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再议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世界史内容——兼与邵光前老师商榷.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094325 上传时间:2025-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议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世界史内容——兼与邵光前老师商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再议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世界史内容——兼与邵光前老师商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再议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世界史内容——兼与邵光前老师商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再议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世界史内容——兼与邵光前老师商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再议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世界史内容兼与邵光前老师商榷星月交融邵光前老师著文是世界史?还是欧美史?浅议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世界史内容(历史教学2008年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9年5期转载)着力讨论了新课程世界史内容比例等问题,认为“目前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的世界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而是以西方中心论为基调的世界史。”本文就邵老师提出的新课程世界史内容比例及所谓的“欧洲中心论”问题谈一些不同的看法。一、新课程世界史内容比例的合理性问题新课程的专题史体例实行中外历史混编,但中国史专题与不含或极少含有中国史的世界史专题之别依然较为清晰,中国史并未真正融入世界史之中。邵老师认为世界史内容

2、中欧美史比例过大也是基于将中国史不作为世界史一部分来考察的。关于高中世界史的欧美史和亚非拉史所占比例,邵老师指出“必修三个模块共25个专题:中国史14 个专题,占56;欧美史11 个专题,占44;亚非拉史几乎没有,即使有所涉及,也是零散的,没有独立的专题。选修六个模块共41 个专题:中国史9 个专题,占22;欧美史18 个专题,占44;亚非拉史7 个专题,占17;另有7 个综合专题,占17。很明显,欧美史占绝大部分,亚非拉史少之又少,特别是在必修部分,没有一个独立的亚非拉历史专题,这不能不说是严重的缺失。”邵老师将必修三个模块中除中国史专题以外都划为欧美史,事实上除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及“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专题属于欧美史,其他专题如“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及“19世纪以来世界的科学艺术”等都属于世界史。高中世界史内容取材是由世界史上突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制度创建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决定的,而欧美在这些领域曾有诸多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贡献。欧美史占有较大比例,这是合理而且必要的。相比较原教科书的世界史内容,新课程亚非拉史部分进行了恰当的整合,分量虽少而更具有代表性。对于初中世界史内容,邵老师认为“由于初中课程体系不够严密,知识相对松散,在整个初中历史学时中,世界史只占13;而世界史

4、内容的选取也有明显的缺失和不当,存在知识低幼化倾向。”初中课程体系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体系过于严密、知识更具专业化的历史会让初中学生 “仰视”,初中历史课程体系需切合初中学生实际而非迎合历史教师或史学研究者。至于质疑世界史比例占13,那么余下23为中国史,突出本国史、强调本国文化与民族认同这显然是必要的,世界大多国家的课程内容均如此。邵老师进一步指出“初高中的世界史内容也不能形成衔接。例如,初中没有德意志的历史,到高中却突如其来地学习代议制中的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初中没有非洲、拉美的古代文明,高中没有亚非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而高中选修课又出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亚洲觉醒的

5、先驱、玛雅文明的消失和大津巴布韦与非洲文明。”指出初中没有德意志史而高中有代议制中的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试问一定要初中学过再学?认为初中没有非洲、拉美的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即是非洲文明。提到高中没有亚非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亚洲觉醒的先驱就讲述了民族民主运动。邵老师认为“初中对亚非拉历史的轻描淡写,使世界历史基础本来就很薄弱的学生,对专业性很强的高中专题内容就很难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高一学生的初中历史基础难以支撑高中学习需要,但这并非由初中历史内容肤浅、取材偏失导致,而主要因目前中考中历史要么不考,要么开卷考,即使考所占分值也很小,很多学校、家长乃至学生不重视历史使然。邵老师认为“在高一学生尚无通史

6、知识基础的情况下,进入专题史学习,无异于拔苗助长。新课程实践证明,这个方案不仅给教学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和困难,而且学生无法形成较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课程目标也难以实现。”由于地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及学生兴趣、努力程度千差万别,高一学生的通史知识基础良莠不齐,但片面认定高一学生尚无通史知识基础显然欠妥。邵老师进一步认为专题史体例“为了创新而不顾历史学科特点,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史学传统,实不可取。”专题史体例是否违背学生认知规律有待商榷,而指出专题史体例不顾历史学科特点及忽视史学传统是讲不通的。我国的二十五史即可看作是一种专题史,古今中外的专题史著作不胜枚举。国外中学历史编写体例亦并非囿于通史

7、,我国的专题史体例可借鉴国外可取之处,不断探索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编写体例。二、对质疑“欧洲中心论”倾向的反思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世界史内容,邵光前老师认为欧美史所占比例过大,亚非拉史太少,存在“欧洲中心论”倾向。这一观点值得商讨,邵老师所述“欧洲中心论”的起源及被质疑的学术渊源等有一些错误。邵老师对“欧洲中心论”的介绍存在不少失当之处。如认为“自19 世纪以来,欧洲人编写的多卷本历史,有的直接就命名为世界史,只是在涉及和欧洲有关的问题时才述及世界上别的地方。这可以看做是欧洲中心论的起源。”吴于廑认为“欧洲中心论”之前还有“波里比阿的罗马中心论,奥托的基督教国家中心论,塔巴里的伊斯兰国家中心

