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陇农机发(2011)27号陇县2011年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工作总结2011年,在省、市业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综合统筹,板块推进,面上示范,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抓好示范田建设、合作社建设和新机具试验推广为重点,狠抓机具推广,精心组织实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圆满完成了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一、项目任务完成情况1、万亩示范田建设完成情况1.1落实了示范田地点。按照项目实施要求,我们积极选定铁路沿线的东南镇3个村,城关镇2个村,温水镇4个村为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点,建立万亩示范田1个。1.2落实了示范田面积。经
2、过多次与项目实施乡镇、村组沟通,最终落实了示范田面积10000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其中张家庄村落实面积1000亩,边家庄村落实面积1000亩,高庙村落实面积1000亩,高堎村落实面积2000亩,店子村落实面积800亩,枣林村落实面积1000亩,坪头村落实面积1000亩,闫家湾村落实面积1200亩,峡口村落实面积1000亩。1.3完成了夏季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任务。夏季全县共投入秸秆综合利用机具210台,其中新增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1台,玉米硬茬播种机1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2台。主要实施了小麦机收秸秆粉碎技术、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技术、玉米硬茬播种技术。完成了小麦秸秆捡拾打捆0.3万
3、亩、玉米硬茬播种 2.5万亩。1.4完成了秋季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任务。秋季投入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达1700台,其中新增铡草机120台,新增玉米收获机2台,新增拖拉机130台,新增旋播机20台.主要实施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饲草机械加工,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小麦带状旋耕播种等技术。完成了玉米机械化收获0.4万亩,秸秆饲草机械加工2.2万吨,秸秆还田1.4万亩,小麦带状旋耕播种2.3万亩。1.5设立了标志牌。在万亩示范田的关键路段口,设立醒目的 “陇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示范田”标志牌2块。标志牌主要概述了项目实施的主要技术、示范田的规模、实施及协作实施单位等内容,起到了很到的宣
4、传作用。2、合作社建设完成情况积极扶持县内新天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引导新天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购置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1台,小麦带状播种机2台,玉米硬茬播种机1台,总价值12.5万元。合作社完成小麦秸秆打捆、玉米硬茬播种、小麦带状播种、玉米秸秆还田等面积4.6万亩,年经营收入达18.4万元。合作社在在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助推了几项关键技术的推广实施。3、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情况积极引进洛阳市鑫乐公司生产的2BMFD-6/8型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和西安亚澳旋耕机厂生产的2BMG-4/5型免耕播种机,采用以上新引进机械和原有的西安双永厂生产的2BMF
5、-10型免耕播种机、西安亚澳旋耕机厂生产的2BMG-4/6型带状播种机等四种机械,在万亩示范田内开展了四种机具的对比试验,主要试验这些机具的机具性能、可靠性及适应性。通过试验对比,为我们以后的新机具推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万吨秸秆商品草加工合作社建设情况我县属于畜牧大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已成立了11家奶牛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平均奶牛存栏数1000余头,年平均加工青贮饲草2000吨左右。截止目前,11个奶牛专业合作社已完成青贮玉米秸秆2.2万吨。二、取得的主要成绩1、万亩示范田建设扎实有序。通过在几个项目实施乡镇和村组,举办培训班、开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农
6、民亲身体验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好处,用事实教育农民、引导农民运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机具,从而变政府要求为农民自觉行动,农民实施新技术积极性高涨,万亩示范田建设任务顺利完成。2、合作社服务能力增强。农机农业合作社在项目的额带动下,积极引进了新机具,在改善了合作社的农机装备结构的同时,增强了合作社的服务能力,为几项关键技术的实施推广注入了新的力量。3、机具对比试验初见成效。通过前期的对比试验证明,我们今年采用的机具性能可靠,适应在我县推广,特别是西安亚澳旋耕机厂生产的2BMG-4/6型带状播种机和洛阳市鑫乐公司生产的2BMFD-6/8型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播种效果好,质量高,比较受群众欢迎。4、秸
7、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在项目的辐射带动下,全县重点推广了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技术、玉米硬茬播种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饲草机械加工,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小麦带状旋耕播种等技术,共完成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6.9万亩,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群众认识进一步提高,示范田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主要做法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提高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是促进秸秆资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利用,