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的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050940 上传时间:2025-0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的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的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的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的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川酒文化从“文君当垆”的故事说起毛小科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 川酒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川酒文化。在川酒文化走向世界的今天,川酒文化的神韵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令人回味无穷。 关键词:川酒文化;探微;诗酒;神韵Wine- Culture in Sichuan From the story of WenjunMaoXiao-ke(College of Hietory and Culture China West Normal Unin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0,China)Abstract: Its

2、 a long time since Sichuan produce her first cup of wine.And during these time,a special kind of wine-culture had been created.Today,our excellent wine-culture is being absorbed by the people all around the world,and the humanities spirit of the special culture is a wonderful dish for you to test fo

3、rever.Key words: the wine-culture of Sichuan;earches;he wine and poem;he micro charm引启“文君当垆,相如作赋,独唱传千古”,说的是大文豪司马相如和蜀中才女卓文君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两位恋人为了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幸福的生活,毅然“私奔”,后在临邛(今四川邛崃市编者注)“尽买其车骑,买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垆”1,后人将其发扬光大,是为“文君酒”。世人品味文君,品味的不仅仅是那份甘甜醇美,更多的是品味其中蕴涵的那份挚情,那份深厚的川酒文化!“酒是粮食,但它是特殊的粮食;酒是饮料,但它是特殊的饮料。因为酒有一般

4、的粮食所不能产生的生理效应和一般的饮料所不能产生的心理效应。酒的这种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就是酒文化。” 2一 概谈川酒的起源和发展我国的酿酒历史十分悠久。事物纪原认为饮酒习俗在我国始于杜康造酒。而据孔从子、抱朴子等典籍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国酒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的磁山文化时期。四川古为巴蜀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特别是四川境内水系发达,岷江、沱江、嘉陵江、金沙江、乌江纵横贯穿,水资源丰富,水质清冽优良,名酒有佳泉美水作保证。四川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冬暖、夏热、无霜期长、湿度大、云雾多、雨量充沛,有利于促进霉变发酵作用,宜于酿酒,这一切使得四川成为我国酿酒的发源地之一。传说酒的发明人杜康家族酿酒作坊

5、“瞿上”即今仕邡市,另说在双流牧马山。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广汉三星堆遗址为古蜀国都城,出土大量陶、铜酒器,美观实用,和中原发现的十分相似,反映了古蜀国农业经济的发达和酿酒业的兴盛,也说明了古代中国经济文化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密切交流的现象。至于古代四川的酿酒技术,则有“蜀人做酴酒法,十二月朝,取流水五斗,渍小麦曲二斤,密泥封。至正月二月冻释,发漉去渣,仍取汁杂米三斗,合和复密封,数十日便熟。合渣餐之,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 3 详细记载四川古人在冬天取流水、小麦造酒,用坛密封至二月份天气解冻后,再取曲汁三斗和米三斗,经证煮烂和装入缸中密封,数十日成酒。古人也可以造曲酿酒,酒曲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发现

6、和利用微生物技术对世界酿造业的重大贡献!四川在秦汉时期已经成为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文化地区。丰实的物产,都江堰水利灌溉面积的扩大,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与铁器的推广,使得巴蜀地区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为酿酒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物质保证。蜀酒成为各个阶层人民的杯中之物,从达官贵人到市井小民、从王侯将相到文人墨客,都与酒接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在今新都区利济乡出土了汉代酿酒和酒肆画像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四川民间酿酒已经初具规模,生产流程完善、生产管理运输人员分工明确、作坊和仓库设施齐备、生产与消费流通环节畅通。这样的砖在今彭州市也有出土,反映了汉代彭州地区酿酒饮酒之风十分普遍。而作为蜀地经

7、济文化中心的成都更盛一筹!“自从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热情赞扬了成都的美酒。汉代成都每年十月为酒市,各地名酒汇集成都交易,同时举行有关酒的庆典和祭祀活动全兴酒的诞生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司、卓的佳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临邛县邑之地汉代酿酒饮酒之风极盛,市中已经有了专门酿酒的作坊了。杨雄蜀都赋中“置酒乎荣川之闲宅,设座乎华都之高堂。延帷扬幕,接帐连冈”,描述了汉代四川酿酒的盛况。而远在长江边的云阳巴乡村村民善于酿酒,创出名酒“巴乡清”,“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 4到了东汉时期,随着豪强地主所有制的迅速发展,地主士大夫在庄园中过着奢靡生活,在四川新都、邛崃等地出土

