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蚌埠市三馆项目 模板施工方案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
品
文
档
1
【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 3
1.1 编制依据 3
1.2 编制说明 3
二、工程概况 3
2.1 建筑设计概况` 3
2.2 模板工程概况 4
三、施工部署及准备 5
3.1 劳动力准备 5
3.2 机械准备 5
3.3 技术准备 5
3.4 材料选择 6
3.5 现场准备 6
四、施工工艺 6
4.1 工艺流程 6
4.2 支撑体系 6
4.3 支模方式 7
4.4 柱模 7
4.5 墙模 9
4.6 梁模 10
4.7 板模 13
4.8 楼梯模 13
4.9后浇带模 14
4.10 模板拆除 15
五、模板质量标准 16
5.1 保证项目 16
5.2 基本项目 16
5.3 允许偏差项目 16
5.4 模板施工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7
六、成品保护 18
七、模板施工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19
7.1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19
7.2 环境保证措施 20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木结构设计规程》(GB50005-2003);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2);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6.《规划馆、档案馆施工图纸》;
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四版缩印本)等。
1.2 编制说明
为了进一步规范操作过程,确保模板工程施工安全,避免留下安全质量隐患,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2.1 建筑设计概况`
蚌埠市博物馆、规划馆及档案馆工程位于蚌埠市东海大道南侧,由博物馆、规划馆及档案馆两个单体组成,总建筑面积68302.43m2,其中规划馆、档案馆建筑面积34366.24m2,局部地下一层,主要用于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6层(另加小屋顶),主要用于展厅、库房、办公室及环形走廊。土建及钢结构工期:270天。
本工程结构型式为带有少量型钢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局部设有柱间支撑,基础采用采用静压式预应力管桩。
结构层高:
层数
高度(m)
地下室
4.800
一层
5.500
二-五层
4.500
六层
12.200
小屋顶
1.400-2.400
建筑总高度
30.450
2.2 模板工程概况
本工程梁板模结构尺寸一览表如下:
地下室
负一层
地梁:300×600、350×600、400×(600、700、900、1400)、500×1000
底板厚:h=400
主体
一层
无地下室地梁b×h:200×(500、550、600、700)、250×(600、650、700)、300×(600、700、800)、350×600、400×600、500×(700、1000)、 600×(1000、1200)
地下室顶梁b×h:200×(550、600、700、800)、300×(700、750、800)、350×(700、800、900、1000、1110)、400×(800、860、900、1000)、450×900
顶板厚:h=160
二层
梁b×h:200×(500、550、700、800、900、1000)、250×(550、700、800)、350×(900、1000)、400×(800、900、1000)、450×(800、900、1000)、500×(600、900、1000)
板厚:板h=100、120、150
三层
梁b×h:200×(600、700、800、1000)、250×(550、600、700、900)、300×(700、800、900)、350×(900、1000)、400×(700、800、900、950、1000、1200)、450×(900、1000、1200)、500×(900、1000)、600×(1000、1200)
板厚:板h=100、120
四层
梁b×h:200×(700、800、900、1000)、250×(550、600、700、900)、300×(800、900、950)、350×(900、1000)、400×(800、950、900、1000)、450×(900、1000)、500×1000
板厚:板h=100、120
五层
梁b×h:200×(550、700、1000、1300)、250×(550、600、650、700、900)、300×(500、700、800、950、1200)、350×(900、1000、1300)、400×(800、900、950、1000、1200、1300)、450×(900、1000、1200、1300)、500×1000
板厚:板h=100、120
六层
