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识字教学的几点认识中山市石岐区员峰小学 涂秀文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新课程“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的识字改革,把大量识字的教学任务摆到了每位低年级语文教师每日的教学工作面前。一年级上册要求本册要求认识的字400个。一年级下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汉字,会写250个汉字。二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二年级下册要求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通常我们课堂教学识字方法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悟。但我们的同学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城郊,家里的父母长辈都是白话方言,极少用普通话交流.孩子学习普通话有一定的难度!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生
2、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现在就从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一、 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去识字 1. 利用肢体动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识字能力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烂漫,爱说爱动,想象力丰富。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如:教学“跳、跑、踢、拍、扫、跌、蹲、
3、趴、打、走、笑、怒、”这些生字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了识字能力。2利用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我用游戏构建识字教学的组织形式,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通过编儿歌、讲故事、猜字谜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
4、中学习汉字,如教学第六课胖乎乎的小手一课中的“喜”字,用猜谜语的形式出现,我出示谜面“一口吃掉十颗豆豆”,学生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猜出谜底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字。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为生字编字谜、编儿歌,这既是对生字的巩固,也培养了学生正确拆分字形、正确认识汉字形体特点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如在教学第15课夏夜多美一课中的“趴”时,一名学生说他可以编个字谜“八只脚”。整个课堂形成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学生在平等、愉悦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其乐无穷。将这些儿童喜欢的形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感到成功的快乐。对识字学习就会兴趣盎
5、然!3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乐于识字 在现代社会里中,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心理学基础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提出:“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他在说明人类的记忆与感官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既看到又听到的50%。”这也就表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和记忆效果。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
6、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平时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学习生字。多媒体技术采用动画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于所动的画面,克服了分散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在小小的船的课件一开始,在屏幕上展示动态画面:一艘船,在海面上行驶,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与同学闲聊或玩耍中转移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这些课件形式多样,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学生兴致勃勃,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
7、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二、 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1在生活中识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识字途径。这正印证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我们应该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美丽的家”、“我看壹加壹”、“动物乐园”、“我认识的蔬菜”、“寻找秋天”、 “家电小超市”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
8、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在教学在家里一课时,我就以“我的家”为主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后,自己回家观察一下,家中还有那些摆设,还有什么东西,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把这些词语记录下来,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使学生除了学会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之外,更多的认识家中的事物。又比如在设计自选商场时,我又选择了“逛逛壹加壹”,让学生在课前由爸爸、妈妈带领去逛逛超市,看看超市中有些什么商品,并请爸爸、妈妈
9、帮忙孩子记住一些常用商品的名称,第二天在课堂上,孩子们就有讨论的话题了,而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由于自己亲自去过,动嘴问过,因此不费吹灰之力就学会了。 2. 自作“识字课本”.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牌等识字。 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
10、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收集在识字本里,按照“美丽的家”、“我看壹加壹”、“动物乐园”、“我认识的蔬菜”、“寻找秋天”、 “家电小超市”“广告小世界”这些主题去收集内容,制作识字本。定期进行小组交流,取长补短。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次常用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识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综上所述,是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但教海无涯,只有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和进步。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我们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参考资料:1.小学语文教学法 2.浅谈开放识字曾凡琴3.凸现本色追求简约施燕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