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2 -
二、工程概况 - 2 -
三、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 2 -
四、拆除工程施工准备 - 4 -
五、 拆除工程施工管理 - 5 -
一)、施工工艺 - 5 -
二)、施工注意事项 - 6 -
六 、拆除工程安全技术管理 - 7 -
一)、安 全 生 产 管 理 体 系 - 7 -
二)、一般规定 - 8 -
七、安全保证措施 - 9 -
一)、基本要求 - 9 -
二)、拆除时安全事项 - 10 -
三)、安全管理 - 10 -
四)、做好拆除作业后的安全工作 - 11 -
七 、拆除工程文明施工管理 - 12 -
八 、施工进度计划 - 13 -
九、 拆除工程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 - 13 -
附:拆除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一、编制依据
经过现场勘查,综合考虑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等要求,特编制针对奥莱国际广场3#楼地下室1-15线模板坍塌部位钢筋混凝土拆除的施工方案。
参考规范如下:
1、《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程》(DBJ08-70-98)
二、现场实际情况
1、3#楼地下室模板坍塌实际情况,需拆除部分为2~10轴,C~F线,总面积约为516㎡。
2、3#楼地下室模板支撑系统弯曲、变形、需进行加固处理。坍塌梁板混凝土已经逐步硬化,地下室筏板基础内有较多积水。
3、1~15线3#楼地下室框架柱混凝土已经浇筑完毕。
三、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为了快速、安全的拆除坍塌部位混凝土,保证后续施工继续进行,我公司
由公司董事长亲自指挥,公司安全部门现场监管,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及职能如下图:
董事长
安全安全科
现场施工负责人
项目经理
公司技术总工
后勤负责
安全员
项目技术责人人
施工员人
操作工人
主要职责如下:
董事长(肖顺新): 负责工程全面指挥、协调和管理工作。
公司总工(吴福江):负责工程中的方案审批、技术问题处理。
项目经理(张子宁):负责现场施工具体安排和管理、及与各方协调工作。
施工负责人(姚能胜):协助项目经理搞好现场施工具体安排和管理。
公司安全科(胡国民):负责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安全巡查、进行安全监管。
项目技术负责人(郑有保): 编制具体施工方案、对工人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根据公司总工总体安排具体落实各项技术工作。
施工员(李健、姚能超): 负责现场具体施工。
安全员(肖顺安):负责对现场工人进行安全监督、对各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复查。
后勤负责人:负责施工和生活的安排、后勤保障及财务管理。
四、拆除工程施工准备
1、现场所拆除部位的周边连续设置1.8米高竹芭封闭护栏,在拆除危险区域设置警戒标志
2、为防止在拆除过程中造成二次坍塌和人员伤亡,特对坍塌部位及周边(1~15轴,A~G线)现状模板支撑系统按施工方案进行加固。加固方法采用钢管、扣件对原支撑系统进行有效连接,重新增加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和扫地杆;同时对已变形严重的原支撑系统采用局部焊接加固。
3、将拆除部位的模板支撑系统和绑扎成型的钢筋与其相邻区域全部断开,采用专业气割工施工,作业前严格履行和审核、审批动火令。做好消防和防爆措施。(消防器材为不少于10组灭火器和消防水源;氧气瓶和乙炔瓶摆放距离>5米。并摆放在安全部位,防止物体打击瓶体,瓶口设回火阀)。
4、抽干地下室积水。采用150污水泵10台,100污水泵10台,50潜水泵5台,24小时排水,排干时间严格控制在7月7日前,排水泵必须满足“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和TN-S系统要求。
3.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的准备
我方采用人工拆除、机械运输的方式进行施工,根据施工经验及本工程实际境况,拟购进材料、机械、设备分列如下: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数量
制造年份
备注
1
风镐
10台
2011.5
2
气割
4把
2012.3
3
氧气、乙炔
10瓶
2013.3
4
排水泵
15台
2013.3
5
电焊机
2台
2013.3
6
自卸车
5辆
7
塔吊
3台
8
切割机
3台
2012.12
9
尼龙网
500平米
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序号
工种
投入劳动力
工作内容
1
拆除技工
15
凿除坍塌部位混凝土
2
模板工
10
对模板进行加固
3
架子工
6
搭设安全防护、安全通道
4
电焊气割工
4
切割结构钢筋、加固支撑
5
壮工
15
建筑垃圾清理、吊运
6
塔吊操作工、指挥
6
建筑垃圾清理、吊运
五、 拆除工程施工管理
一)、施工工艺
拆除和清理顺序:
a、已坍塌部位:先切割和清理钢筋—清理砼渣—模板—钢管-吊运出场
b、未完全坍塌部位(变形部位):先用砼切割机切缝分隔—风镐拆砼—气割切和清理钢筋、支撑系统—模板、砼渣处理-吊运出场
c、拆除清理采用人机配合,机械主要为三台塔吊和五台自卸车,拆除垃圾在指定地点堆弃
2、留设作业通道
拆除工程的施工现场于地下室中间7线处设作业通道,通道宽度为2米左右,以满足人员上下通行的需要,作业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保证上、下通道应保持畅通。作业通道利用警示带隔开,并制作标志牌利于通道口作出警示。
二)、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监测被拆结构状态,并应做好记录。当发现有不稳定状态的趋势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2)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分类堆放在指定场所,上部拆除垃汲应设立串筒倾倒,不得随意从高处下抛,并及时清运。拆下的材料和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严禁高空抛下。拆卸的材料应放置垂直升降设备或流放槽卸下。建筑垃圾应设置垃圾井道卸下。
不得集中堆放材料和建筑垃圾,堆放的重量或高度应经过计算,控制在结构承载允许范围内。应该分散堆放及时清运、吊出。
(5)拆除施工应分段进行,不得垂直交叉作业。作业面的孔洞应封闭。
(6)楼板上严禁多人聚集或堆放材料。
