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课件.ppt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7991522 上传时间:2025-01-30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43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1/10/3,#,课程标准:,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进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作用,2、概述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当代中国深远影响,3、概述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意义。,1/27,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醒,站,富,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新时期,2/27,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伟大革命,发展模式,共同道路,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辛亥革命,推翻

2、帝制,建,中华民国,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确实立,改革开放,走欧美式道路,俄国式道路到走自己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道路,“中国崛起”之路,1、世纪三位伟人、三大理论结果、三次伟大革命(历史巨变),三个发展阶段,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探索民族发展之路模式,3/27,三民主义 形成和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客观原因,背景,知识结构,政治上,民族危机深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主观原因,个人努力:,以孙中山为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提出,提出,19,东京成立同盟会,提出

3、同盟会纲领(十六字纲领);,民报发刊词深入阐发为三民主义,4/27,一.三民主义比较完整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十六字纲领,含义,不足,民族主义,(民族革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政府,民族独立,没有 明确反帝,民权主,(,政治革命),创建民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没有将整个,封建地主,作为斗争对象,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土地国有,不废除封建土地全部制.缺乏群众基础.,(前提),(关键),(发展补充),5/27,三民主义评价:,不足:,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没有彻底反封建土地纲领,主动性:,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纲领,表示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利益和要求,(3),反应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愿望,(4)是辛亥革命主要理论指导,6/27,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国民政府,平均地权,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普通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受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以后提出,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新”在反 帝,“新”在强调,普遍平等民权;,反帝反封相结合,“新”在更,关注农民和工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5、扶助,农工,质飞跃,7/27,复习提问,1.,三民主主义最初发表于什么上?主要有什么内容?,2.,三民主义中要求民族独立是?,3.,三民主义关键是什么?原因?,4.,为何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5.,三民主义不足有哪些?应该怎样评价三民主义?,6.,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大区分在于?“新”在哪?,7.,国共第一次合作基础是什么?原因?,8.,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关系怎样?,8/27,1、,形成,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探索出了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相关实践与理论),意义,:,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详细实践相结合创举,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为中

6、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二、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处理主要问题:,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9/27,2、,成熟,发表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革命分“,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及前景,到抗战结束前后,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理论体系,。,(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为党指导思想,二、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10/27,3、发展:,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工作重

7、心转移、工作中心,促进全国胜利方针、,基本政策、总任务,七届二中全会上汇报,提出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针,(3),全方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其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新中国作政治理论准备,科学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二、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处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11/27,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第一次飞跃,.,阶段,主要著作,主要内容,形成阶段,土地革命,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

8、5-1949,过渡时期,1949-1956,建设时期,1956-1966,中国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等,形成,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革命分为两步走,明确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描绘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成熟、并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七届二中全会汇报、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一系列问题,人民民主专政丰富马克思国家学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问题,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丰富和发展,星星之火能够燎原等,革命道路问题,革命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2/27,二、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精华、,科学内涵,1、主

9、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理论;,党建设和统一战线理论。,2、精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科学内涵:,1.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2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详细,国情相结合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是被实践证实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理论标准,和经验总结,13/27,四、毛泽东思想深远影响,理论思想上:,对,中国革命:,对社会主义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结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

10、,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根源。,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14/27,邓小平理论,-,处理主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1.萌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敬和教条主义,解放了人们思想。,中央工作会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2.初步形成:,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并第一次对“邓小平理论”概念做出系统阐述。,3.成熟:,南方讲话:围绕“”根本问题,标志着理论体系成熟。,十四大:以武装全党,

11、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十五大:写入党章,确立为党指导思想。,15/27,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政治确保:坚持四项基本标准,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党领导:坚持中共领导关键,依靠力量:全体人民,祖国统一:一国两制,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16/27,三、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A、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结果,,,B、是开创和引导社会主义事业前进,旗帜,C、是当代中华民族强大,精神支柱。,精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7/27,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背

12、景,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处理问题,重大实践,地位,完成以下表格,革命形势新改变;孙与时俱进,新、无革命时代需要、阶级、思想、实践基础,国际形势及中国社建经验教训,国共合作,国一大,新革命几个时期;“七大”确定,十一届三中,十二.三.四.五,三民主义及三大政策,革命道路.领导权.目标.同盟军.党建.社建,发展道路.任务.阶段.确保.一国两制.两个文明.三步走,民主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道路及社改.社建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及社改完成,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国共合作政治基础,新民主革命及党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党指导思想,18/2

13、7,我国当代二次思想大解放历史回望,在我国当代化进程中,二次大解放都起到拨乱反正,作用,都注定成为改革开放中含有里程碑意义事件。,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拉开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触动姓“社”姓“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深入人心,二次大解放都,在执政党领导下进行,,打破了精神枷锁,带来思想,跃进;都主要,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进行,都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侧重点各有不一样,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从哲学理念上突破,它,冲破“两个凡是”束缚,,打破个人崇敬,,,属思想观念转变更新。,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在经济领域突破,它冲破姓“社”姓“资”束缚,,打破是计划经济崇敬,,以,生产

14、发展为中心,。,19/27,地,资,抵:,洋:,维:,革,:,激,:,无,马义,中国化,器物,制度,思想,新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洋务思想: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维新思想:变法维新(,戊戌变法),民主共和思想: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民主科学思想: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一个,方向,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中国向何处去?,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向西方学习:学不学?学什么?怎么学,单元总结:,近当代,先进思想,思想近代化,向西方学习历程认识:,1、,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2、,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停解放过程。,3、,近当代中国文化在与西学碰撞交融中前行。

15、,4、,历史 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20/27,1,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克服了以往阶级探索不足和本身不足,它反应了中国社会两大矛盾,并试图处理它,它表示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利益和要求,它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纲领,A B C D,2,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土地纲领将会对革命造成不利影响是,(),A,使革命缺乏坚强领导,B,致使革命阵营成份复杂,C,革命缺乏坚实群众基础,D,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21/27,假如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发展,你应该借助

16、历史资料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汇报,B星星之火,能够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标志是,A.毛泽东对陈独秀右倾错误批判,B.井冈山革命依据地开辟,C.新民主主义论发表,D.中共七大召开,B,C,22/27,.“这是邓小平理论提到新高度、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标志。”指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南方谈话D.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指导思想是在,A20世纪90年代末 B20收据70年代末,C20世纪80年代末 D二十一世纪初,.邓小平理论精华是,A实事求是、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

17、邓小平理论形成本质特征是,A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中共集体智慧结晶,C,C,A,A,23/27,9.,邓小平说,:“,走自己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A,他人经验能够借鉴,但必须依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事情,B,无需借判别国经验,C,能够照搬社会主义国家经验,D,不停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经验,10.,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必定和发展。这里,“,发展,”,主要表达在,(),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四项基

18、本标准不动摇,C,分三步走实现当代化,战略布署,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24/27,12.,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一直不渝地落实党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主要任务,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12.“,三个有利于,”,标准含有内在联络性,其中最基本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D,以上三个都包含,25/27,江泽民在

19、中共十五大汇报中总结,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改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请回答:,(1)20世纪中国经历三次历史性巨大改变分别是指什么?,(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3)三位伟人共同道路是什么?,26/27,请回答:,(1)20世纪中国经历三次历史性巨大改变分别是指什么?,(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3)三位伟人共同道路是什么?,答:第1次是辛亥革命;第2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3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当代化而奋斗。,答: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教训,接收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1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详细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并以和平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答:三位伟人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道路。,27/2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