8、的大量文物5,不仅生动的展现了他们的饮食生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代的饮酒习俗,这些文物描绘出汉代成都酒业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连环画”。这个时期蜀中酒的品种很多,仅仅有史可查的就有稻酒、米酒、椒酒、菊花酒、春酒等二十多种,西域的葡萄酒及其制作方法也传入了蜀地。到了唐代,整个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顶峰,同时也为酒业的兴盛创造了社会物质条件。唐代的蜀酒,承袭了数千年的传统,无论是酒艺的精湛还是种类的增多,都非昔日可比,饮酒的风气之盛,前所未有。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有云“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

9、几人回”,精彩绝伦的展现了唐代的美酒。宋明两代和清朝初年,四川的经济继续在唐代的基础上发展振兴,川酒也随之长盛不衰。特别是出现了诸如“五粮液”等当代名酒,更是给四川的经济文化产生极大影响。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特别是清代末年以后,四川的经济逐渐的衰落,社会生产力发展十分的缓慢。酒业也随之走向衰败,此后没得到太大的发展,一直到改革开放。二 川中名酒兴衰史文君酒开篇提及的文君酒,是川酒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后人在“文君当垆”的佳话启迪下开承创新,不断发展而来的。在古代,特别是汉唐时期,文君酒作为蜀中名酒,响誉全国。据史籍记载,卓文君是绝色才女,司马相如是辞赋大师,卓家是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金

10、银珠宝古董珍品数不胜数”的富豪,卓文君却为了自由、真爱,不惜“脱钏换粮”贫困度日,此后在临邛开设“文君酒肆”,取店后之井水酿酒(至今尚遗存西汉古井,取名“文君井”),卓文君淡装素抹,当垆卖酒,司马相如更是穿上犊盘鼻裤,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忙里忙外跑堂。“酒肆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文君当垆,司马涤器”,“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成为千秋佳话。优美的文君酒,引得历代多少文人墨客留连赋诗。杜甫诗有云“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琴台);李商隐有“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杜工部蜀中离席)“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寄蜀客);宋代大诗人陆游更是留下

11、了让文君后人记忆深刻的绝句“落拓西川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蛙自笑无拘束,又向文君井上来”;连和尚也劝人一饮文君酒“文君酒市逢初雪,地冻天寒君下鞍”由唐代到明代,从古代到现代,文君酒似以清冽的仪容,纯净的色泽,醇厚的芳馨,争光艳,压群芳。到了现代,文君酒更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君系列酒以优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等多种粮食为原料配方,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老窖发酵,蒸馏陈酿,精心勾调而成。酒质具有“清澈透明、浓郁纯正、醇和回甜、净爽悠长”的独特风格,不仅成为中国人颂扬的名酒,而且飘香海外,名扬五洲, 自从年在巴蜀名酒中独树一帜,获得四川省劝业会金奖之后,文君酒一直蝉联四川省名酒、部优

12、名酒,还多次荣获国际大奖。先后获得第九届西班牙最佳商业名誉奖、第13届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第21届西班牙国际质量金奖等多项国际、国内大奖。文君酒因此成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酒。“酒香飘四海,友谊传五州”!“文君是个好品牌,一定要把她培养成民族瑰宝。”年月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视察蓝剑集团时指出,蓝剑收购文君酒厂不仅是资产重组,而且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掘与保护。“文君的品牌、文化资源与蓝剑的资本、技术、市场、管理优势有机结合,一定能够创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四川文君酒厂塑造品牌文化的肯定和鞭策。如果说,酒作为古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在中华民族

13、文明史上写下过辉煌一页的话,那么千载佳酿的文君酒便是这一页历史的神来之笔和盖世佳句,令人流连忘返,有口皆碑。6泸州老窖 泸州是我国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在史籍中有不少有关泸州酿酒的记载与传说。出土文物证明,泸州地区酿酒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的秦汉时代。1984年,泸州市郊麻柳湾基建施工出土的一方汉棺画像石上,两个气宇轩昂,峨冠博带的巫师,分别高擎酒杯,相向而立,上方烟云缭绕。这分明是在完成某种神秘的巫术祈祷仪式。旁边一个侍者模样的人,恭恭敬敬地肃立在那里,手里还握着一把酒壶。这方两千多年以前的画像石,和另一些出土的汉代陶质角杯等酒具实物证明,泸州地方不但当时已经有酒,而且已经懂得

