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天教育考试网
背景:
某房地产公司对某公寓项目的开发征集到若干设计方案,经筛选后对其中较为出色的四个设计方案作进一步的技术经济评价。有关专家决定从五个方面(分别以F1-F5表示)对不同方案的功能进行评价,并对各功能的重要性达成以下共识:F2和F3同样重要,F4和F5同样重要,F1相对于F4很重要,F1相对于F2较重要;此后,各专家对该四个方案的功能满足程度分别打分,其结果见表2-11。
根据造价工程师估算,A、B、C、D四个方案的单方造价分别为1420、1230、1150、1360元/m2。
问题:
1. 计算各功能的权重。
2. 用价值指数法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答案:
问题1:
解:根据背景资料所给出的相对重要程度条件,计算各功能权重。
本案例没有直接给出各项功能指标的权重,要根据给出的各功能因素重要性之间的关系,采用0-4评分法予以计算确定。按0-4评分法的规定,两个功能因素比较时,其相对重要程度有以下三种基本情况:
(1) 很重要的功能因素得4分,另一很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0分;
(2) 较重要的功能因素得3分,另一较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1分;
(3)同样重要或基本同样重要时,则两个功能因素各得2分。
根据题给条件对这五个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为:F1> F2 = F3> F4 = F5,再利用0-4法计算各项功能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见表2-12。
问题2:
解: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数、成本指数、价值指数如下:
1.功能指数
将各方案的各功能得分分别与该功能的权重相乘,然后汇总即为该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 各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为:
WA=9×0.350+10×0.225+9×0.225+8×0.100+9×0.100=9.125
WB=10×0.350+10×0.225+9×0.225+8×0.100+7×0.100=9.275
WC=9×0.350+8×0.225+10×0.225+8×0.100+9×0.100=8.900
WD=8×0.350+9×0.225+9×0.225+7×0.100+6×0.100=8.150
各方案功能的总加权得分为W=WA+WB+WC+WD=9.125+9.275+8.900+8.150=35.45
因此,各方案的功能指数为:
FA=9.125/35.45=0.257
FB=9.275/35.45=0.262
FC=8.900/35.45=0.251
FD=8.150/35.45=0.230
2.各方案的成本指数
各方案的成本指数为:
CA=1420/(1420+1230+1150+1360)=1420/5160=0.275
CB=1230/5160=0.238
CC=1150/5160=0.223
CD=1360/5160=0.264
3.各方案的价值指数
各方案的价值指数为:
VA=FA/CA=0.257/0.275=0.935
VB=FB/CB=0.262/0.238=1.101
VC=FC/CC=0.251/0.223=1.126
VD=FD/CD=0.230/0.264=0.871
由于C方案的价值指数最大,所以C方案为最佳方案。
背景:
某六层单元式住宅共54户,建筑面积为3 949.62m2。原设计方案为砖混结构,内、外墙均为240mm砖墙。现拟定的新方案为内浇外砌结构,外墙做法不变,内墙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新方案内横墙厚为140mm,内纵墙厚为160mm,其他部位的做法、选材及建筑标准与原方案相同。
两方案各项指标见表2-1。
问题:
1. 请计算两方案如下技术经济指标:
(1) 两方案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单方造价各为多少?每平方米差价多少?
(2) 新方案每户增加使用面积多少平方米?多投入多少元?
2. 若作为商品房,按使用面积单方售价5 647.96元出售,两方案的总售价相差多少?
3. 若作为商品房,按建筑面积单方售价4 000元出售,两方案折合使用面积单方售价
各为多少元?相差多少?