8、论等。”1而近代“欧洲中心论”发端于18世纪末德国的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 1744-1803年),早在启蒙时代,著名历史学家赫尔德的世界史理论已流露出以西欧为历史发展中心的倾向。而后穆勒(17521809)成为“欧洲中心论”的始作俑者。19世纪的黑格尔和孔德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了“欧洲中心论”,兰克与阿克顿则编写史著实践了“欧洲中心论”。邵老师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开始关注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研究才有所改变。”而“最早对欧洲中心论提出挑战的是文化形态学派的历史理论。虽然这个学派以斯宾格勒和汤因比最为声名卓著,不过它的第一个代

9、表人物则是俄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夫斯基(Nikolai Yakovlevich Danilevsky, 1822-1885 )。”2可见在汤因比之前有斯宾格勒,斯宾格勒之前还有丹尼尔夫斯基挑战“欧洲中心论”,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研究。关于所谓的“欧洲中心论”在高中世界史中的具体表现,邵老师指出“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这极易使学生以为希腊的地理位置是希腊文明产生的首要原因,现有的教科书又多从希腊境内多山、海岸线曲折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对希腊民族的特点和文明形成的原因,有些教师还牵强附会地和中国比较,得出希腊开放、中国闭塞保守的结论。”了解希

10、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合理且必要,“地理环境决定论”固然不可取,但不能忽视地理因素的重要影响,对于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认识可以在教学中引导纠正。希腊与中国也并非全无可比性,希腊文明被称为“蓝色文明”即海洋文明,相对应的古代中国文明被比作“黄色文明”即农耕文明,两者的地缘环境都对这两个文明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使得两个文明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对东西方政治体制的比较。邵老师指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讲的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却突出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对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不多的学生来说,这就极易产生中国(东方)自古以来就是集权、专制,而西方早就实行民主和法治的

11、印象。”这一问题上郭秀平老师的观点颇为中肯,他认为“在教学中,将希腊的民主制度与同时期的中国专制制度相比较,其意并不在于苛求我们的祖先,目的是进行国情教育。应使学生明白: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同时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两千多年专制政治的传统在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等方面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决定了中国的民主进程只能是在大多数人没有民主意识的条件下起步的,中国发展民主政治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3邵老师认为雅典的民主是奴隶主自由公民的特权民主,民主的范围很狭小,“把这样的民主提高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源头是否过分了呢?”雅典民主尽管存在种种局限,但这是 2000多年前伟大的制度创举,极为可贵。“现代西方

12、民主政治是对希腊民主内容继承与发展,希腊民主政治就是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3雅典民主堪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源头。高中世界史的欧美史占较大比例,并非是“欧洲中心论”倾向,而是介绍世界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或者现象时欧美处于较突出的地位。张海鹏认为“质疑西欧中心论或者西方中心论,是质疑西欧或者西方作为观察世界历史发展的中心的观点,不是否定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某一个时期,西欧或者西方曾经起过历史中心的作用。”4另外,邵老师的某些表述也有不妥之处,如“现有的教科书又多从希腊境内多山、海岸线曲折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对希腊民族的特点和文明形成的原因”,似应为“现有的教科书又多从希腊境内多山、海岸线曲折等

13、方面,让学生认识希腊民族的特点和文明形成的原因”。“我们期待的高中世界史采用科学的体例,提供丰富多彩学习内容”似应为“我们期待高中世界史采用科学的体例,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三、小结高中历史内容取材首先应取决于是否具有重大的历史影响,是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对于欧美曾经主导世界历史进程的事实不应回避,对于亚非拉地区出现过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及近现代争取独立与平等发展的呼声同样值得关注,但要取其典型,不必刻意突出。亚非拉史在世界史中的份额是要靠亚非拉人民在历史上的作为争取的,如埃及文明、玛雅文明等灿烂的古代文明;甘地、凯末尔等引领本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与发展的政治家;泰戈尔、马尔克斯等享誉世界的

14、文坛巨匠等。新课程高中世界史并非欧美史,也不具有“欧洲中心论”倾向。邵老师提出专题史体例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高中学生对于专题史学习的困难等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一方面要继续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加强中外交流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编写模式,探索是否可以在专题史的基础上实现中外历史的融合等;另一方面提高初中历史的地位,着实提高高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另外,历史教师应更加重视教学研究与学术探讨,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专业硕士乃至博士进入中学,势必影响中学历史的教研水平。注释:该段参考了张广智、张广勇著史学:文化中的文化第41至49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文献:1 吴于廑.吴于廑自传J.晋阳学刊,1983(4).2吴骁.吴于廑与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史观之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6.3郭秀平.全部问题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J.历史教学,2009(5).4张海鹏. 世界历史与世界史理论体系J.史学史研究,2009(1).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