14、“酒以成礼”,用于庄严的祭祀活动之中。唐代初年,名将程咬金出任泸州都督经略泸南边面。在他和他后继者们几十年经营之下,泸州长江以南直至黔北二千余里边面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陆续归顺了中央政权,编为14个羁縻州,接受唐王朝的统治。这些地区的僚、彝、苗等少数民族同胞,素有放饮豪歌的风俗习惯。他们酿造黄酒的技术,与当地汉族的传统酿酒技术相互交流,进一步推动了泸州酿酒技术的发展。“泸州老窖大曲”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在中国,浓香型白酒被称为“泸型酒”,泸州本身,也因此得名为“名酒之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名臣柳自渝州(今重庆)移任泸州刺史,刚入州境,便有当地豪酋拦路邀迎,进酒拜谒。在这些地方豪酋

15、们各自经营的庄园里,有成十上百的依附农民,广植五谷,家自酿酒。这种欧洲中世纪式封建地主庄园里设立酿酒作坊酿酒的生产方式,标志了当时泸州酿酒生产力所已经达到的水平。唐代诗人郑谷的旅次遂州将之泸郡诗道:“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春,在古代是酒的别名。从郑谷的诗,我们得以知道:至迟是在距今1000年前,泸州荔枝已被作为酿酒原料之一,而且酒的质量已经较高了。泸州作为酒城的出现和酒业的大发展,是北宋年间的事。宋代酒禁森严。泸州地方由于“地连夷界”,长期没有实行专卖政策。在这种宽松的驰禁政策之下,泸州、宜宾和当时属于泸州管辖的黔北边境地区,酿酒业迅猛地蓬勃发展起来。苏东坡的好友唐庚晚年流寓泸州,

16、就曾在与州同治的泸川县城楼上乘兴挥毫写下: 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 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赞说当时的泸州已经粗具酒城风貌。今日川南的泸州、宜宾和黔北的遵义地区一带,酒业发达,茅台、董酒、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郎酒等国家名酒如林,除去高粱、糯米、小麦等酿酒原料和曲药、泉水品质高,气候和温度适宜等自然条件方面的原因以外,北宋王朝当时在这些地区施行的驰酒禁政策,也是奠定这些地区良好的酒业生产基础,推动这些地区酒业生产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宋代泸州城里,已有酒窖。宋代之际的战火,泸州城市及其种种设施荡然无存。今天,我们再已无由得见当年那些古老的酒窖了,但是,从官修史书里极其简略的记载,我们

17、可以确切地知道,这些古老的酒窖,当年确实是曾经存在过。宋代“大酒”的出现,是中国酿酒工艺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大酒”的重新认识,为研究中国酿酒史提供了新的材料,把中国酿造蒸馏酒的历史往前推溯了几百年。舟车要冲和三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使宋明年间泸州的酒有可能贩销远近,泸州酒业也得以与商业贸易一起,日趋繁荣起来。据此推算,古代泸州酒业发展的程度,也就大体可以想见了。凡此这些,都只能使人不得不承认,使泸州蜚声海外的“三百年老窖大曲”,是宋元以来历代泸州劳动人民通过千百年生产实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所独立创造出来的。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源头和多中心的一样,泸州老窖大曲酒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件珍品,乃是古

18、代泸州劳动人民所独立创造并不断使之发扬光大的珍贵文化遗存。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泸州老窖大曲酒荣获金奖,即称誉世界。1916年,朱德将军就在其诗中将泸州称之为酒城了。今天的泸州老窖以其“醇香浓郁、清冽甘爽、回味悠长、饮后尤香”的风格,驰名中外,成为我们珍贵的民族遗产,被誉为酒中泰斗。1952年在全国首届评酒会上,泸州老窖打趣酒与茅台、汾酒、西凤酒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酒,此后历届蝉联此殊荣,被定为全国浓香型白酒典型代表。7五粮液作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五粮液出产于川南重镇宜宾。由于宜宾扼川、滇、黔交通要冲,秦汉数次“募民田南夷”政策,形成了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无疑给它带来了先进的中