答案:
问题1:
解:1.两方案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单方造价及每平方米差价见表2-2。
注:单方造价=概算总额/建筑面积;或:单方造价=概算总额/使用面积
由表2-2可知,按单方建筑面积计算,新方案比原方案每平方米高出34.57元;而按单方使用面积计算,新方案则比原方案高出3.59元。
2.每户平均增加的使用面积为:(2 881.98-2 797.20)/54 = 1.57(m2)
每户多投入:(4 300 342-4 163 789)/54 = 2 528.76(元)
折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单价为:2 528.76/1.57 = 1 610.68(元/m2)
计算结果是每户增加使用面积1.57m2,每户多投入2 528.76元。
问题2:
解:若作为商品房按使用面积单方售价5 647.96元出售,则
总销售差价 = 2 881.98×5 647.96 - 2 797.20×5 647.96
= 478 834(元)
总销售额差率 = 478 834/(2 797.20×5 647.96)= 3.03%
问题3:
解:若作为商品房按建筑面积单方售价4 000元出售,则两方案的总售价均为:
3949.62×4 000 = 15 798 480(元)
折合成使用面积单方售价:
砖混结构方案:单方售价 = 15 798 480/2 797.20 = 5 647.96(元/m2)
内浇外砌结构方案:单方售价 = 15 798 480/2 881.98 = 5 481.81(元/m2)
在保持销售总额不变的前提下,按使用面积计算,两方案
单方售价差额 = 5 647.96 – 5 481.81 = 166.15(元/m2)
单方售价差率 = 166.15/5 647.96 = 2.94%
试题背景:
某承包人参与一项工程的投标,在其投标文件中,基础工程的:工期为4个月,报价为1200万元:主体结构工程的工期为12个月,报价为3960万元。该承包人中标并与发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中规定,无工程预付款,每月工程款均于下月末支付,提前竣工奖为30万元/月,在最后1个月结算时支付。
问题: 1.若按原合同工期施工,该承包人基础工程款和主体结构工程款的现值分别为多少?
2.该承包人应采取哪种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措施方案使其获得最大收益?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试题三答案:(20分)
问题1.
解:基础工程每月工程款A1=1200/4=300(万元)
则:基础工程每月工程款的现值为:
Pv1=A1(P/A,1%,4)(P/F,1%,1)=300×3.902×0.990=1158.89(万元)
主体结构工程每月工程款A2=3960/12=330(万元)
则:主体结构工程款的现值为:
Pv2=A2(P/A,1%,12)(P/F,1%,5)=300×112.55×0.951=3532.16(万元)
问题2.
解:该承包商可采用以下三种加快进度的技术措施方案:
(1) 仅加快基础工程的施工进度。则:
Pv基=400(P/A,1%,3)(P/F,1%,1)+330(P/A,1%,12)(P/F,1%,4)+30(P/F,1%,16)-60
=400×2.941×0.990+330×11.255×0.961+30×0.853-60
=4699.53(万元)
(2) 仅加快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进度。则:
Pv结=300(P/A,1%,4)(P/F,1%,1)+360(P/A,1%,11)(P/F,1%,5)
+30(P/F,1%,16)-60-8(P/A,1%,6)(P/F,1%,4)
=300×3.902×0.990+360×10.368×0.951+30×0.853-8×5.795×0.961
=4689.05(万元)
背景:
某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人3月1日在指定媒体上发布了招标公告,3月6日至3月12日发售了招标文件,共有A、B、C、D四家投标人购买了招标文件。
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日(4月5日)前,四家投标人都递交了投标文件。开标时投标人D因其投标文件的签署人没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而被招标管理机构宣布为无效投标。
该工程评标委员会于4月15日经评标确定投标人A为中标人,并于4月26日向中标人和其他投标人分别发出中标通知书和中标结果通知,同时通知了招标人。
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的关键线路上发生了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
(1)由于发包人原因,设计变更后新增一项工程于7月28日至8月7日施工(新增工程款为160万元);另一分项工程的图纸延误导致承包人于8月27日至9月12日停工。
(2)由于承包人原因,原计划于8月5日晨到场的施工机械直到8月26日晨才到场。
(3)由于天气原因,连续多日高温造成供电紧张,该工程所在地区于8月3日至8月5日停电,另外,该地区于8月24日晨至8月28日晚下了特大暴雨。
在发生上述工期延误事件后,承包人A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发包人提出了索赔要求。经双方协商一致,除特大暴雨造成的工期延误之外,对其他应予补偿的工期延误事件,既补偿直接费又补偿间接费,间接费补偿按合同工期每天平均分摊的间接费计算。
问题:
1.指出该工程在招标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该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为多少天?应予批准的上期延长时间为多少天?分别说明每个工期延误事件应批准的延长时间及其原因。
3.图纸延误应予补偿的间接费为多少?
试题四答案:(20分)
问题1.
招标管理机构宣布无效不妥 ,应由招标人宣布, 评表委员会确定中标人并发出中标通知书和中标结果通知不妥,应由招标发出。 问题2.
