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贝聿铭案例分析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99946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聿铭案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贝聿铭案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贝聿铭案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贝聿铭案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贝聿铭案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贝聿铭(IeohMingPei)(1917-)1.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简介 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2.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

2、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3.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

3、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谐调统一。4.贝氏主要建筑作品范例分析5.1 伊夫森美术馆1968年-EversonMuseumofArt,纽约州雪城。伊弗森美术馆是贝聿铭建筑生涯中的第一件美术馆作品,其建筑物本身就是一座巨大雕塑品,和其他的美术馆想比较,伊弗森美术馆本身是一个地方性的小型美术馆,不足以靠藏品来吸引人们,势必要靠不同类别的特展和巡回展来支持演出,功能决定结构。6.贝聿铭从造型入手,为该馆设计了大小,高度都不

4、相同的10个展览室。最大的是50尺见方的雕塑院。在雕塑院西北部,有一个旋转的楼梯,是整个雕塑院的中心。伊弗森美术馆院长认为旋转楼梯是全馆最“夸张”的地方。7.伊弗森美术造型主题是高低差异的四方大盒为主。展览室以展画为主,所以以人工采光为主,被展览室包围的雕塑庭,边缘有两道边窗,自然光从屋顶边缘洒入。贝聿铭作品中喜欢将自然光引入到建筑物中,与自然融为一体,其几何形建筑在自然光线照射下,趋于变化多端。8.伊弗森美术的混泥土墙面混入了当地花岗岩的碎石骨材,外表经过锥击的特殊处理,斜向的凹凸纹理,让地方特色不留痕迹的流露。伊弗森美术馆中“井”字形组织展览空间是环绕主体空间,当人们到达美术馆2楼,可以看

5、到中庭却不能穿越,人们只能环绕这个空间,就象岭南庭园中的水面一样,正是通过对空间的环绕,可获取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另外美术馆不同的展厅角部的连接与庭园中角部的转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尽管贝聿铭赋予伊弗森美术馆以强烈的现代几何特征,但是它的空间观念却与中国庭院十分接近。”9.“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建筑世界里追求了几十年,贝聿铭始终不离一个“人”字:“我的思维中,以人为本可能是最明显的,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我认为建筑设计中人的比例很重要,我总是试图在建筑设计中做好这一点。”10.2 1998年-摇滚音乐名人堂,俄亥俄州 克利夫兰从“对摇滚乐可是一无所知”,到亲身去学习和体验什么是Rock

6、roll,然后再作出设计的计划,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充分映照了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11.主体建筑物与玻璃帷幕构成底边为4.2英亩的直角三角。空间的变化有利于地平下空间的隐藏以及提供高调控交流场所。简单的几何造型在流畅的整体中实现不同的功能。“摇滚乐就是能量。”在听过许多演唱会之后,贝聿铭为摇滚乐下了如此的批注,他说,他设计这座摇滚乐博物馆建筑物,就是为了显示这种音乐的能量。12.小结作品共同之处:针对每一个即将设计的作品,之前都要从历史,政治,和人文等多角度进行考察,按照“以人为本”和独特的自然建筑的理念,创造出伟大的建筑艺术品。13.“自然”与其建筑作品的融合14.苏州博物馆 2002年

7、 眼前一面落地大窗,映照出内庭的风景。这种透视法的处理方式,我们成了观画人,走到内庭,就成了画中人,这双重角色的转移,人和画就不分你我了。贝聿铭的作品很重视光线和大自然,其中不少传世之作,都设计了让人活动的内庭,通过大自然和游人的活动将钢骨水泥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理念的新。15.建筑物有中国山水画般的寂与静。简化了的形式语言多用光影线条变化丰富室内空间采用现今建筑材料,诠释江南风景园林大量采用园林的借景框景庭园理水等涉及手法16.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设计是建筑师贝聿铭的名言。罗浮宫的金字塔入口就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里,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阳光17.4 巴黎卢浮宫门前的透明金字

8、塔1989年 大师一生都在忙碌的创作,把这份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美带入人们的生活。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空间理念,主导着贝聿铭一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人们行径在他设计的建筑中,自然的阳光透过窗棂交织的光影仿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18.1重复性的细部构造,形成巨大的几何形体2玻璃与钢材的结合,使自然光线得以最充分的利用。夜间灯光的投射,使得他成为卢浮宫前的一颗钻石3宽广的中庭,仰视可见地面周遭的景观19.“金字塔”南北剖面图20.卢浮宫配置图21.启示“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应用从客观实际出发,多角度思考问题22.香港中银大厦1982年-1990年 贝

