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2年农民水价综合改革暨末级渠系改造重点线示范项目一标段单位工程验收 施工管理报告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2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暨末级渠系改造重点县示范项目施工第一标段单位工程验收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位置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2年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区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境内,地处河套灌区永济干渠灌域合济分干渠下游,涉及干召庙镇永丰、民主2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由合济分干渠输水灌溉,项目区西靠合济分干沟和临陕路,东以合济分干渠为界,北至韩家渠,南以干乌公路为界,灌溉面积2.611万亩。
1.2主要技术指标
1、流量Q>0.2m3/s的斗渠断面采用主要梯形断面,防渗结构采用全铺式聚乙烯塑料膜防渗,采用全断面预制混凝土板防护,防冻涨措施采用换填风积砂,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U”槽加宽防渗,Q≤0.2m3的斗(农)渠采用预制混凝土“U”槽防渗。
2、渠道衬砌结构形式
(1)斗、农渠开挖、回填及衬砌结构
斗渠Q>0.2m3/s断面形式为梯形断面,堤顶宽为1m,内坡1:1.25,外坡1:1.25,渠道以填方为主,衬砌结构为渠坡采用C20预制砼板作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依据渠道设计流量的大小和板尺寸的不同,确定板厚6cm。板下铺3cm厚的M5水泥砂浆过渡层,过渡层下铺0.3mm的聚乙烯膜,膜下换填20~30cm厚的风积沙;沿渠线每隔10块板设2.5cm宽横向伸缩缝,每块板周围均设结构缝,缝宽2.5cm,结构缝和伸缩缝均为矩型缝,伸缩缝的填缝材料为上部沥青砂浆、下部聚氯乙烯胶泥。Q≤0.2m3/s的斗(农)渠采用预制混凝土“U”槽防渗,壁厚6cm。
(2)建筑物结构
建筑物工程包括:支渠节制闸、斗渠进水闸、斗渠节制闸、斗渠生产桥、农渠进水闸、农渠节制闸、农渠生产桥、毛渠口闸。
支渠节制闸闸室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现浇混凝土铺盖,混凝土、浆砌石挡土墙及护坡,由闸室段、上游联接和下游联接段组成。Q<0.6m3/s的斗渠及农渠建筑物为小型“一字闸”结构形式。
(3) 主要建设内容
①、各类渠道衬砌18条,长13185m。其中:斗渠4条,长5339m;农渠14条,长7846m;
②、配套各类型建筑物217座,其中灌水建筑物208座(包括:斗、农渠进水闸18座;斗、农渠节制闸16座;斗、农、毛桥65座;毛渠进水闸107座;渡槽2座),排水建筑物1座(6m一跨斗沟板桥1座),量水建筑物8座(0.1~0.5 m3/s的8座),农民用水协会1座;
③、斗沟清淤整治2条,长度4962m;
④、平地缩块7040亩;
⑤、农民用水协会1座。
2 工程投标
2.1投标过程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2年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共划分为4个标段,实行公开招标,我公司参与了投标。在同招标单位办理了相关手序之后,公司组织强有力的投标班子,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相关技术规范等进行投标书的编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投标书递交给建设单位。
3 施工总布置、施工总进度和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公司在接到中标通知后,一方面安排有关人员办理合同签署手续,一方面立即招开会议,成立“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2年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项目部”,责成杨建福同志出任项目经理,迅速投入到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阶段。项目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上报公司生产部门,取得同意后上报监理部门,得到批准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
3.1施工总布置
3.1.1组织机构设置
3.1现场条件和布置原则
3.1.1现场条件
项目区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境内,临陕路为主要交通干道,材料可在临河区购买。
3.1.2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3.1.2.1根据施工区的地貌特征、地形特点和现有道路、水源、电源等设施及工程的布局形式,分施工区、料场区、生活区,三个区分片布置。
3.1.2.2各区的临时房屋、辅助企业设施、生产性设施及施工场内临时道路、供电、供水线路等均按照招标文件提供的条件进行规划布置。
3.1.2.3各临时设施的规模、数量等按照施工进度计划与施工强度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并兼顾原有临时设施的规模。
3.1.2.4各区均按照有关规范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设施和消防设施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