该工程得实际工期延误为47天 应批准得工期延长为32天。 其中,新增工程属于业主应承担得责任, 应批准延长工期11天(7月28日至8月7日);
图纸延误属于业主应承担得责任, 应批准延长工期15天(8月29日至9月12日);
停电属于业主应承担得责任 应批准延长工期3天
施工机械延误属于承包商的责任 不予批准延长工期
特大暴雨造成的工期延误属于业主应承担的风险范围, 但8月24~25日属于承包商机械未到场延误在先,不予赔偿 应批准工期延长3天(8月26至8月28日)
问题3
所以,合同价中每天的间接费为:708.98/300=2.36(万元/天)
图纸延误应补偿的间接费为:15×2.36=35.40(万元)
问题4。
解:计划的单方人工费为:50÷(8×1.5)=4.17(元/m2)
实际的单方人工费为:(50+10)÷{7×(1-10%)×1.5}=6.35(元/m2)
则,单方人工费的增加额为:6.35-4.17=2.18(元/m2)
背景:
某拟建年产3000万吨铸钢厂,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已建年产2500万吨类似工程的主厂房工艺设备投资约2400万元。已建类似项目资料:与设备有关的其他各专业工程投资系数,如表1-1所示。与主厂房投资有关的辅助工程及附属设施投资系数,见表1-2。
表1-1 与设备投资有关的各专业工程投资系数
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总额为8000万元,贷款利率8%(按年计息)。建设期3年,第1年投入30%,第2年投入50%,第3年投入20%。预计建设期物价年平均上涨率3%,基本预备费率5%。
问题:
⒈ 已知拟建项目建设期与类似项目建设期的综合价格指数为1.25,试用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估算拟建工程的工艺设备投资额;用系数估算法估算该项目主厂房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投资。
⒉ 估算该项目的建设投资,并编制建设投资估算表。
⒊ 若单位产量占用营运资金额为:0.3367元/吨,试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该项目的流动资金。确定该项目的总投资。
式中: ——生产能力指数取1。
⒉ 估算主厂房投资:用设备系数估算法
主厂房投资C=工艺设备投资×(1+∑Ki)
=3600×(1+12%+1%+4%+2%+9%+18%+40%)
=3600×(1+0.86) =6696万元
式中: Ki ---- 与设备有关的各专业工程的投资系数
其中,建安工程投资=3600×0.4=1440万元
设备购置投资=3600×(1.86-0.4)=5256万元
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j)
=6696×(1+30%+12%+20%+30%+20%)
=6696×(1+1.12)
=14195.52万元
式中:kj ----与主厂房投资有关的各专业工程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投资系数,
问题2:
解:1.基本预备费计算:
基本预备费=(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14195.52×5%=709.78万元
由此得:静态投资=14195.52+709.78=14905.30万元
建设期各年的静态投资额如下:
第1年 14905.3×30%=4471.59万元
第2年 14905.3×50%=7452.65万元
第3年 14905.3×20%=2981.06万元
2. 涨价预备费计算:
涨价预备费=∑It〔(1+f)t-1〕
=4471.59×〔(1+3%)1-1〕+7452.65×〔(1+3%)2-1〕+
2981.06×〔(1+3%)3-1〕=134.15+453.87+276.42=864.44万元
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709.78+864.44=1574.22万元
由此得:项目的建设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
=14195.52+1574.22=15769.74万元
3. 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建设期各年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第1年贷款利息=(0+8000×30%÷2)×8%=96万元
第2年贷款利息=〔(8000×30%+96)+(8000×50%÷2)〕×8%
=(2400+96+4000÷2)×8%=359.68万元
第3年贷款利息=〔(2400+96+4000+359.68)+(8000×20%÷2)〕×8%
=(6855.68+1600÷2)×8%=612.45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96+359.68+612.45=1068.13万元
4. 拟建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见表1-3。
背景:
某建设项目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的估算额为52180万元,预备费为5000万元,建设期3年。3年的投资比例是:第1年20%,第2年55%,第3年25%,第4年投产。
该项目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的总额为40000万元,其中外汇贷款为2300万美元。外汇牌价为1 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贷款的人民币部分从中国建设银行获得,年利率为12.48%(按季计息)。贷款的外汇部分从中国银行获得,年利率为8%(按年计息)。