9、聿铭认为,“建筑和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师如果不能意识到结构所蕴藏的力量,就不可能有好的设计。23.在中银大厦的设计中,贝氏采用了严格的“模数制”(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以毫米为单位),所有的模数都基于装修,所以在设计中采用了以建筑面作为设计面,结构后退这样一个方式:主要空间的轴线都与装修线对齐,而与结构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24.肯尼迪图书馆(1964年)1964年,为纪念已故总统约翰肯尼迪,美国决定建设一座永久性建筑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

10、家族在一大批应征的一流建筑师中,并没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做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25.遗孀杰奎林的欣赏。这座历时15年的建筑,由于其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于是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就此,贝聿铭开始跻身世界级建筑大师之列。26.由贝聿铭设计肯尼迪图书馆,是总统夫人杰奎琳的主意。她对不久前华盛顿完工的一座贝聿铭设计的国家美术馆东厅很欣赏。肯尼迪图书馆选址的时候,本是选在哈

11、佛大学的,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来自哈佛大学本身,也许是剑桥市政府,可能由于怕太多参观者所嚼的口香糖会弄脏了环境,总之,最终被拒绝。最后偶然找到了多切斯特海滨的一片垃圾场,就是这个垃圾场,无意中成就了贝聿铭的杰作,如今她被公认为波士顿的一大最佳风景名胜。根据杰奎琳的建议和贝聿27.铭的理解,肯尼迪图书馆设计是本着让其为一公共的文化中心,而非一块私人领地的初衷而行的。所以建筑前面连肯尼迪的塑像也没有。图书馆的展览内容也和建筑本身保持一致,不以歌颂和宣传为目的,而是尽量让人身临其境。馆内用了大量肯尼迪本人的影像资料,由他自己的历史资料来说,自己来讲。图书馆并非在同一水平线上,一些空间低于地面,使建筑

12、中最动情的因素留于地表。图书馆是由一个10层楼高的三角形塔(主要用于文档放置,教育和行政),2层的展示基地(展示基地及300位的剧院)和110英尺高的纪念幕,整个搭配和谐一致。28.建筑与结构在贝氏的设计中,结构技术的含量一贯极高。以中银大厦为例,无论是面阔54米的入口,十一层的空中接待大厅,还是锥形逐渐向上收分的银行营业大厅,都是借助结构的非凡表现来达到撼人的艺术效果。贝氏在设计时,常常是在方案构思阶段,就把与他合作的结构工程师找来,与他们讨论构思的可能性。结构工程师从它的方案中寻求灵感,新型的结构体系往往在这一阶段产生;同时,他也为建筑师提供结构上的可能性,挖掘结构上的潜力。所以,贝氏的设

13、计总是能如此充分的利用结构、表现结构。立面柱顶端有白色菱形石饰中银大厦第七十层的七重厅29.贝聿铭作品1:1956年-1963年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台湾台中市2:1961年-1967年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Boulder3:1962年-PlaceVille-Marie,加拿大蒙特利尔4:1968年-1974年基督教科学中心,马萨诸塞州波士顿30.5:1968年-EversonMuseumofArt,纽约州雪城6:1969年-CleoRogersMemorialLibrary,印第安纳州哥伦布7:1969年-1975年JohnHancockCenter,伊利诺斯州芝加哥8:1971年-Ha

14、rborTowers9:1972年-达拉斯市政厅美国德州达拉斯10:1973年-约翰逊艺术馆,康乃尔大学,纽约州Ithaca11:1974年-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12:1976年-罗彻斯特大学WilsonCommon,纽约州罗彻斯特:纽约时报选为当时全美最佳的前十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13:1977年-汉考克大厦,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当时单块玻璃面积最大的全玻璃幕墙建筑,由于当时玻璃幕墙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厦建成初期曾经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后经过技术改进得以解决。31.14:1978年-1982年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印第安纳州Bloomington15:1979年-1986年JavitsC

15、onventionCenter,纽约州纽约市16:1981年-JP摩根大楼,得克萨斯州休斯敦17:1982年-香山饭店,中国北京该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18:1982年-1990年中银大厦,香港当时的香港第一高楼,建筑面积是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32.19:1985年-威斯纳馆(WiesnerBuilding),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麻州波士顿20:1989年-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巴黎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经过投标竞赛而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的工程21:1990年-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DeutschesHistorischesMuseum),德国柏林22:1995年-中国银行总行,北京23:1996年-1997年,美秀美术馆(MihoMuseum),日本滋贺县甲贺市33.德国历史博物馆34.美国达拉斯音乐厅35.日本MIHO博物馆36.37.38.39.中国银行总部大厦中国银行总部大厦40.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41.42.43.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44.JP摩根大楼45.澳门科技馆46.北京香山饭店47.48.49.伊斯兰艺术博物馆50.5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