3.1.5临时设施的布置力求紧凑、合理、方便、实用,少占土地,保护原有植被,并尽量布置在拟建建筑物之外,避免与施工干扰。
3.2施工平面布置说明
3.2.1办公及生活区
办公、生活及福利设施主要布置在附近村民住所。
3.2.2预制厂及料场区
预制厂可用当地空地,可用于预制及堆放成品和砂石料。
3.2.3施工道路
施工场内临时道路除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外,其余均根据施工要求和需要设计修筑,在投标阶段只设计主干道和临时道路。
3.2.4其它
(1)生产及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利用村民用井或在当地打井,用水泵抽取到临时水池,铺设管道至各用水点。
生产用水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利用黄河水,在用水点修建简易蓄水池,用水泵提取即可。
(2) 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主要是网电,由主降压变电站输出端供给,利用架空(敷设)电缆送至各施工用电点。因事故停电时,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配置事故备用电源,设置2台50KW的发电机组。
(4)施工通讯
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为满足各施工区的通讯联系及对外联络,配设移动电话机10部,并根据需要配置2部对讲机以便施工和对外联络。
3.3施工平面布置
3.3.1施工道路
(1)场外道路
可利用临陕路及乡镇、村社间道路作为主要对外交通干道。
(2)场内道路
场内道路可利用农田路。
(4)其他临时道路
根据该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在施工期按照施工的实际需要修筑必要的施工临时道路。
3.3.2施工供电
根据贯例发包人应将主变电设施接至水库附近,我公司负责设计、施工、采购、安装、调试、管理和维修,由发包人指定的主降压变电站输出端至所有施工区和生活区的输电线路、配电所及其全部配电装置和功率补偿装置。因此,施工用电由主降压变电站输出站供给,利用架空(敷设)电缆送至各施工用电点。因事故停电时,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需配置事故备用电源,设置2台50KW的发电机。
3.3.3施工供水
工地供水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生产用水主要有大坝填筑用水、砼生产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等,生活用水包括生活区用水及生产生活用水。
3.3.4综合材料库
在施工辅助企业区设置综合材料库,以满足施工材料的周转使用。建筑面积50m2,为砖木结构。
3.3.5试验室
为方便工地材料及试件的试验,设工地试验室建筑面积50m2,为砖木结构。
3.2施工总进度
3.2.1施工总进度
2012年4月10日施工单位进驻现场,工程正式开工。
混凝土预制工程(I-I) 2012年04月10日——2012年09月07日完成;
斗渠渠道衬砌工程(I-II) 2012年04月10日——2012年09月17日完成;
农渠渠道衬砌工程(I-III) 2012年04月10日——2012年09月17日完成;
灌水建筑物工程(I-IV) 2012年04月10日——2012年09月27日完成;
量水建筑物工程(I-V) 2012年10月17日——2012年10月27日完成;
排水建筑物工程(I-VI) 2012年04月10日——2012年05月07日完成;
沟道清淤工程(I-VII) 2012年04月10日——2012年07月27日完成;
平整土地工程(I-VIII) 2012年04月10日——2012年04月15日完成40%;
2012年10月20日——2012年10月30日完成60%;
农民用水协会(I-IX) 2012年04月10日——2012年05月17日完成。
2012年10月30日,工程全面竣工。
详细施工进度情况可参见后附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2年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实际施工进度横道图”。
3.3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实际完成投资4204862元,完成情况如下:
(1)、各类渠道衬砌18条,长13185m。其中:斗渠4条,长5339m;农渠14条,长7846m;
(2)、配套各类型建筑物217座,其中灌水建筑物208座(包括:斗、农渠进水闸18座;斗、农渠节制闸16座;斗、农、毛桥65座;毛渠进水闸107座;渡槽2座),排水建筑物1座(6m一跨斗沟板桥1座),量水建筑物8座(0.1~0.5 m3/s的8座),农民用水协会1座;
(3)、斗沟清淤整治2条,长度4962m;
(4)、平地缩块7040亩;
(5)、农民用水协会1座。
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包括:
渠道衬砌工程:土方开挖11397m3,土方回填5127万m3,风积沙10718.5m3,塑料薄膜铺设31655.66m2,混凝土预制板制作、衬砌2372.37m3;
建筑物工程:钢筋制安33.4864t,涵管118节,风积沙477.99m3,量水设备8套。
4 主要施工方法
4.1 施工中依据的主要规范
(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范》DL/T5150—2001;
(3)《预制混凝土物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B21—90;
(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5)《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DL/T5100—1999;
(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7)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