19、原酒文化,促进宜宾地区酒史发展,从而使这一地区的酿酒、饮酒、市酒之风十分盛行。酒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得到频繁的应用。这在近年来于宜宾市、宜宾县、南溪县等地汉墓出土文物中已经得到证实。这正是五粮液诞生、繁衍的人文历史根源。五粮液原名杂粮酒。1929年,宜宾县的清朝遗老惠泉,颇爱饮此酒。但觉得其名不雅,遂改名为“五粮液”,即取其琼浆玉液之意。“五粮液”之名由此而来。五粮液以其优质的品质于1956年跻身于全国名酒之列,被评为第一名;1993年,获得圣彼得堡博览会特别金奖;1995年在第十三届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再获金奖;2002年,再巴拿马“第20届国际商展”上又一次荣获白酒类唯

20、一金奖,续写了百年辉煌。二十世纪末的10多年时间里,五粮液集团迈开了向现代化大型企业发展的步伐,自1994年以来连续10年稳居中国酒类企业规模效益之桂冠,取得了第一次创业的成功。8三.川酒诗话川酒蕴涵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传统的继承是川酒得以发展、兴盛的人文根源。我们不妨翻开中国的历史文化宝库,赞扬川酒的名篇佳句比比皆是,足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川酒在古代即称雄于世。早在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就为泸州老窖留下了“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促我幽思夕,落笔成赋”的佳句。特别是在唐代,川酒在诗中更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题材。诗仙李白自称“酒中圣人”,他在离开四川以后留下了称颂川酒的名句“遥看汉水鸭头绿,有

21、似葡萄新泼醅”(襄阳歌)。诗人以汉水比之川酒,可见对川酒的记忆之深。诗圣杜甫,在四川漂泊八年之久,更是留下了许多绝句赞美川酒。他称颂川酒“蜀酒浓无敌”,烦闷时往往借酒浇愁“蜀酒禁得愁,无钱何处赊?”(草堂即事),“莫言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酒一杯”(绝句漫兴);“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他曾经品味了数次传世佳酿文君酒,写下了名句“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琴台)到了宋代,川酒的生产和消费不减三唐。那时眉山大诗人苏轼是一位制酒专家,他曾经酿制蜜酒、桂花酒、天门冬酒等药酒,以强筋壮骨,健康益寿。他曾经提笔赞誉泸州酒“佳酿飘香自蜀南,且邀

22、明月醉花间,三杯未尽兴犹酣。”他出川后,依然对故乡的美酒难以忘怀,曾写下了“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送张嘉州)、“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寄黎眉州)之类的名句;此时“春”是酒的代称,韩愈的感春诗有云“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抛青春”是酒名)。所以川酒至今仍有剑南春、五粮春等之名。清代乾嘉年间,四川遂宁诗人清代,被誉为“巴蜀第一才子的张问陶在成都有饮酒诗十篇,抒发他对川酒的情怀:“我生三十年,年年游醉乡,不知百年中,当倾几万殇”,他的亲戚特十分喜爱当时成都的薛涛酒,畅饮后写下了:“千古绝才难冷落,一杯名酒忽缠绵。色香好领闲中味,泡影

23、重开死后缘,我醉更怜唐节镇,琵琶花底梦西川”;清末四川荣县诗人赵熙也以奇特的想象、浪漫的情怀盛夸川酒“割取江阳春色来,夜堂深吸晚云开。自天以上知何物,试劝长星共此怀”。可以说,川酒与诗、川酒与诗人接下了不解之缘,酒生诗情,诗助酒兴。一篇篇赞颂巴蜀美酒的佳言绝句,形成了特有的川酒文化!四. 川酒杂闻川酒酒政:中国古代的酒政,是国家对酒的生产、流通、销售和使用而制定实施的制度政策的总和。一般形式无非禁酒、税酒、榷酒三种:中国最早的禁酒令是西周颁布的酒诰。四川历史上最有名的禁酒发生在三国时代。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之初下令禁止私酿,后来在其手下从事简雍的巧言劝谏下停止了,前后不到半年。中国酒税的开始通常说

