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长在三级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三级服务中心建设,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市委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县委、县政府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三级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服务群众工作体系都有明确要求,前段时间,我先后到玉溪、古溪、龙形、上和等镇去检查镇、村部分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今天,我们召开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加速推进全县三级服务中心建设。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前阶段工作成效,三级服务中心建设总体推动有力去年9月以来,按照市委要求,全县上下将三级服务中心
2、建设作为“固本强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专项行动的重要载体,着力在覆盖、完善、规范、提高上狠下功夫,三级服务中心建设进展较快、改观很大、成效明显。从阵地建设来看,各镇街不断加大投入,22个镇街302个村(社区)中,15个镇街建成了公共服务中心,186个村(社区)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普遍设立“一站式”服务平台,设置“柜台”式大厅180个。从服务功能来看,15个镇街公共服务中心普遍完善咨询引导、现场办理、后台协作、休息等候等功能,为群众提供社保、民政、计生、村建国土等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142个村在基本服务之外,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完善了一批卫生室、便民商店、农资购销等功能设施,为群众提供拓展服
3、务。从阵地形象来看,15个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全部规范化标识,109个村服务阵地更名为“便民服务中心”,273个村(社区)对吊牌悬挂进行了规范,168个村(社区)对功能室的门牌进行了规范,218个村按要求规范了上墙制度,有效扭转了散、乱、差现象。从村务公开来看,各镇街建立了264个村(社区)公开栏,并按要求从村情、政策、党务、村务、财务、服务等方面对公开内容进行了规范,村(居)务公开更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群众十分欢迎。从规范管理来看,县行政服务中心建立健全指纹考勤、文明承诺服务等31项工作制度,镇街公共服务中心落实全程代办、一次性告知、ab岗等制度,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了干部轮流值班制度,确
4、保了群众能找到人、办成事。 二、高度重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反思和整改根据市里暗访组反馈的意见、县委组织部普查掌握的情况,以及我自己的所见所闻,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设进度不平衡。个别镇街对服务中心建设不重视、不投入,落实要求慢、拖,镇街、村(社区)两级服务中心覆盖率和规范化建设率还比较低。目前,已有公共服务中心的15个镇街,其中有5个达不到规范化要求,有7个镇街没有公共服务中心,总体符合要求的仅占45.45%;302个村(社区),还有7个村没有活动阵地,长期寄人篱下或“游击办公”,便民服务中心只有186个,覆盖率61.59%,符合规范化要求的仅有113个,达标率37.42%,9个
5、城市社区达到面积要求的仅仅1个。分镇街看,仅有寿桥镇、五桂镇、别口镇覆盖率达到100%,部分镇街覆盖率低于40%,离市县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功能配套不健全。一些镇街公共服务中心窗口设置单一,应该进驻大厅的社保、民政、计生、村建国土等部门没有进驻,还存在单设社保、财政办事大厅的现象。多数镇街还是老思路、老做法,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仅仅考虑传统性的接待咨询、证件办理、事项处理等基本功能,对如何提高服务中心聚合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等考虑得不够周到。160个村级服务中心没有任何拓展性服务项目,一些已建好的村卫生室,一直闲置,迟迟没有使用。一些村,“两委”干部一人一间办公室,面积严重超标,而服务
6、群众的功能室却很少甚至没有。三是阵地打造不规范。一些村的活动阵地破烂,屋面漏水、门窗破损、杂草丛生;一些村无标识牌、无旗杆国旗、无公开栏;193个村“公共服务中心”没有更名为“便民服务中心”;29个村除了“两委”吊牌外,加挂这样那样的牌子,很不规范;134个村(社区)门牌没有根据功能室设置,84个村(社区)上墙的制度没有清理,满墙都是。已建成的镇、村两级服务中心,有的外部标示悬挂位置、规格大小、颜色字体不统一,五花八门;有的没有必要的桌椅,群众来办事,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四是群工系统运行差。群工系统是去年市委组织部集中研发的服务群众工作网络化管理系统,是县、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服务群众的平台
7、。我们今年4月底布置这项任务,但落实得不够好。目前,县行政服务中心仅仅是一个“中转站”,作为指挥中心的统筹、指导、协调、督促等职能发挥还不够;很多镇街群工系统没有设在公共服务中心内,没有明确专人负责;村(社区)网络不通畅的有102个,缺乏电脑的有56个,没有安装群工系统的有100个,全县群工系统录入、办理、反馈群众反映事项仅196件,部分基层干部完全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个系统,至今还有6个镇街、200个村(社区)未录入一条群众反映事项,使这个系统成了摆设。五是事务公开不全面。从检查情况来看,38个村还没有公开栏,72个村(社区)村情公开不规范,128个村惠民惠农政策公开不规范,146个村(社区)党
8、务、村务、财务、服务公开内容不完整,主要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不明,群众真正关心的惠民政策公示不全,群众关注的种粮直补、低保、宅基地复垦、退耕还林等各项补贴的享受对象、享受标准没有公开,财务收支公布的是“坨坨帐”,没有明细,群众看不明白,监督更无从谈起。六是基层干部管理松散。根据抽查暗访和群众反映,一些村(社区)干部还不知xx县上出台了减轻工作负担的文件,仍然反映他们承担的事项多、负担重;有的村(社区)值班制度形同虚设,群众办事经常找不到人;个别村无人值班,即使通知村干部到活动室了解其工作情况后,检查组刚离开,村值班干部随即锁门离去;部分基层干部服务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
9、至还存在吃拿卡要现象;镇街对村(社区)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管理办法,对村(社区)干部的日常工作考核基本没有。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重视不够。部分镇街对服务中心建设不够重视,有的持等待观望态度,能拖就拖;有的“等、靠、要”思想突出,不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有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敷衍应付;有的认为建了大厅,挂了牌子,摆几张办公桌椅就万事大吉,至于运行效果好不好则无人过问等等。二是落实不力。部分镇街对服务中心建设没有按要求认真研究,针对村(社区)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熟视无睹,投入精力少、用心不够;部分镇街主要领导将工作责任简单批转,当“甩手掌柜”。三是投入不足。有的镇街没有千方百计