(7)拆除主梁时,应确保其下落有效控制时,方可切断两端的钢筋,逐端缓慢放下。
(8)拆除柱子时,应沿柱子底部剔凿出钢筋,使用手动倒链定向牵引,采用气焊切割柱子三面钢筋,保留牵引方向正面的钢筋。
(9)拆除管道及容器时,必须查清其残留物的种类、化学性质,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进行拆除施工。
六 、拆除工程安全技术管理
一)、安 全 生 产 管 理 体 系
安全生产目标
达到五无目标,即“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中毒事故”。并将一般减微事故发生频率控制在3‰以下。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必须对拆除工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项目经理部设工程安全负责人,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分为施工管理、安全教育、机械设备、现场维护及日常生活5大部分,各部分设专人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将安全小组的决定落实并向各施工班组安全小组交底并监督。做到安全落实到人,专人专项,职权分明。如下页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图所示。
安全教育制度
按照公司的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正确严格地执行和运用施工及安全规范。对进场的工人进行摸底测试,统一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各专业班组认真进行技术交底,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安全规范。经过培训交底达到合格的职工才允许上岗操作,为安全工作顺利圆满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建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由项目经理或专职安全员主持。同时在每道施工工序进行前,由专职安全员做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各班组长带领施工人员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般规定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凡在2m及以上高处作业无可靠防护设施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挂点牢靠。如系安全带确有困难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确保安全的其它防护措施,不得冒险作业。
(2)推倒前,应发出信号,待全体人员避到安全地方后,方可进行。
(3)拆房施工作业时严禁向下抛掷,拆卸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分别堆放在指定场所。施工现场应做到材料堆放整齐,周围通道、沟管保持畅通,场内无积水,及时清运建筑垃圾。人工拆除主要扬尘环节应有控制措施,安排专人定时洒水保持潮湿。
(4)遇有风力在六级以上、大雾天、雷暴雨、等恶劣气候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拆除作业。临设及外架必须有避雷措施。防雷接地可与工程的避雷预埋件临时焊接连通,接地电阻达到规定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设专人掌握气象信息,及时作出大风,大雨预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防止发生事故。禁止在台风、暴雨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施工。台风来临前,所有的机械要停放在安全地点,所有零星材料要加强覆盖,所有生产和生活临设要加防风缆和压盖。
(5)当日拆除施工结束后,所有机械设备应停放在远离被拆除建筑的地方。 施工期间的临时设施,应与被拆除建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6)拆除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由施工单位负责。从业人员应办理相关手续,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
拆除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其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要求。对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2处。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设专用接地线。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应设防雨罩和设门锁,同时设相应漏电保护器。从配电房到现场的主线一律采用质量合格的电缆,并要正确架设。严格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装置”。一切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电动机械必须定机定人专门管理,使用小型手持电动工具时均使用带漏电保护的闸箱。
(8)拆除工程施工过程中,当发生重大险情或生产安全事故时,及时排除险情、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此一过程有安全管理小组负责。
七、安全保证措施
一)、基本要求
(1)施工现场必须有技术人员统一指挥,严格遵循拆除方法和拆除程序。
(2)拆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行业主管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资格证方可施工。
(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扣紧帽带;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挂点牢靠。
(4)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醒目的警世标志,采取警戒措施派专人负责。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施工现场。
