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畸形(q) 诘责(j) 文绉绉(zhu乱) 眼翳(y) B.胡髭(z) 黝黑(yu) 一绺绺(li ) 颔首(hn两) c.直戳(chu) 解剖(pu) 诱惑(yu) 摹画(m) D.滞留(zh) 桀然(cn) 庶祖母(sh) 脊背(j)二、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 ( ) A嬉戏 野蛮 托辞 匿名 B枪毙 温厚 心慰 禁锢 C粗劣 酒肆 貂皮 敦实 D争执 脾气 激荡 枝桠三、下列形似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 ) A遨(遨游)熬(熬夜) 颊(脸颊)浃(浃窄) B瞥(瞥见)蔽(遮蔽) 赔(赔罪)培(培养) C赖(依赖)懒(
2、懒惰) 绯(绯红)徘(徘徊) D掠(掠过)琼(琼楼) 凌(凌云)陵(陵园)四、选择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 ) A归宿 星宿 一宿 B暖和 和平 附和 C模仿 模型 模范 D解数 解放 解剖五、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油光可鉴 ( ) A镜子 B当镜子照 C仔细看 D引为教训的事 2迷惑不解 ( ) A分开 B解除 C了解、明白 D解释 3广袤无垠 ( ) A没有边际 B界限、边际 C白色 D货币 4非凡器宇 ( ) A度量 B器官 C才能 D人才六、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1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
3、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3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4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七、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 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 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八、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 2我的第一
4、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 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 3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 4再塑生命一文,仅表现了盲聋哑女孩海伦的精神追求。( )九、阅读(一)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
5、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的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桑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娠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看一
6、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丁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
7、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
8、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1 本文采用的主要记叙顺序是什么? 2本文第8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 3本文第2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 4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 同: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5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23分)1 按照课文填汉字(2分)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 ),宛如小姑娘的发(
9、 )一般,还要将( )子扭几扭,实在标( )极了。2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2分)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 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 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3 选词填空,每词只准使用一次。(2分) 慈祥 忠厚 温和 和蔼 翻出我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 )地说道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老师“弄不成”为人( ),却没有本事。 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 )可敬。4 请写出四个与鲁迅、胡适同时代的文化名人。(2分) 5 指出下列名著的作者。(2分)(1)
10、战争与和平 ( ) (2)朝花夕拾 ( )(3)复 活 ( )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6 补出下面句子中的喻体。(2分) (1)宽约一指的眉毛像 。 (2)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 堆在额头上。 (3)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 般茂密的须发。 (4)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 的大胡子。7 下面是一段文字的开头的一句话,说说它将围绕哪一个词进行铺展。(2分)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8 用“母爱是”作为开头语,写出23个比喻句,组成连贯的句子。(3分) 母爱是 9 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3分)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豪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
11、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0 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3分)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与梦幻。 二、阅读理解(37分)(一)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眼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然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功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出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着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
12、着有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地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的时候
13、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吧?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