梁b×h:200×(600、800、900、1000)、250×(600、650、700)、300×(800、1000)、350×900、400×(800、900、950、1000、1100)、450×(900、1000)、500×(900、1000)
板厚:板h=110、150
屋面
梁b×h:200×(700、1000、)、250×(700、900)、300×(500、700)、350×(500、900、1000)、400×(800、900、1000)、450×(900、1000)
板厚:板h=120
柱
普通柱
900×900、900×1000、1000×1000、1100×1100、钢管柱R=550
劲性柱
900×900、900×1000、1000×1000、1100×1100
墙
人防墙
300、350、400
三、施工部署及准备
3.1 劳动力准备
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分三个班组准备100个熟手模板工,在一至六层需要150个熟手模板工进行工程施工,工人在视工程进度的情况下合理调配,当人员出现紧缺时及时进行补充,以确保工期。
3.2 机械准备
圆盘锯 6台、平刨机1台、压刨机1台、电钻20台、电锯8台、其他小型工具如钳子、扳手、吊线锤等视工人需要进行准备。
3.3 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
(2)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对施工队组进行技术交底。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队组的技术素质。
3.4 材料选择
砖: MU10砖。
模板:915×1830×18mm厚的普通木胶合板;
木枋:50mm×100×2000mm的木枋;
对拉螺杆:φ12、φ14加工成型的螺杆及止水螺杆;
脱模剂:YJA-Ⅱ脱模剂;
Φ48×3.5钢管、扣件、蝴蝶扣、铅丝、钢顶托与底座;
辅材:2cm宽粘带纸、海绵条、铁钉、铁线、刷子、小铁铲、撬棍等。
考虑本工程模板周转损耗大,板材优先考虑优质木胶合板。
3.5 现场准备
在施工阶段,在现场搭设木工加工场,模板的加工、制作均在木工加工场进行。
现场设置好堆放模板及木枋、钢管、顶撑的场地,并进行防雨防晒措施的保护。
四、施工工艺
4.1 工艺流程
总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墙柱钢筋加工制作及模板的配置→剪力墙及柱钢筋绑扎→内架搭设→梁底模及梁侧模的安装→平板模板安装以及剪力墙及柱模板的安装→模板验收→梁钢筋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梁板柱混凝土浇筑→柱模拆除→梁侧模拆除→梁板底模拆除。
柱及剪力墙模板施工工艺:清理柱墙内杂物→弹边线及门洞口位置线→钢筋绑扎、预留洞口→自检、互检及隐蔽验收后工序交接手续→安装洞口模板→安装柱墙体侧模→调整固定→自检、互检→验收→移交砼工种。
梁、板模板施工工艺:弹线→内架搭设→调整标高、剪力墙及柱接头模板安装→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安装板底龙骨→铺底板模堵缝、清理→绑梁钢筋→绑板底筋、水电管线安装筋→绑板板面筋、预埋件、插筋、封边模→自检、互检合格后验收,办交接手续,移交砼工种。
4.2 支撑体系
本工程采用满堂钢管架支撑体系。
本工程地下室、地上结构层采用满堂钢管架搭设,梁底立杆横向间距为梁宽B+2×250mm,纵向间距为1200mm,当梁高≥1000mm时,在梁底增加一道立杆支撑,梁下立杆设置顶托,顶托伸出长度不大于200mm。板底立杆间距采用1.2×1.2m,搭设过程中应根据柱距控制好立杆间距,保证立杆间距不大于1.2m,应保证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相邻两个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即500mm。扫地杆采用纵横双向布置,离地不超过200mm,步距为1.5m。
支架立杆外侧周圈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应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支架构造、三向剪刀撑、扫地杆及水平杆的布置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要求实施。
4.3 支模方式
墙体:采用木胶合板及钢管加固。
柱:柱采用木胶合板及钢管或者槽钢加固。
架体:采用满堂钢管架。
梁板:采用木胶合板及钢管加固。
4.4 柱模
4.4.1 普通钢筋砼柱
根据施工图纸,本工程采用18mm厚胶合板,面板后竖向背枋采用50×100×2000@150木枋,柱加固采用双钢管加φ14对拉螺杆做箍,柱箍第一道距地200mm,以上竖向间距450mm。
柱子加固形式见下图:
4.4.2 型钢柱
根据施工图纸,本工程采用18厚的木胶合板,面板后背竖向通长50×100@150木枋,背枋两面刨光。柱加固采用双钢管加φ14对拉螺杆做箍,柱箍第一道距地200mm,以上竖向间距450mm。
对于本工程型钢柱的加固形式见下图。
4.4.3 柱模施工
为保证模板的位置安装正确,安装时先在基础面和楼面上弹出纵横轴线和柱身外包线,钉好柱头压脚板,柱头压脚板内边离柱身外包线保证一个模板厚度;而对于模板拼缝采用双面胶粘贴或海棉条。柱模支设完毕,需用吊线锤校正柱子垂直度,如发现超出允许偏差范围,应松开斜撑固定扣件或接头,用顶衬或方木顶柱模一侧使之垂直。