(5)建筑物拆除时,应自上而下,顺序进行,禁止上下同时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防止其它部分倒塌。
(6)拆除完成,必须有验收手续,达到工完、料清、场地净,并确保周围环境整洁和相邻建筑、管线的安全。
(7)拆除物受自然气候、环境影响较大,密切注意,防患与未然。每个工作日结束后,安全员必须去现场检查,确认拆除物是否用加固,作到安全无隐患。
二)、拆除时安全事项
(1) 工人从事拆除工作时,应该站在专门搭设的脚手架上或其它稳固的结构部分上操作。
(2) 拆除区周围应设立围栏,挂警告牌,并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逗留。
(3) 建筑物拆除时,应自上而下,顺序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防止其它部分倒塌。
三)、安全管理
(1)施工人员进行拆除工作时,应该站在专门搭设的脚手或者其他稳固的结构部分上进行操作。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和其他防护用品。拆除过程多属高空作业,工具、设备、材料杂乱,粉尘、日晒较多,作业工人应佩戴安全帽、手套、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为防止砖石、灰尘及切割螺钉等的操作,应佩戴护目镜。拆除轻型结构屋面工程时,严禁施工人员直接踩踏在轻型结构板上进行工作,必须使用移动板梯,板梯上端必须挂牢,防止高处坠落。拆除过程中,现场照明不得使用拆除建筑物中的配电线,应另外设置配电线路。
(2)拆除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为确保未拆除部分稳定,应根据结构特点,有的部位应先进行加固,再继续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防止其他部分的倒塌,把有倒塌危险的构筑物,用支柱、支撑、绳索等临时加固。
(3)拆除作业应严格按拆除方案进行: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依次进行;
(4)拆下的物料不准在楼板上乱堆乱放。不准将墙体推倒在楼板上,防止将楼板压塌,发生事故。拆下的物料,不准向下抛掷拆除较大构件要用吊绳或起重机吊下运走,散碎材料用溜放槽溜下,清理运走。
(6 )自始至终坚持管好用电用火、用电机具的安全,非持证电工不得从事装拆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
(7)所有拆除人员和驻场管理人员必须落实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口罩、防尘眼镜、工作鞋、手套等劳动安全防护用品,不准赤脚、光膀进行作业。
四)、做好拆除作业后的安全工作
(1)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按品种、类别堆放在平整的地面上,高度应符合安全规定,并留有一定的间距,防止倒塌伤人。
(2)拆除堆放的材料场地,要专人看管,加强治安保卫。禁止外来人员特别是小孩入内玩耍。严禁烟火,配有一定的消防器材,以防万一。
(3)对于拆除生产、使用、储存危险物品场所物料、器材、设备,不要混杂在与一般物料的存放,或放置到安全场所,或采取清洗措施,或安全销毁。
(4)拆除的区域,对电线、煤气管道、上下水管、供热设备管道等干线再进行一次检查,以防留下隐患,并要设明显标记。
七 、拆除工程文明施工管理
为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在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及地方文明施工管理条例基础上,组织成立文明施工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从现场施工、垃圾运输到日常生活文明均设专人管理,切实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并制作文明施工标志牌,放在醒目的地方提醒工人注意,共同维护一个文明的施工条件。
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1、清运渣土的车辆应在在施工封闭范围内停放;清运渣土的车辆应封闭或采用苫布覆盖,出入现场时应有专人指挥。清运渣土的作业时间应遵守有关规定,做到夜间不施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噪音影响。
2、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前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并标明管线用途,行进方向。对检查井、污水井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拆除工程施工时,为降低粉尘对人员及环境影响,我方将设专人向被拆除的部位洒水降尘。
4、拆除工程完工后,我方将及时将施工渣土清运出场,做到不积压,。
5、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建立义务消防组织,明确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的
日常防火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拆除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在保证充足的消防水源的基础上,配备20只灭火器材;并对工人进行安全消防教育,学习正确使用安全器材的方法,加强安全防火意识。
6、施工现场建立健全用火管理制度,对工人进行用火安全施工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用火安全意识。施工作业用火时,须履行用火审批手续,经施工安全负责人审查批准,领取用火证后,方可在指定时间、地点作业。作业时应配备专人监护,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危险后方可离开作业地点。
7、施工现场设置消防车道,并应保持畅通。施工现场道路保持两方向畅通,保证消防车辆能够及时进入事发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8、对工人进行岗前教育,施工作业应当在批准的施工场地内进行,不得在施工场地范围外堆放物料、机具等。
9、不得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油漆、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八 、施工进度计划
(1)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优化施工进度计划,动态管理,合理组织,严格控制关键线路节点,确保工期目标。