14、也懂。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1(2分)文章开头极力描写“我”暴怒无常的脾气,其作用是 12(2分)文中两次写母亲要推儿子到北海看花,母亲的用意是 13(2分)结尾着重描写“秋风中开得烂漫”的菊花,其作用是 14品析下面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分)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5(2分)文中的细节十分精妙,请举一例进行分析。 16(2分)文中的词语十分精妙,请举一例进行品味。17(2分)文中的景物描写能表现人物心情,请举一例予以证明。18(2分)文中注意了前后照应,请举一例予以说明。19(2分)文中写母亲的伟大表现在哪里?20(3分)母亲的主
15、要性格特色是:(二)生命的跪拜朋友给我说了一件真事。说有一个屠户从集市上买了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把牛带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已是满含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两条前腿“扑通”跪下,牛的眼中泪如雨下。屠户从事屠宰业已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见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见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然后,对牛进行了剥皮开膛。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刚长成形的牛犊。屠户这才知道,牛为什么双腿下跪,它是在为自己
16、的孩子苦苦哀求啊!屠户沉思良久,破例作出了一个决定, 。这个故事深深地震憾了我,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那神圣的一跪呢?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却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啊!21(2分)第二段中的“肚大腰圆”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2(2分)屠户“满心欢喜”的原因是什么?23(2分)老牛“扑通”跪下的原因是什么?24(3分)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入一个恰当的句子。25(2分)文中最能撼人心魄的细节是什么?26(3分)结合这篇短文,请你就“动物的母爱”说一点感想。27(2分)从第三段中找出一个短语来替换原来的标题。 三作文。(40分)28自拟文题,以“母爱”
17、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答案:1鉴 髻 脖 致 2.(1)马虎,不讲究 (2)卑劣,不道德 (3)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4)指书本残缺不全,不中看 3.(1)和蔼 (2)温和 (3)忠厚 (4)慈祥 4.郭沫若 刘半农 林语堂 梁实秋等 5.(1)(3)托尔斯泰(2)鲁迅(4)海伦凯勒 6. (1)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2)泡沫一样(3)热带森林般(4)卷起的滔滔白浪7.严 8.合乎要求即可 9.切题即可 10.见我的第一本书中的“句段品味” 11.表明“我”患病后的痛苦与绝望,反衬母亲对待疾病的平和心情 12.调节儿子的情绪,激发“我”战胜疾病的勇气 13.表明“我”摆脱了痛
18、苦的心境,变得坚强起来 14.(1)母亲鼓励儿子坚强地活下去,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2)儿子对母亲的在天之灵的深情告慰,表现儿子坚强活下去的决心. 15.可抓住第三段的“挡”和第三段末尾及几个“悄悄地”进行简析 16.可抓住几个动词及六段的两个“艰难”进行品析 17.可分析末尾段中的景物 18.可以菊花为例简答 19.母亲能忍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 20.慈爱、坚强 21.为下文埋下伏笔. 22.这头健壮的牛可以赚更多的钱 23.它是在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 24.从此不再做屠户等。 25.老牛为救肚中的孩子给屠户下跪。 26.合题即可 27.神圣的一跪 28.符合要求即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19、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2011-9-1 14:38 提问者: yuanyuan0016 | 浏览次数:2861次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9999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参考资料:提交回答取消 2011-9-1 14:55 满意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锣是靠锤子的振动发声的B、气体传声比液体快 C、音调越高的声音就越响亮D、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岸上的鱼会被人的脚步声吓跑,这时鱼听到的声音的主要途径是( ) A、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岸水鱼 D、岸空气鱼 3、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 ) A、铁 B、水 C、空气
20、D、真空 4、人能听到立体声是因为( ) A、声音是立体的 B、有两个扬声器 C、一只耳朵也可以听到立体声 D、人耳具有双耳效应 5、人失去听觉是因为( ) A、鼓膜破了 B、听小骨坏了 C、听觉神经失去功能 D、以上都有可能 6、关于0分贝正确的说法是( ) A、0分贝意味着不发声B、0分贝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 C、0分贝是频率最低的声音 D、以上都不对 7、晚上一同学在家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棉被把电视机包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出声音 C、用耳机听 D、让人家捂上耳朵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21、、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D、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9、超声波可以洁牙是因为( )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超声波引起物体的振动,把污垢振落下来 C、超声波发生反射 D、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10、声音的响度决定于( ) A、声音的振幅决定 B、声音的频率决定 C、声源的音色决定 D、以上多种因素决定 二、填空题 1、人们感知声音的过程是_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 _及其它组织传给_,其再把信息传给大脑。 2、人类失去听觉可以分为两大类:_和 _。 3、声音通过_和 _也可以传到_,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4、科学家利用蝙蝠飞行的_原理发明了_,利用这一系统人
22、们可以探知_。 5、声音的传播靠_,_、_、_都可以传播声音。_不能传播声音。 6、牛叫声比蚊子飞的声音音调 _,响度 _。听声能辨人是根据_的不同来辨认的。 7、为了不影响人们的休息,声音应控制在_dB以下,正常工作要控制在_dB以下,为了不损伤我们的听力,应不能超过 _dB。 8、噪声的主要来源有_、_、_。 9、超声波的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 _。 三、计算题 1、在百米赛跑时,假如裁判员是听到声音再计时,那么是运动员的成绩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如何减少这种误差? 2、有一根钢管长为931M,一端用锤子敲时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声音,这是为什么?假如两次声音的时间差是2.5s,那么钢管中的声速为多少? 3、一人的前后是相距1000M两座高山。当他向其中一座大声喊时,听到两次声音时间差为2s。试计算确定此人的位置。 四、简答题 1、吃饼干时,为什么自己听起来很响,而旁人听到的声音却较微弱? 2、说说我的们四周有哪些烦人的噪声? 3、小红在向热水瓶灌开水时,小明在旁边提醒他:“快满了,请留意。”小红很希奇:“你又不看,怎么知道水要满了?”小明说:“是听出来的。”小红更是迷惑不解。你能帮小红说清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