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减少秸秆焚烧、浪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8、农民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为切实做好项目实施工作,县农业局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农业局局长闫银绪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县农业局副局长冯周虎、县农机管理站站长张立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实施小组,实施小组设在县农机管理站,组长由县农机管理站副站长曹云芳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实施方案的审定、示范田面积的落实、督查项目进度,调配人员和物资,协调和解决项目运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实施小组主要负责执行领导小组的决定,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路线,执行项目建设内容和技术内容,组织示范区农民承担示范任务,做好技术宣传培训、机具演示、指导服务、数据分析、资料整理等项工作。2、加大宣传,扩
9、大影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搞好宣传教育,转变干群观念是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工作。一是编写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标语,在项目区刷写,在街道重点路段悬挂。二是编印秸秆综合利用知识问答和宣传彩页各3000张。三是组装宣传车,下乡镇发放宣传彩页和知识问答3000张。四是出动检查监督车21次,下乡镇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杜绝了部分农民焚烧秸秆行为的发生。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面促进了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3、强化培训,促进推广在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田建设实施工作中,我们邀请内蒙古呼和浩特分院的技术人员来县现场指导,组织所有项目实施人员和
10、项目区负责人对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技术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同时,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示范田农民进行了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及其机具的培训,使全面掌握和提高了技术水平,提高了提高了操作技能,保证了作业质量,为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累计在几个项目实施村组举办培训班6场次,培训农民3500名。4、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对每个示范点10000亩或1000亩连片土地进行认真落实,建立地亩册,设立醒目固定的标志牌。二是项目实施各乡镇均成立了秸秆综合利用农机技术服务组和应急农机作业服务队,在每个示范点都安排了专人负责技术指导和机具调配,各示范村均实行支书负责、主任包抓的办法,确保示范
11、田关键技术的实施;二是示范田建设与小麦良种统供实行有效的捆绑实施,通过补贴进一步调动了农机手和种粮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实行合同化管理。与项目实施乡镇、村组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严格按目标要求督促落实。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进行考核奖励。四是加强技术对比试验工作,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通过认真细致的试验研究,为项目实施提供可靠数据。5、加强合作,强化服务加强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的联系,积极引导他们引进购置新的机具。在 “三夏”、“三秋”期间,组织成立作业服务队,在示范田进行几项关键技术的作业示范,用实际作业效果引导农民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同时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共
12、同深入田间地头、村组农户进行监督检查和巡回服务,及时解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中出现的技术和机械等问题,确保了项目任务的完成。四、存在问题1、群众认识有待提高。虽然今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示范田群众认识进一步提高,但周边还有少数群众受传统耕作习惯影响,从思想上对新的耕作方法还没有完全接受,怕麻烦,图省事,仍然认为秸秆烧了干净地好种。2、秸秆利用矛盾突出。由于我县是畜牧大县,又地处山区,农民对秸秆比较重视,秸秆还田存在一定的阻力。五、后期打算:1、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应用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秸秆综合利用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
13、用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采用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的积极性。2、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要按照农民“买得起、用得起、用得好”的要求,引进、示范高效能的秸秆利用机械和技术,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技术水准,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把机械化粉碎还田、硬茬免耕播种、机械化饲草加工、秸秆捡拾打捆、秸秆青贮等适用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秸秆颗粒饲料、秸秆工业化开发利用等新型技术的引进示范结合起来,构建多种技术并举的秸秆利用机械化技术支撑体系。 3、扎实做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及其机具的对比试验工作。通过设立试验点,引进新机具,认真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试验助推项目的实施。 4、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及归档工作。确定专人负责资料收集、建立电子档案,专柜存放文字档案,确保档案资料完整无缺。 二二五年一月三日抄送:档(二)-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