(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9)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0)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4.2 测量放线
按照监理单位批准的设计导线资料,对各段落导线控制点进行加密,之后每隔200m布设了高程控制网。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共投入全站仪1台,水准仪5台,精纬仪3台,人员12名在现场监理的参与下进行设计渠道中心线的恢复工作,并将测量成果及时上报监理组。
4.3 施工排水
工程实施过程中,支渠衬砌在2012年4月份灌区停水后进行,渠内积水较少,小型潜水泵抽排,斗农渠主要利用灌溉间隙期间施工,积水少(大部分自流或蒸发完毕),不需要组织专业的排水。
4.4 基础清理
挖掘机在开挖过程中,先将表层清理,清理深度约15-20cm,将树墩、树根、弃土、杂物等放置在外堤角外,最终雇用四轮车将较大的杂物清除出施工现场,以不影响施工。
4.5土方回填
施工前,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在先期施工的明爱右一支渠左堤外进行了碾压试验,确定出有关的碾压参数,并将成果上报监理部。得到批准后,严格按照碾压参数进行控制。
回填前,先洒出控制灰线,机械据此控制铺土外边线,桩控法、仪控法控制铺土厚度,遵循铺土、平土、碾压、容重测定的顺序进行。干容重自检由试验人员按单元抽样,当时进行土样试验,密实度达到设计标准并经监理现场确认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确保填筑质量。
4.6 土方开挖、削坡
土方开挖从上游向下游依次进行,削坡时,预留20cm的余量,随后紧接着挂出坡面控制线,人工精修边坡,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挖出的土放在渠顶外侧,作为堤顶渠道土方回填部分。
4.7砼预制板生产、运输
砼板在预制厂集中预制,采用两种方法生产,一种是方板(40×60×6cm)采用翻转模具平台振捣的方法,生产时在生产区做平台硬化处理,初凝后人工起板码放两至三层,覆盖草莲自然养护;另一种是对U型板采用箱式模具、人工插入振动棒振捣的方法,生产环境、养护同方板生产。所用模具满足要求,预制板无裂缝,边角损伤大于1.5cm的不允许使用。采用常规预制的砼板振动保证原浆出面。砼板养护14天达到一定强度后拉运,装卸时轻拿轻放,防止碰损。
达到养护龄期后项目部组织小型农用四轮车、三轮车拉运上渠。
4.8砌筑工程
梯形渠道衬砌包括铺膜、铺浆、放板、勾缝、伸缩缝施工五个工序,U型渠道衬砌包括放板、勾缝、伸缩缝施工三个工序。
梯形渠道全断面每25m布置高程、轴线控制桩,铺设预制板时加密至12.5m,并挂纵横线或“米”字线控制表面平整度及砌缝平直度。铺设膜料时,为了保证膜料在施工中不破损,采用分段砌筑,分段铺设的办法。砼预制板砌筑严格按规范自下而上进行,施工时严格控制成品质量,完毕后,立即勾缝以防下沉、变形。
U形渠道于渠底处每25m布置高程、轴线控制桩,铺板时每12.5米加设“腰线桩”,顺渠线搭设“龙门架”,挂开口控制线控制开口位置,修好底后,人工放板,其后人工分层夯填土,再实施勾缝。
勾缝砂浆全部为机械搅拌,严格控制砂浆强度和稠度,缝内干净并且表面压光。伸缩缝施工由专业施工队伍进行,质检人员跟踪检查,确保制作质量。
5、施工质量管理
5.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质量要求对业主提供质量保证。项目部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工程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预防、改进措施,使质量体系不断完善,持续改进。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附表)
5.2实施情况
5.2.1现场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总责,技术、质检、施工人员层层把关,项目部设专职质检负责人员1名,专职质检员5名,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检员1名,由项目部质检负责人全面负责施工质量工作,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层层负责,分工负责的质量体系,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坚持质量与工资、奖金相挂钩的奖惩制度,同时在工地设立现场试验室,随时对工程的回填土等进行取样试验。施工过程采用工序管理点控制办法,以各工序质量来保证单元工程质量,并以单元工程质量来保证分部工程质量,每一个单元工程完毕后,将本单元的施工质量报验单上报监理单位,同时一并报上质量自检评定资料,经现场监理签认后方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实施过程中,内蒙古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巴彦淖尔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派质检人员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监理员配合监理工程师对进场材料、施工工序、施工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旁站监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2.2原材料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控制从原材料抓起,进场前必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且持有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方可进入,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场,建立健全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施工现场设专人管理,对采购材料和土料施工人员做好检验试验、跟踪记录。