4.5 墙模
地下室外墙模采用18厚木胶合板,50×100木枋双面刨光背枋150,止水螺杆间距450×450布置, 柱箍第一道距地200mm,以上竖向间距450mm。
在地下室外墙两侧垫成品垫片,待砼浇筑完成后取出用防水砂浆填补。
在外墙接口处加钉木条垫设,以保证接口平顺。如下图示:
4.6 梁模
4.6.1 普通梁
梁高在600mm以下:采用梁底铺枋@250,底钉压脚条用斜板钉设加固。
梁高600至900mm之间:梁底铺枋@250,底钉压脚条,Φ12的对拉螺杆中间一道@450加固。水平杆件下加设防滑扣件。
梁高在900至1200mm时:梁底铺枋@200,钉压脚条,两道Φ12的对拉螺杆沿长度方向@450、沿高度方向@450加固。梁高H≥1000mm时,在梁底增设立杆支撑,水平杆步距1.5m。
梁高在1200mm以上时:梁底铺枋@200,钉压脚条,Φ14的对拉螺杆@450×450加固,最下一道螺杆距梁底200mm。在梁底增设立杆支撑,水平杆步距1.5m,对于大截面梁或大跨度梁梁底对应加设独立支撑并与纵横向立杆相连形成整体网架支撑体系。
主梁跨度超过4m时,在梁模的跨中按梁跨的1‰~3‰度起拱。
4.6.2承台和地梁(地下室部分)
有地下室部分的承台和地梁部分采用砖胎膜砌筑。
1)、采用MU10砖砌体,M7.5水泥砂浆砌筑。
2)、地下室部位承台高度有:2000mm ,1800mm ,1600mm,1550mm, 1400mm, 1300mm, 1200mm, 1100mm, 100mm, 850mm
根据承台高度,承台高度≤1.2m时,砖模砌筑120墙;1.3m≤承台高度,砖模砌筑240墙;
注:a)根据图纸地梁截面尺寸有300×600,350×600,400×(600、700、900),500×1000。砖胎膜砌筑方式按上图砌筑。
b)集水井深1000砌筑120, 深2000砌240。
c)底板降板较大处采用240砖墙砌筑。
d)电梯井深2000,坑底砌370砖。
4.6.3 地梁(无地下室部分)
本部分仅以地梁和承台的连接的平面图示例
注:砖胎膜的厚度以有地下室部分地梁砖胎膜的砌筑方式砌筑
4.7 板模
板模在梁模支好后进行,采用木胶合板拼装,铺设在50×100木方搁栅上,木枋间距300,搁栅搁置在架体上。
板模安装顺序为:搭设支架→铺木方搁栅及双钢管→调平柱顶标高→检查模板平整度并调平→检查模板的拼缝
4.8 楼梯模
楼梯间模板采用封闭式楼板的支模方法。具体如下图:
4.9后浇带模
后浇带部位架体单独搭设并刷红白油漆标示。
后浇带宽:地下室底板和顶板800,二层至屋面板1000。
以下是后浇带模板支设的注意事项:
(1)支设底板模板时,在后浇带处用木板支设施工缝处模板,钢筋从木板中打孔穿过,木板下打一条厚度为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水泥砂浆带,既可防止浇筑板混凝土时漏浆,又可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2)地下室底板、顶板后浇带模板采用绑扎拦阻混凝土用的钢丝网及带槽口多层板(间距符合钢筋间距),外用木方加固封堵,同顶板施工缝处理方法。
(3)在支设板模板时,将后浇带处模板一同支上并与其他模板相脱开,待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其他地方混凝土模板拆除,留下后浇带处模板及支撑。
(4)为防止后浇带内存留垃圾,后浇带上方用木板覆盖。
4.10 模板拆除
4.11.1 拆除前的准备
①拆除前必须对操作工人做好技术及安全交底;
②全面检查内架的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③清除架体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④拆除前对整个建筑物实行全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现场,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⑤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作业队在得到项目部下发的《内架拆除许可令》,明确拆除部位、拆除时间及拆除的顺序后方可进行拆除。
4.11.2 拆模时间规定:
侧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板及梁底模板拆除必须在预应力张拉后由专业施工员提出申请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发意见,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
各部位构件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L(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板
L≤2
50
2〈L≤8
75
L>8
100
梁
L≤8
75
L>8
100
悬挑构件
-
100
4.11.3 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1)、梁板模板拆除前应先在满堂架适当部位横杆(满足操作要求)铺上脚手板以满足操作时安全需要及防止拆下的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落。