建设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全厂定员为1100人,工资和福利费按照每人每年7200元估算。每年其他费用为860万元(其中:其他制造费用为660万元)。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估算为192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21000万元,年销售收入33000万元,年修理费占年经营成本10% 。各项流动资金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帐款30天,现金40天,应付帐款为30天,存货为40天。
问题:
⒈ 估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⒉ 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拟建项目的流动资金。
⒊ 估算拟建项目的总投资。
答案:
问题1:
解: 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⒈ 人民币贷款实际利率计算:
答案:
问题1:
解: 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⒈ 人民币贷款实际利率计算:
人民币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
=(1+12.48%÷4)4-1=13.08%
⒉ 每年投资的贷款部分本金数额计算:
人民币部分:贷款总额为:40000-2300×8.3=20910万元
第1年为: 20910×20%=4182万元
第2年为: 20910×55%=11500.50万元
第3年为: 20910×25%=5227.50万元
美元部分: 贷款总额为:2300万元
第1年为: 2300×20%=460万美元
第2年为: 2300×55%=1265万美元
第3年为: 2300×25%=575万美元
⒊ 每年应计利息计算:
⑴ 人民币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第1年贷款利息=(0+4182÷2)×13.08%=273.50万元
第2年贷款利息=〔(4182+273.50)+11500.50÷2〕×13.08%=1334.91万元
第3年贷款利息=〔(4182+273.5+11500.5+1334.91)+5227.5÷2〕×13.08%
=2603.53万元
人民币贷款利息合计=273.5+1334.91+2603.53=4211.94万元
⑵ 外币贷款利息计算:
第1年外币贷款利息=(0+460÷2)×8%=18.40万美元
第2年外币贷款利息=〔(460+18.40)+1265÷2〕×8%=88.87万美元
第3年外币贷款利息=〔(460+18.48+1265+88.87)+575÷2〕×8%
=169.58万美元
外币贷款利息合计=18.40+88.87+169.58=276.85万美元
问题2:
解: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式中:
流动资产=应收(或预付)账款+现金+存货
流动负债=应付(或预收)账款
⒈ 应收帐款=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21000÷(360÷30)=1750万元
⒉ 现金=(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1100×0.72+860)÷(360÷40)=183.56万元
⒊ 存货: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19200÷(360÷40)=2133.33万元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制造费+年外购原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
=(1100×0.72+660+19200+21000×10%)÷(360÷40)=2528.00万元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21000÷(360÷40)=2333.33万元
存货=2133.33+2528.00+2333.33=6994.66万元
由此求得:流动资产=应收帐款+现金+存货=1750+183.56+6994.66=8928.22万元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19200÷(360÷30)=1600万元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8928.22-1600=7328.22万元问题3:
解:拟建项目的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
= (52180+5000)+(276.85×8.3+4211.94)+7328.22
=63689.80+7328.22=71018.02万元
背景:
某新建项目正常年份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00万件,年固定成本为580万元,每件产品销售价预计60元,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估算额40元。
问题:
1.对项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计算项目的产量盈亏平衡点和单价盈亏平衡点。
2.在市场销售良好情况下,正常生产年份的最大可能盈利额多少?
3.在市场销售不良情况下,企业欲保证能获年利润120万元的年产量应为多少?