所有原材料使用前按照规范要求数量、项目,送有资质试验室进行复检,并出具复检成果单。
5.3质量事故及处理
工程在施工单位的精心组织下以及监理单位旁站监督下,无任何质量事故发生,施工程序有条不紊,质量控制符合规范。
5.4工程施工质量自检情况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施工规范,监理协调会会议议定的现场管理事项,对原材料、中间产品进行了规范的质量检测,工程原材料检测结果情况可见如下:
2012年重点线一标段原材料检测结果统计表
序号
项目
检测组数
合格组数
合格率
备注
1
水泥
8
8
100%
2
砂
7
7
100%
3
骨料
10
10
100%
4
钢筋
8
8
100%
5
砼试块
30
30
100%
按以上统计,本项工程原材料质量合格,中间产品质量合格。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建设验收规程》(SL223-2008)工程项目划分标准,经巴彦淖尔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核准,本标段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9个分部工程,179个单元工程。经建设单位组织质监、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按《水利水电建设验收规程》(SL223-2008),对工程的所有单元和分部工程逐项验收评定,并办理签证手续,评定结果如下表:
2011年重点线一标段单位、分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结果统计表
单位工程编号
单元工程质量统计
分部工程质量统计
外观质量评定(%)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
备注
个数(个)
合格(个)
其中优良(个)
优良率(%)
个数(个)
合格(个)
其中优良(个)
优良率(%)
I
179
179
141
79
9
9
7
78
83.5
优良
――
验收组在对外业工作检测过程中,还对工程的外观质量进行了打分评定,我工程应得117分,实得97.7分,得分率为83.5%。原材料质量合格,中间产品质量合格(其中砼拌和物质量优良),施工质量检验资料齐全,综合以上评定因素,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自检建议评定为合格,2013年1月进行了单位工程验收,经验收组评定,最终核定本项工程等级为:优良。
6 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
6.1 文明施工
工程开工后严格按照施工平面要求布置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对各种材料和工器具均分类存放在指定的位置,实行定位管理,施工机具按计划进场,安排合理,停放有序。施工现场设立安全警示标语和标牌,并安排专职安全员2名,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严格执行现场文明施工制度,做到现场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6.2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国家、地区、行业安全法规,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公司制定出台了《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民工管理制度》,项目部同各班组长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坚持“管生产必须管理安全”的原则,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由工地安全员和各班组负责人组成,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最大责任者,对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工地每星期组织一次各班组自检,并随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指导。施工过程中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7 价款结算与财务管理
施工现场配备专职财务人员1名,严格执行经济合同和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单设账户,独立核算。进度款的申报按工程实际完成量和合同单价为依据,合同外新增项目部分,按照规定的先上报监理组然后反馈到建设单位,最终由监理单位再次回文核准的程序进行申报,所有财务手续齐全、规范,票据合法,开支合理。
2012年重点线一标段工程合同总造价4513604元,实际完成4204862元.
8 经验与建议
渠道实施衬砌后,过水能力加强,流速加快,对岸坡冲刷能力加大,建议管理单位加强水利教育工作,增强农牧民自觉维护水利工程的意识,禁止超水位运行,以免造成漫顶、冲毁,杜绝人为破坏现象。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控,发现变动立即处理,以保证岸坡稳定,使得工程能持久的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9、附件
9.1、施工管理大记事。
9.2、施工进度横道图
9.3、完成工程量汇总表
9.4、各分部工程评定情况汇总表
- 11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