2)、拆模时操作人员严禁站在拆除部位的正下方,并用专用撬棍拆除梁板模,禁止野蛮施工。
3)、拆下的模板由人工往下传递,层高超过4m楼面底模由人工通过绳子吊运落地,严禁往下扔,以防止模板损坏。
4)、当天拆下的模板当天转运至指定地方并及时清理干净,撬出铁钉并刷脱模剂,禁止待一楼层模板全部拆除后,再一次清运。
5)、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撑不得拆除,后浇带处的支撑保留三排立杆不得拆除。
五、模板质量标准
5.1 保证项目
模板支撑体系、杉木枋在使用前应认真挑选防止锈蚀或有节疤,即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5.2 基本项目
模板接缝要严密,不得漏浆,(柱模)拼装过刨,模板与砼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严禁脱模剂污染钢筋;模板支设便于模板的拆除。
5.3 允许偏差项目
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洞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移
3
表面平整度
5
标高
-5~+2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截面尺寸
-5~+2
预留、预埋件中心线位移
3
每层垂直度
3
预留洞截面尺寸
0~+10
5.4 模板施工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柱位移,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偏差大。
防止方法:支模前按墨线校正钢筋位置,钉好压脚板;
柱箍形式、规格、间距要根据柱截面大小及高度进行确定;
梁柱接头模板要按大样图进行安装而且联接要牢固。
2)、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加大,板中部下挠,产生蜂窝麻面。
防止办法:大于600mm梁高的侧板,宜加穿对拉螺栓。模板支顶的尺寸和间距的排列,要确保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支顶的底部应在坚实地面上,梁板跨度大于4m者,如设计无要求则按规范要求起拱。
3)、板接缝处出现高低差及漏浆
防止办法:模板应过刨清缝,杉木枋在使用前过刨,过刨后高度统一为95mm;同一板跨内必须使用同一材质的模板,厚度均匀;尽量消除标高引测误差,同时在同一板跨内先定出板边两侧高度,中间部位拉线即可;板缝大于2mm时先用快干粉封堵,再贴30mm宽粘胶带。
4)、梁侧板或板模夹在砼内
防止办法:模板压向必须正确,即板底模压往梁(柱)侧模上口;正确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操作:即安装梁柱模→梁侧模从梁柱处向中间安装→板模从梁边向中间安装。
5)、楼梯踏步高度、宽度不均匀,中间外凸
防止办法:选用熟练的木工技工操作,人员相对固定;正确确定楼梯踏步的起止位置,并在侧面画等分线;踏步侧板采用50mm厚木板,每跑宽度超过1.0m时中间钉反扶梯基。
6)、爆模或外凸
原因分析:1)墙体螺杆(柱抱箍)间距过大;2)螺杆使用时间长,滑丝或螺杆与螺帽套接不吻合;3)砼未分层浇筑及分层振捣或振捣顶部砼时,任振捣棒沉入底部振捣。
防治措施:1)墙体螺杆(或柱抱箍)间距严格按模板方案执行;2)螺杆加工先做样品,检查与螺帽套丝是否吻合,否则对加工螺杆的钢筋退货重新选购直至符合要求;螺杆每次使用前应清洗丝口,保证丝口清晰,下部2m范围内增加保险螺帽,增大抗滑力;3)柱子、核心筒墙体砼水平分层振捣,每次浇筑高度50cm左右,第二层浇筑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cm深即可。
7)、垂直度偏差大
原因分析:1)钢筋偏位未处理直接封模;2)安装完毕后未检查验收;3)四周未搭设斜撑,浇筑砼时向一侧倾斜;4)输送泵输送砼时水平推力将墙体加固体系破坏。
防治措施:1)柱(墙)边线测放完毕后,应先检查钢筋是否偏位,否则纠正后再焊接及绑扎钢筋,绑完后,吊线检查其垂直度,若存在倾斜、扭转情况采用10#钢丝对称拉住校正;2)加强工序交接:木工接收时,钢筋、木工专业工长应办理工序交接手续;砼工接收模板时,砼专业工长也应检查模板,办理交接手续;3)模板安装完毕后,先由班组进行自检,垂直度在5mm内方可要求作业队质检员校对检查,无误后提请项目部质检员抽查,合格后方可在砼浇筑令上签字;4)柱模、墙模每侧要求不少于两道斜撑,间距2m内(墙体)与水平夹角控制在60°左右。
六、成品保护
1)、模板存放场地(清理、维护)要平整,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枋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枋,搬运柱模(模板)要轻起轻放,不得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2)、模板拆除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楞角。
3)、拆下的模板,如发现模板不平或面层损坏变形应及时维护或更换。
4)、每次拆下的模板立即组织人员清理干净,并均匀涂上脱模剂,以免随用随刷时污染钢筋。
5)、对柱子、楼梯阳角部位用旧模板包装好,其中柱角保护模板高度1.8m,宽80~100mm,楼梯踏步保护模板宽度50~80mm。