24、是汉武帝开始的。9四川一直以来商业酒十分的繁荣发达,所以酒税自古以来就延续不断。酒税和茶税等成了四川除田税以外的最大也是最有延续性的赋税收入。川酒酒令:酒在古代又是行乐的饮料。特别是到了战国以后,酒于行乐的关系越来越大,酒令也就应运而生了。酒令的形式千变万化,随着饮者身份、文化水平和趣味的不同而变化。在四川,酒令大抵有游戏令(传花、猜谜、说笑话)、赌赛令(赌棋、掷骰子、豁拳)以及文字令等。川中史籍记载最有名的酒令是三余杂记中所写,女诗人薛涛和节度使高骈行一字令。虽然记载不一定属实,但是也能想见蜀中酒令的机趣。饮酒行酒令历来被视为风流韵事,所以文人对此乐此不疲,也为蜀中酒文化增添了无限的神韵。川

25、酒酒名:酒的命名也有机趣。如五粮液即以原料命名,它是由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原料酿造而成,是以“五粮”;泸州老窖是以复合名称命名;剑南春是以历史上的名称而命名;文君酒是以古代名人而命名,各取风格,合成了四川酒文化的长河!川酒器皿:讲究饮酒器皿,并非始于四川,但是川酒器皿却不同一般。四川的饮酒器皿,在清末已经出现陶瓷烧制的壶与杯。民国初年时兴锡制壶,秀气小巧,寒冬腊月,围炉烫酒,颇有趣味。酒杯的样式,以江西瓷为主。其中,在绵竹有位老人收藏了一只“公道佬”的酒壶,每次只能斟出半杯酒,而且绝对等量,真是名副其实的“公道”!四川盆地内运酒的器皿,最初用陶瓷,后来开始用竹编的酒笼子。轻便耐

26、久,据说,酒不晃荡过度,酒味就不会散发,质量近似今天的所谓“原装酒”!川酒传说:前文提及的“文君当垆”的故事就是关于川酒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传说的代表。而在四川绵竹,也流传着一个关于“诸葛井”的故事。据说,三国末年,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督师绵竹抵抗曹魏军队,战死沙场。元朝时,人们为了纪念诸葛瞻父子,掘出英雄的骸骨,迁葬绵竹城郊西南。人们在迁葬的过程中发现这里是块宝地。次日凌晨,人们还发现在掘土的地方生成了一口清泉,泉水清澈可口。为了感激诸葛父子的“在天之灵”,人们取此泉名为“诸葛井”,并且被城中一家酒坊看中,用此水酿酒,成为当时酒中的珍品。据说便是后来的绵竹大曲。当然,这些民间故事并非事实,但是它们是

27、从四川生活的土壤里生发出来的,表现的是四川人对自然的认识。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他们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绝对不可视为无稽之谈。赞美酒和赞美水,也就赞美了四川春色长在的大自然和人文气息! 后言川酒发源于古蜀王国之际,它的发源是与古蜀国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兴盛分不开的;川酒兴盛于汉唐之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那时川中经济文化的异常繁荣;川酒衰落于清朝后期,它的衰落也同样预示着四川乃至整个中国的停滞和衰落。川酒在当今再次焕发了生机,它向世人传达着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四川乃至中华大地的再次振兴和繁荣!新中国诞生时,毛泽东主席曾经挥毫写下了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

28、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四川酒文化是四川人民乃至中华民族长期生产实践的产物,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民奋发的精神食粮。笔者本人的确不懂酒,但我却极其欣赏“香花酒气沙场血,半在诗襟半战袍”这句古诗。花的理想、酒的豪情、诗的襟怀、血的斗志,这的确是人生最为瑰丽的四大境界。那么,就让我们一手举着香花,一手举着酒杯,满怀诗情的在人生战场上,血染征袍吧!这是本文的结束语,也是本人对四川乃至整个中国酒文化的献辞!注释:1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M.2龙福元.中国酒文化.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2期3贾思勰.齐民要术. 卷七J.4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卷六J5转引自新都汉墓出土文物考以及邛崃汉代古街道出土文物记录6转引自邛崃文史资料,第19辑,有口皆碑的邛酒7转引自泸州酒文化实录.李呈露8转引自从出土文物看宜宾酒文化9班固.汉书.武帝记. M参考文献:古代部分:史记(精装本)、汉书、齐民要术、水经注现代部分:邛崃文史资料.、汉代四川酿酒考 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