A贷款 B中介C存款 D负债14、以下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主要来源的是( )A多吸收存款B增加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C减少自己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D扩大货币发行量15、货币供给的真实源泉是( )A银行 B国民收入及其增量C银行贷款 D中央银行资产业务16、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主要以( )为标准A期限 B偿还性C流动性 D收益性17、狭义货币是( )的购买力A现实 B确定C不确定 D潜在18、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划分方法中,狭义货币是( )A M0 BM1 CM2 DM319、准货币,又称( )
4、A现实货币 B狭义货币C亚货币 D远视货币20、货币供给的总渠道是( )A企业 B印钞厂C财政部门 D银行21、在货币总供给中居决定性定位的是( )A银行 B企业C财政部门 D居民22、银行的原始存款大部分来源于( )A中央银行 B居民C企业 D财政部门23、基础货币也叫( )A货币供给量 B货币基数C亚货币 D货币乘数24、( )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供给创造的基础。A货币乘数 B广义货币C基础货币 D流动货币25、高能货币是指( )A货币乘数 B广义货币C基础货币 D流动货币26、金融当局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有伸缩地供应货币,是指( )A弹性货币容量 B货币
5、自由区间C货币自由浮动 D货币供给弹性27、利用货币容纳量弹性机制实际上是利用流通领域对( )的自动调节功能。A货币流通速度 B货币需求量C货币供应量 D商品流通速度28、货币供给的难度在于合理掌握货币容纳量的( )A弹性有无 B弹性幅度C需求量 D供给量29、以下不属于测算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方法的是( )A利用乘数原理测算 B系数控制法C回归分析法 D直接估算法30、商品供给总额增长比率与货币购买力总额增长比率之比是( )A货币基础 B货币乘数C货币比率 D货币容纳量弹性31、财政的货币供给应与其( )相适应A物质内容 B投入产出C财政收入 D支出结构32、货币供给与( )是同一过程的两种不同
6、的经济机理A银行中间业务 B银行贷款C银行存款 D企业资金供给二、 多项选择题1、现实生活中给,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A流通中的商品量 B价格、价格的涨落C货币流通速度 D社会分工发展程度E信用经济2、经济主体对货币需求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居民一定时期的收入水平B企业经营规模及货币收支流量C利率高低D价格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E社会分工发展程度3、在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中,开创了微观货币需求分析的先河的是( )A马歇尔 B庇古C凯恩斯 D费雪E李嘉图4、常见的货币需求量测算方法主要有( )A经验数据法 B基本公式法C回归分析法 D比例法E图像法5、以下属于商业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钱或货币自今年主要来源的是( )A多吸收存款B增加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C减少自己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D发行债券E扩大货币发行量6、存款货币创造的主要条件是( ) A信用制度的发展B企业向银行借款C利率市场化D非现金结算的广泛运用E汇率自由浮动7、货币供应量决定于( )A现金 B货币乘数C市场化利率 D货币基数E自由汇率8、以下属于测算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方法的是( )A利用乘数原理测算B系数控制法 C回归分析法D直接估算法E图形分析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