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一入学,就得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参与。因此,在课堂中,我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读书。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开始识字,识字量不多,往往是指认较多,或是一字一顿地读,或是唱读。对此,如果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以尽早进入能快速浏览、阅读的轨道,必须先让学生养成双手捧书读的习惯。有的学生捧书读时又可能眼离书本过远,或是过近。对此,我就提醒学生:“我们应怎样读书?”学生齐答:“双手捧书,眼离一尺。”这样做,学生易于记忆,心领神会,利于养成好习惯。 二、坐姿。一年级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年
2、龄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要让学生保持良好坐姿并不费事,只须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谁坐的好!谁坐的正!”学生会齐回答:“我坐的好!我坐的正!”或是教师以某种动作手势予以个别提示,既达到了目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进行。 三、注意力。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稳定学生注意力的能力。可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把课堂教“活”;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请学生注意,如“拍一拍”、“点一点”等;如不便走下讲台,可用“稍停法”、“注视法”等,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力。 除此之外,恰当的赞语、激励,合适的奖励等各种不同手法的灵活运用,对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也是重要的。 总之,只要老师心中有规范,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严”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