(2)采用性能完好的机械设备并配齐数量,设现场专业机修班组,定期检查、
调试。
(3)现场职工及劳务认真挑选,竞争上岗,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岗位技能水平及劳动数量满足工期要求。
(4)根据施工进度控制统筹计划及时合理编制工程施工进度每周计划,直至落实到小时工作安排。
(5)平面按划定的施工区段组织流水施工,将分为两个工作班组,分段流水协调施工,具体进度计划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九、拆除工程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一)、组成体系
1、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肖顺新
副组长:王世龙、胡兴虎、吴福江 张子宁
成 员:胡国民、肖顺安、郑有保、姚群、姚能胜、姚能超、朱宏喜
下设办公室:联系人:胡国民 电话:13955935844
2、为及时掌握事故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做出快速反应,应急救援小组联系方式:
肖顺新:13905629768 王世龙:13866509989
胡兴虎:13856257728 吴福江:13856257532
肖顺安:13866850900 郑有保:13866500243
姚 群:15065626090 姚能胜:13605626087
姚能超:18256206087 朱宏喜:13965204728
3、 主要应急救援设备
应急救援车辆: 皖G22788 皖G97599
应急救援车辆司机电话:13605625685 15305628197
4、 主要器材和药物
担 架: 2副 灭火器: 10组
纱 布: 10卷 绑 带: 10卷
人 丹: 5件 十滴水: 5件
5、 具体分工
肖顺新: 负责应急救援工作总指挥
王世龙、胡国民、姚能超:负责应急救援现场总调度,组织抢救
胡兴虎、肖顺安: 负责交通、医疗、消防及车辆调配抢救
吴福江、郑有保: 负责汇报材料的编制、整理和上报
姚 群、朱宏喜: 负责应急救援资金、器材和设备调配
(二)、职责
1、组长职责
⑴、组织制定本项目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实施;
⑵、确保参与事故应急救援的人员熟悉各自职责和任务,并能顺利完成任务;
⑶、定期进行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根据演练经验补充、修改和完善事故救援预案;
⑷、在整个事故应急处理过程中,应当与事故现场的主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定时报告现场的态势;
2、其它有关人员职责
⑴、在组长的统一领导下,具体安排组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和实施,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救险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⑵、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源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确保所有参与应急救援预案的人员知道他们具体的职责;指派专人经常保持联系,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
⑶、根据事故发生灾害情况,发现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立即组织进行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⑷、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适时发布公告,接受社会的监督;
⑸、负责处理本组织日常事务,办理组长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事故应急救援的实施机构
认真履行国家的行政职责,各负其责,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维持本工作的正常秩序。
1、 事故发生后,负责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保护事故现场,负责安全保卫、治安管理;
2、 控制旁观者进入事故现场和事故危险区域,负责事故可能危及的范围内的人员疏散和撤离,确定伤亡人员姓名、身份等,防止和处理事故现场发生案件;
3、 负责组织制定本部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 监察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模拟演戏和演练;
5、 重大事故处理结果后,决定可否允许人员进入等问题,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6、 评估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有效性、可行性;
7、 按照规定配合接受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事故报告程序
⑴、按照规定立即将所发生重大事故的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⑵、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上述部门,报告内容: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详细地点;
②.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③.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断定;
④.事故抢救处理情况和已采取的措施;
⑤.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⑥.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字人和报告时间;
⑦.联系电话、联系人和联系地址。
2、 事故现场保护
事故单位做好现场保护工作,未经事故调查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改变现场物品和设备、设施。
- 18 -
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
【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
第 21 页 共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