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与地坛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2、通过解读地坛景物对“我”的启示,领悟史铁生从颓废到奋起这一心理变化过程。 3、明确生命的意义,培养我们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教学重、难点: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教学过程设计:一. 导入: 有人说:“上帝实在封锁你这条路的时候,一定会给你创造另一条路,只要你能找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条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二. 齐读“学习目标”三. 简介作者(学生自读)四. 走进第一部分 感受生命1.我与地坛有什么相似?明确:地坛:荒芜冷落,是被人遗弃的古园 我
2、:失魂落魄,是被社会遗忘的人2(1)作者走进地坛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地坛琉璃剥蚀朱红淡褪 古旧 荒芜雕墙坍圮散落玉砌雕栏 荒芜但并不衰败柏树苍幽野草荒藤茂盛得自在坦荡蜂飞 蚁动 瓢虫升空 生生不息金蝉脱壳 露珠滚动 满园草木竞相生长 (2)这样的景色给你以怎样的生命感悟?明确: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们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作者在地坛思考了哪些问题?作者是怎样解读这些问题的?明确:为什么要出生? 关于死(解读)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怎样活? (解读)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关于6个“譬如” 夕阳灿烂 落寞雨燕高歌 雪地脚印猜想 形体被肆意摧残 有些东西任谁也不能改变 古柏永恒宁静 气味灼烈青春 身残 志不残(志坚) 落叶美好4.总结: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顽强的活着是一种幸福。五拓展:你还能说出几位像史铁生这样把生命站我在自己手中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