问题5:
解:1.本项目产量盈亏平衡点35.37万件,而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00万件,远大于盈亏平衡产量,可见,项目盈亏平衡产量仅为设计生产能力35.37%,所以,该项目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
2.本项目单价盈亏平衡点48.72元/件,而项目的预测单价为60元/件,高于盈亏平衡的单价。在市场销售不良情况下,为了促销,产品价格降低在18.8% 以内,仍可保本。
3.在不利的情况下,单位产品价格即使压低10%,只要年产量和年销售量达到设计能力的59.48%,每年仍能盈利60万元。所以,该项目获利的机会大。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该项目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均较强。
背景:
某企业拟建设一个生产性项目,以生产国内某种急需的产品。该项目的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7年。预计建设期投资800万元(含贷款利息20万元),并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残值50万元,按照直线法折旧。
该企业于建设期第1年投入项目资本金为380万元,建设期第2年向当地建设银行贷款400万元(不含贷款利息),贷款利率10%,项目第3年投产。投产当年又投入资本金200万元,做为流动资金。
运营期,正常年份每年的营业收入为700万元,经营成本300万元,产品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税率为33%,年总成本400万元,行业基准收益率10% 。
投产的第1年生产能力仅为设计生产能力的70%,为简化计算这一年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均按照正常年份的70%估算。投产的第2年及其以后的各年生产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问题:
⒈ 计算营业税及附加和调整所得税。
⒉ 依照表1-4格式,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⒊ 计算项目调整所得税后的投资回收期和财务净现值。
⒋ 计算项目调整所得税后的财务内部收益率。
⒌ 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分析说明拟建项目的可行性。
背景:
⒈ 某拟建项目建设投资与贷款利息估算总额为3600万元,其中:预计形成固定资产3060万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为60万元),无形资产540 万元。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该项目的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6年。
⒉ 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等基础数据,见表1-7。
表1-7 某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收益及成本表 单位:万元
序 号
年 份
1
2
3
4
5~ 8
1
建设投资:
自有资本金部分
贷款(不含贷款利息)
1200
340
2000
2
流动资金:
自有资本金部分
贷款部分
300
100
400
3
年销售量(万件)
60
120
120
4
年经营成本
1682
3230
3230
⒊ 建设投资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方式为:投产期前4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借款利率为6%(按年计息);流动资金借款利率为4%(按年计息)。
⒋ 无形资产在运营期6年中,均匀摊入成本。
⒌ 流动资金为800万元,在项目的运营期末全部收回。
⒍ 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量120万件某种产品,产品售价为38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33%,行业基准收益率为8% 。
⒎ 行业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为10%,资本金净利润率为15% 。
⒏ 先提取用于还款的未分配利润,后提取应付投资者各方的股利。
问题:
⒈ 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和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⒉ 计算项目总投资收益率和资本金净利润率。
⒊ 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计算项目的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和财务净现值。
⒋ 从财务角度评价项目的可行性。
答案:
问题1:
解:⒈ 根据贷款利息公式列出借款还本付息表中费用名称,见表1-8。
表1-8 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年 份
项 目
1
2
3
4
5
6
1
借款1
1.1
期初借款余额
0
0
2060.00
1545.00
1030.00
515.00
1.2
当年借款
0
2000
0.00
0.00
0.00
0.00
1.3
当年还本付息
0
638.60
607.70
576.80
545.90
1.3.1
其中:还本
0
515.00
515.00
515.00
515.00
1.3.2
付息(6%)
0
0
123.60
92.70
61.80
30.90
1.4
期末余额
0
2060
1545.00
1030.00
515.00
0.00
2
借款2(临时借款)
2.1
期初借款余额
0
0
0.00
131.24
0.00
0.00
2.2
当年借款
0
0
131.24
0.00
0.00
0.00
2.3
当年还本付息
0
0
0.00
136.49
0.00
0.00
2.3.1
其中:还本
0
0
0.00
131.24
0.00
0.00
2.3.2
付息(4%)
0
0
0.00
5.25
0.00
0.00
2.4
期末余额
0
0
131.24
0.00
0.00
0.00
3
借款合计
3.1
期初借款余额((1.1)+(2.1))
0
0
2060.00
1676.24
1030.00
515.00
3.2
当年借款((1.2)+(2.2))
0
2000
131.24
0.00
0.00
0.00
3.3
当年还本付息((1.3)+(2.3))
0
638.60
744.19
576.80
545.90
3.3.1
其中:还本((1.3.1)+(2.3.1))
0
515.00
646.24
515.00
515.00
3.3.2
付息((1.3.2)+(2.3.2))
0
60
123.6
97.95
61.80
30.90
3.4
期末余额
0
2060
1676.24
1030.00
515.00
0.00
表中数据说明:
本案例建设期第2年贷款2000万元,应计利息=(0+2000÷2)×6%=60万元
⒉ 计算各年度等额偿还本金
各年等额偿还本金=第3年初累计借款÷还款期=2060÷4=515万元
⒊ 根据总成本费用的构成列出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的费用名称见表1-9。
