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数学复习课的设计与课堂教学.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70071 上传时间:2025-0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复习课的设计与课堂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数学复习课的设计与课堂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复习课的设计与课堂教学 数学中考复习首先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的内容(依纲靠本),同时又要结合我市《考试说明》上好复习课。 一、中考复习课设计的宏观把握 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宏观把握上,应熟悉课程理念,并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1)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涉及6个方面:数学课程观,数学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学观,数学评价观,现代信息技术观。 (2)初中《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包括4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3)初中阶段的内容标准包括4个领域:数与代数(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统计与概率(统计、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课题学习)。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具体表现为教材各章节的200个左右知识点。 (4)知识技能目标有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四个水平,过程性目标有经历、体验、探索三个层次。 二、复习课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 1、重视基础,全面复习,做到“三抓五过关” (1)三抓是: ①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和实质性理解。 ②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和初步应用。 ③抓基本技能正用、逆用、变用、连用、巧用。 (2)五过关是: ①能准确理解书中的概念。(学生能说出书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吗?) ②能独立证明书中的定理。(学生能说出书中有几条重要定理吗?) ③能熟练求解书中的例题。(学生做到了没有?) ④能说出书中各单元的作业类型。(学生弄清了没有?) ⑤能掌握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思维方法和基本解题方法。 (3)在上述基础上,把教学中分割讲授的知识单点、知识片断组合成知识结构。要做到: ①基础知识系统化。(从单一到综合、从分散到集中) ②基本方法类型化。(从模仿到熟练、从分散到集中) ③解题步骤规范化。(从书写到思路、从思路到程序) 2、由厚到薄——构建知识网络。 教材是按知识块螺旋上升安排的,教学又是把每一个知识块分解为知识单点或知识片断来讲授的,中考复习就要将它们由粗到细、由大到小整理成知识网络,这不仅有利于“弄清家底”,而且有助于理解与记忆,还便于提取与应用。 华罗庚教授告诫我们,读书要从簿到厚、又从厚到薄。复习重在从厚到薄。 3、由浅入深——提升思维坡度。 学生的水平是有差异的,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提高,复习题的选择应有层次性,由浅入深,我们的建议是进行“题组”训练,有两种基本的形式:纵向深入和横向综合。还可以有跨章节、跨学科的大综合。 4、由熟到快——提高思维速度。 统计表明,中考要在120分钟完成26道题,30多问,题量是比较多的,而且有大量实际情况、或过程呈现的叙述,阅读量又是比较大的。通常,一套中考试题都有不下3500个印刷符号,解题书写约1500个印刷符号,两项合计,一共需要30分钟,还剩下90分钟用于思考、草算、文字组织和复查检验(按26道题计算,平均每道题还不到4分钟),这就向解题速度提出了高要求。怎样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呢?我们的原则性建议是: (1)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努力形成基本能力。 (2)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书写做到简明扼要。 (3)平时进行速度训练。 以此来加快加维速度,降低思维难度,提高解题质量。 在中考中,许多中考低档题都是由基本概念编拟而成的,如果学生平时理解准确了,抓住本质了,那就能在读题的同时,立即得出答案。建议一些基本数据要记住,如:1~5的开方数,1~20的平方数,勾股数3、4、5,5、12、13等,特殊三角形1、1、 ,1、2、 ,45°、60°、75°、36°、72°, 的近似值,黄金分割等。 选择题、填空题数量大、分值低,每题只能分配1~2分钟,完不成的先跳过去。用10多分钟做一道小题既使做对了也有“策略性错误”,因为这意味着后面高分题没有时间做,是一种“隐含失分”。 解答题的书写过程,要条理清楚、简明扼要,重点写得分点(没有枝节步骤、没有多余回路)。因为多写一步就是多占用了其他题的时间(隐含失分),就是多一个犯错误的机会(潜在失分)。解答题中的容易题也不妨边想边写,节省草算时间。 建议教师在复习题上安排“限时练习”,即留下3~5分钟时间,让学生做3~5道小题,训练快速解答或抢答。 5、以解题训练为中心。 中考是通过解题来判断学生数学能力的,中考复习的最终成果要落实到解题能力的提高上来。但不能盲目地强化训练,采取题海战术。我们建议: (1)以中档综合题为训练重点。 ①中档综合题区分度好,训练价值高,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得明白,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②中下档题目是命题原则的主要体现,是试题构成的主要成分,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是学校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进一步解高难题的基础。可以说,抓住了中下档题目就抓住了录取线。 ③高档题要有,但要控制数量,重在讲清“怎样解”,从何处下手、向何方前进。 (2)以近年中考题为基本素材。 ①中考试题经过考生的实践检验和广大教师的深入研讨,科学性强(漏洞也清楚),解题思路明朗,解题书写规范,评分标准清晰,是优质的训练素材。 ②中考试题都努力抓课程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方法,并且每套中考试题能覆盖全部知识点的60%~80%,几套试题一交叉,既保证了全面覆盖,又体现了重点突出。 ③近年中考试题能反映命题风格、命题热点、命题形式(特别是新题型)的新动向、新导向,以近年中考题为基本素材,有利于考生适应中考情境,提高中考复习的针对性。中考题型的创新形式主要有:情景题、应用题、开放题、操作题、探索题等,体现出“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性目标,表现为情景性、应用性、开放性、过程性、探究性。 三、复习课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每节课要有明确的复习教学目标 明确复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来复习。教师制定全面、准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重点是解决学生在新授课后出现的问题,在上课刚开始的1—2分钟内,直接出示复习课题及复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须掌握的知识提前做到心里有数,带着任务进行学习。 2、要面向全体学生 任何一个班级、任何一个学科都会有几名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使这些“尖子”学生的成绩得以维持和提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的“龙头”作用。但不可忽视中等生。中等生在班级总是占大多数,如果忽视了中等生就谈不上面向全体,更谈不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存在着拉一拉就上去、松一松就下来的现象,所以教师应该给这些学生以足够的助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中等生了解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殷切期望,同时帮他们找出学习成绩提不高的结症,帮助他们坚定向高一层次攀登的信念和决心。为此, (1)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所学的内容精心设计尽可能多的基础题、拓宽题、拔高题,在提问中使好、中、差学生各有施展的机会。 (2)每次习题训练或考试都编制A、B两套题目,让好、中、差学生在答题时倾其所学、尽情发挥、各得其所。 3、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1)给予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活动 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离开了空间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本、无源之水。 (2)提供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大凡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4、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 目前,数学教学只重视数学结论的教学,忽视数学结果获得的思维过程(如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维过程,问题被发现的过程等)。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机械模仿和记忆的思维定势中,在教学中广泛存在,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是极为不利的。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有的老师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也有“高招”使学生按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正过程。忽视了教学中的陷阱,造成学生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从而成为教学上的误区,在课堂上,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地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5、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集合与对应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换化归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抽样统计的思想等;数学解题方法主要有:消元法、降次法、代入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图象法等;一般性的思维方法主要有:观察、试验、比较、分类、归纳、类比、猜想等。 总之,我们认为,高效率复习课教学的成功要素:“精选题组、分层训练,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互动交流、及时解惑,揭示内在联系,关注思想方法。”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