10、想办法筹资金,对镇街、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没有落实经费,导致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缓慢;有的没有明确专人负责,导致无人管或管理混乱、运转无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对照检查,深刻反思,切实加快整改。 三、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推进三级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市委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三级服务中心建设的组织领导,并由行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县委已经明确,这项工作由我全面负责。今年的目标是:年底前镇街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规范化率要实现两个100%。各镇街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镇街镇长、主任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必须确保本地两个100%目标的实现。
11、当前,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着力加快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建设。7个还没有或正在建设公共服务中心的镇街,绝不允许讲价钱、讲客观,不管是改建还是新建,必须锁定目标、认真研究、提出思路、制定措施,整合项目资金,加快工程进度,确保质量安全,务必在今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方案的设计上,务必按照规范化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管长远,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村建国土、民政计生、农业服务、社保医保以及群众诉求受理等服务项目统筹考虑进去,完善咨询引导、现场办理、后台协作、休息等候等功能。已经建好的15个镇街,要着力在规范提高上下功夫,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公共服务中心日常监管,将群工系统设置在服务中心内,
12、并明确专门人员负责运行,要进一步充实服务项目,将相关职能科室布局进去,建立完善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反馈、办理流程公示、群众举报投诉、服务效果评价等制度和规范,开展各种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确保群众好办事、能办成事。第二,着力完善规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要加快阵地覆盖,2008年以来,各地不断加大建设力度,绝大多数的村都有活动阵地,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应该有基础、有条件。因此,有基础的要抓紧时间,作必要的改造后加快运行起来。没有活动阵地的7个村,面积不达标的8个城市社区,相关镇街要认真研究、拿出计划,及早启动。对活动阵地无法使用、确需新建的,相关镇街要通盘考虑、有序实施,但现在使用的阵地要作
13、必要的规范,不能借口新建,弃之不管。总的要求就是,年底前,每一个村、社区都要有便民服务中心。二要加强阵地规范。县里已经下发了相关意见,各镇街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设立柜台,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要将“公共服务中心”统一更换为“便民服务中心”,吊牌只能外挂“两委”和服务中心的牌子,门牌要根据功能室设置,上墙的制度要少而精,公开栏要按照规定的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三要完善服务功能。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仅有基本的行政功能远远不够,便民服务才是核心。各镇街要指导村(社区)立足于本村实际,从方便群众的角度,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拓展服务功能,依托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撬动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开展农资购销、医
14、疗服务、便民超市、快递转交、水电气费代收代缴、家政服务、文化娱乐等便民利民服务,着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四要用好群工系统。要抓紧启用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并结合实际不断丰富拓展应用。各村(社区)电脑要布置在“一站式”服务平台内,网络要保持畅通,网络不通的平板电脑要配置到位,确保群工系统能正常运转。要加强培训指导,让基层干部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确保系统真正发挥作用。五要加强干部管理,督促村(社区)干部落实好轮流值班或坐班制度,确保群众上门办事随时有人接待、受理。各镇街要探索村(社区)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制定出简单、易行、管用的基层干部年终考核办法,切实规范干部行为,提高群众的满意度。第三,上下
15、联动,合力抓好三级服务中心建设。县行政服务中心在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服务、牵头研究建立群众反映事项交办督促机制的同时,要加强对镇街、村(社区)两级服务中心的指导、培训力度,更好地发挥“指挥中心”的职能职责,兜底解决镇街和村(社区)无法办理的问题。县民政局要加大力度,重点研究、协调、帮助解决城市社区面积不达标问题。县财政局要对服务中心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县卫生局要抓好村卫生室的建设布点、设备配置和乡村医生管理,确保建好的村卫生室及早使用。县商务局、县农委、县文广新局要着眼于拓展便民服务功能,协助抓好农资购销、快递物流、便民超市、文体活动等功能布局。县电信公司要认真研究,切实解决部分村网络不通的问题。县人力社保局要牵头落实好村(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待遇问题。县委县政府督查室xx县委组织部要抓好三级服务中心建设的督查工作,建立暗访机制、通报机制、年终综合考核机制,倒逼各镇街建设好、管理好、运行好服务中心。同志们,三级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大家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扎实工作,确保服务中心按时建成、顺利运行,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