表1-9 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年 份
项 目
3
4
5
6
7
8
1
经营成本
1682.00
3230.00
3230.00
3230.00
3230.00
3230.00
2
折旧费
293.76
293.76
293.76
293.76
293.76
293.76
3
摊销费
90.00
90.00
90.00
90.00
90.00
90.00
4
建设投资贷款利息
123.60
97.95
61.80
30.90
0.00
0.00
5
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4.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6
总成本费用
2193.36
3731.71
3695.56
3664.66
3633.76
3633.76
背景:
拟建某工业生产项目, 这一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
⒈ 建设投资估算总额为5263.90万元(其中包括无形资产600万元)。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
⒉ 本项目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自有资金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贷款总额为2000万元,在建设期内每年贷入1000万元。贷款年利率10%(按年计息),由中国建设银行获得。贷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方式为:投产期前4年等额还本付息。无形资产在营运期8年中均匀摊入成本。固定资产残值300万元,按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12年。所得税税率33%;
⒊ 本项目第3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设计生产能力70%,第4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9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流动资金全部为自有资金;
⒋ 先提取还款的未分配利润,后提取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⒌ 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见表1-12。
表1-12 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收益、成本费用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 目
1
2
3
4
5
6
7
8~10
1
建设投资:
自有资本金
贷款(不含贷款利息)
1529.45
1000
1529.45
1000
2
营业额
3500.00
4500.00
5000.00
5000.00
5000.00
5000.00
3
营业税及附加
210.00
27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4
年经营成本
2490.84
3202.51
3558.34
3558.34
3558.34
3558.34
5
流动资产(应收帐款+现金+存货)
532.00
684.00
760.00
760.00
760.00
760.00
6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
89.83
115.50
128.33 128.33
128.33
128.33
128.33
7
流动资金 [(5)-(6)]
442.17
568.50
631.67
631.67
631.67
631.67
问题:
⒈ 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和营运期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
⒉ 编制项目的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总成本费用表和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⒊ 编制项目的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⒋ 编制该项目的资产负债表;
⒌ 从清偿能力角度,分析项目的可行性。
答案:
问题1:
解:⒈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第1年贷款利息=(0+1000÷2)×10%=50万元
第2年贷款利息=〔(1000+50)+1000÷2〕×10%=155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总计=50+155=205万元
⒉ 固定资产折旧费=(5263.9-600-300)÷12 =363.66万元
⒊ 无形资产摊销费=600÷8=75万元
问题2:
解:⒈列出还本付息表中的各项费用,并填入建设期两年的贷款利息。见表1-13。因此,第3年年初累计借款额为2205万元,则该年应计利息按以下公式计算:
第3年应计利息=2205×10%=220.50万元
表1-13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单位:万元
⒊ 根据总成本费用的组成,列出总成本费用中的各项费用。并将借款还本付息表中第3年的贷款利息220.50万元和年经营成本、年折旧费、摊销费一并填入总成本费用表中,汇总得出第3年的总成本费用为:3150万元。见表1-14。
表1-14 总成本费用表 单位:万元
序号
费 用 名 称
3
4
5
6
7
8
9
10
1
年经营成本
2490.84
3202.51
3558.34
3558.34
3558.34
3558.34
3558.34
3558.34
2
年折旧费
363.66
363.66
363.66
363.66
363.66
363.66
363.66
363.66
3
年摊销费
75
75
75
75
75
75
75
75
4
建设借款利息
220.50
172.99
120.73
63.24
0
0
0
0
5
总成本费用
3150.00
3814.16
4117.73
4060.24
3997.00
3997.00
3997.00
3997.00
⒋ 将各年的营业额、营业税及附加和第3年的总成本费用3150万元一并填入利润与利润分配表1-15的该年份内,并按以下公式计算出该年利润总额、所得税及净利润。
⑴ 第3年利润总额=3500-3150-210=140万元(为盈余年份无需临时借款)
第3年应交纳所得税=140×33%=46.20万元
第3年净利润=140-46.2=93.8万元,
因期初无未分配利润和弥补亏损,故本年净利润=可供分配利润
第3年盈余公积金=93.80×10%=9.38万元
第3年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93.8-9.38=84.42万元
第3年未分配利润=475.11-363.66-75=36.45万元
第3年应付投资者各方股利=84.42-36.45=47.94万元
表1-15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单位:万元
序号
费 用 名 称
3
4
5
6
7
8
9
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