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挡车杠安装考试题 一、单选题(只选一个答案)1、挡车杠安装位置(落下后底端位置,下同)分别在距离斜巷上平台变坡点下方略大于( C )一列车长度的位置、下平台变坡点上方略大于(增加5m)一列车长度的位置。 A、增加3m B、增加4m C、增加5m D、增加6m2、 斜巷长度不超过30m的巷道,将上下车场挡车杠联锁;超过( B )时应分开安装上、下车场挡车杠。 A、20 B、30 C、40 D、503、斜巷长度超过100m的巷道,上车场应安装联锁挡车杠。其中,上平台挡车杠在常闭状态下,底端距上平台第一道阻车器( B )m,下挡车杠安装位置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增加5m)一列车的位置。A、0.41 B
2、、0.61 C、0.60.8 D、0.814、斜巷有甩车场,应在变坡点向上( A )左右的位置安装一道常闭式挡车杠。A、1m B、2m C、3m D、4m5、当顶板岩石稳定不破碎时,可在巷道顶板至少打( B )201800mm的高强度锚杆,将基座固定在巷道顶板上。当顶板岩石破碎时,可在巷道顶板打2根锚索,将基座固定在巷道顶板上。基座与巷道顶板应贴实。 A、1根 B、2根 C、3根 D、4根6、挡车杠与基座连接必须用直径不小于( C )销轴铰接,销轴必须有防脱性能。 A、10mm B、20mm C、30mm D、40mm7、起吊挡车杠的钢丝绳不小于( B ),绳卡不少于2个。 A、6mm B、9
3、.3mmC、12.5mm 8、上、下山掘进时,距耙装机尾不超过( B )安装一道常闭挡车杠。A、 10 B、15 C、20 D、259、安全设施要包保到人,实行挂牌管理,管理牌上要注明设施名称、型号,安装地点、使用单位、责任人等。管理牌要挂在安全设施巷帮明显处,高度( C )m。 A、1.0m1.5m B、1.0m1.8m C、1.2m1.5m D、1.2m1.8m10、梯形挡车杠的长度为吊挂高度的( B )倍,当挡车杠放下时,挡车杠与道轨的夹角在4560度。 A、1.01.5 B、1.21.4 C、1.01.4 D、1.21.5二、多选题(至少选一个以上答案)1、挡车杠宽度为( B )(60
4、0mm轨距)。挡车杠从下端开始,每间隔( C )刷红白相间的防锈漆。同一矿井挡车杠的宽度应一致,基座应通用。A、300400mm B、400500mmC、300mm D、400mm2、挡车杠中心线应与轨道中心线重合,其偏差不得大于( A )。挡车杠常闭时,距离轨面的高度最大不得超过200mm,两底端高差不大于( C )。挡车杠打开后最低高度应比所需通过的最大物件高200mm以上。 A、50mm B、60mm C、20mm D、30mm3、斜巷长度不超过( B )的巷道,将上下车场挡车杠联锁;( D )30m时应分开安装上、下车场挡车杠。 A、20m B、30mC、不超过 D、超过 4、 斜巷长
5、度超过( B )的巷道,上车场应安装联锁挡车杠。其中,上平台挡车杠在常闭状态下,底端距上平台第一道阻车器( D )m,下挡车杠安装位置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增加5m)一列车的位置。 A、50m B、100mC、0.81 D、0.61 5、当巷道长度达到300m时,应安设一套跑车防护装置,当超过300m时,每增加( B )时至少增加一道跑车防护装置;当有多套跑车防护装置时,每套跑车防护装置之间的间距应均匀,误差不超过( C )m。(无极绳绞车除外)。 A、200m B、300mC、50 D、406、梯形挡车杠应采用( A B C )固定。基座固定在横梁、顶板或棚梁上,再用销轴将梯形挡车杠与基座连接
6、。 A、基座 B、螺栓 C、销轴 D、钢丝绳7、当架棚巷道顶板无法打锚杆(锚索)时,可采用20圆钢、( A )厚钢板加工2个梁卡,分别把基座两端与棚梁卡紧,同时用( D )以上的钢丝绳将该梁与其上、下方相邻的2根棚梁穿在一起,并用绳卡连接、卡牢,形成三棚联锁。 A、10mm B、20mm C、12.5 D、15.5 8、挡车杠安装气缸式,( 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推杆不得受侧向弯力。 A、气缸中心线 B、推杆中心线 C、导向滑轮中心 D、道轨中心线9、安全设施要包保到人,实行挂牌管理,管理牌上要注明( A B C D )、责任人等。 A、设施名称 B、型号 C、安装地点 D、使用单位1
7、0、斜巷临时停车点(包括各采掘区队( A B C )等),在停车点矿车后必须有能将车辆可靠阻住的挡车装置。 A、 临时停车装卸料点 B、整修巷道临时装车点 C、 清理水仓停车点 D、正常行车地点 三、判断题(描述正确的打号,描述错误的打号)1、 按照接线(管)要求连接固定线(管),在提升挡车杠前先做伸缩试验,看伸缩各部螺栓、连接口是否紧固、线(管)是否完好,伸缩是否灵活自如等。()2、自制梯形挡车杠按下列尺寸制作,坡度16以上斜巷,使用二根(或三根)规格不小于11矿工钢焊接而成的梯形挡车杠。坡度16以下斜巷,可使用二根规格不小于12#普工钢(主斜巷采用11矿工钢)焊接而成的梯形挡车杠。()3、
8、1.2m及以上绞车,变坡点下方的挡车杠应与绞车实现联动。()4、斜巷长度超过100m的巷道,上车场应安装联锁挡车杠。其中,上平台挡车杠在常闭状态下,底端距上平台第一道阻车器0.61m,下挡车杠安装位置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增加5m)一列车的位置。() 5、挡车杠中心线应与轨道中心线重合,其偏差不得大于50mm。挡车杠常闭时,距离轨面的高度最大不得超过200mm,两底端高差不大于20mm。挡车杠打开后最低高度应比所需通过的最大物件高200mm以上。()6、斜巷长度超过100m的巷道,上车场应安装联锁挡车杠。其中,上平台挡车杠在常闭状态下,底端距上平台第一道阻车器0.61m,下挡车杠安装位置在变坡点
9、下方略大于(增加5m)一列车的位置。()7、 梯形挡车杠不应采用基座、螺栓和销轴固定。基座固定在横梁、顶板或棚梁上,再用销轴将梯形挡车杠与基座连接() 8、 当基座固定处巷道顶板不平时,可用加垫铁或垫木的方式垫平。垫铁或垫木中间钻孔,锚杆穿入中间钻孔。不用保证挡车杠安装后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9、 在挡车杠常闭位置,气(电)动推杆不应处于收回位置。()10、 气(电)动推杆可固定在顶板或挡车杠上。固定在顶板上的气(电)动推杆、导向滑轮,应用规格不小于181800的锚杆固定,保证牢固可靠,导向滑轮直径不得小于100mm。安装在挡车杠上的气(电)动推杆,应安装在挡车杠向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