6)、模板在安装过程中禁止打落钢筋上的砼垫块及移动钢筋。
七、模板施工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7.1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7.1.1一般注意事项
1)、木枋、模板进场后应有防雨措施或入库或加盖编织布,避免受潮变形,影响安装质量。
2)、模板支撑架与外架应分离,楼层外脚手架应高出作业层。
3)、上料平台作成整体移动式平台,由专人拆除和安装,不能图方便擅自搭设。
4)、立杆、木方、穿墙螺杆、柱箍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梁板模架应加防滑扣件。
5)、模板上堆放钢筋,砼必须分散堆放,不得集中堆放。
6)、模板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7)、层与层之间的支模立杆基本上要上下对齐。
8)、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
9)、拆下的模板木枋及时将铁钉拔出,以防扎脚。
10)、吊装模板时应使模板稳定后,操作人员方可协助就位,禁止在摆动中硬拉硬扯。
11)、严禁木工顺手拆除或搬运搭设外架的专用钢管、扣件。
12)、高支模拆除时应系好安全带,防止坠落。
13)、模板拆除时应画出警界线,并派专人指挥操作,闲杂人等不得入警界线。
7.1.2人员要求
1)脚手架搭设人员应有劳动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应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的熟练工人。
2)架子工在作业时严禁喝酒或带病作业。
3)架子工在上架时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等。
7.1.3脚手架、模板支撑的检修安全措施
1)脚手架上下通道搭设在东侧,作业平台采用竹笆板,根据搭设进展情况,及时调整竹笆板位置。
2)支撑体系检修安全措施:至少安排两人轮流检查支撑体系,防止长时间作业因疲劳引起安全事故;严禁酒后作业;严禁穿拖鞋上架,必须穿防滑鞋;根据砼浇筑位置,及时进行检查,出现较小问题,如倒枋、爆模,立即停止上部作业,增加人手加固处理;出现较大问题,如大范围塌陷、整体位移严重应立即撤离,并及时通知上部作业人员撤离作业区域。
7.1.4脚手架同已浇筑结构连接措施
1)与墙体连接:在浇筑墙部位同临近立杆进行扣结加固,形成稳定受力体系。
2)与柱连接:支撑体系必须与已浇筑柱进行有效连接,用4条短钢管做柱箍,通过柱箍与临近立杆进行连接。
7.2 环境保证措施
1)、模板装卸、模板拆除、电锯施工操作应控制好施工噪声。
①模板装卸时应人工一张张搬运,并轻拿轻放,不得直接将模板、木枋向下抛掷;
②模板拆除时,应人工向下传递模板、木枋,不得从高空向下抛掷。
2)、圆盘锯处锯木灰排放,造成环境施工现场粉尘的排放。
①锯木灰每隔2天用汽车将木屑运至城市环境垃圾存放点;
②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对锯木灰浇水三次,防止木尘飞洒。
3)、模板施工产生的现场不可利用的旧废模板、木枋固体废弃物。
①现场不可利用旧模板、木枋与环境垃圾管理站联系,运出施工场地外处理;
②对废对拉螺杆、钢模、螺丝等分类堆放,统一回收后转卖。
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890668267e3349e33
密码:686d03401eefba96faba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e7a00c543af387fc0
密码:b26488ce65abc1787202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bac63885c802fd52e
密码:3d1c344384327b85efff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d97f0765bdf6998a3
密码:48db1c14e42a2b321fac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61215eb41ae3cc919
密码:25bffae5346e7b7d2548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1cab621456ab278ab
密码:709f65f32865af2559c2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8f1d6a4b953f3474e
密码:6e2e4017cce30dc7e055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d1fc6d6dd529b6892
密码:a5dbdd8338f91d2c0701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08377b71d4374262b
密码:1d7a7c21ebd99b798a54
22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