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本课堂阶段性总结 双城市第四小学 聂燕我校的生本课题研究工作已顺利展开。下面就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一)课题研究目标1.确立“一切为了儿童,高度重视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新理念,总结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2.探索和改革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课堂上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二)研究任务探索适合我年级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前置性作业设计、布置和反馈方式的研究。合作内容的确定和合作时机的把握。合作前任务和要求的明确(包括限时)。合作中如何调动每位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培养习惯,教给
2、方法(是否有必要给小组长开培训会,培训哪些内容)。合作后如何汇报更合理。合作后评价(包括评价学生的参与状态和评价小组讨论知识的正确性、完整性等)。合作中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二、研究效果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实验,我已经深切地体会到这一课题的深入实施对学生学习方式得到了的巨大转变。1、养成了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前置性作业要求学生在家提前完成,课堂上主要是检查、巩固、展示和交流。当老师以各种形式在书写,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反馈、评价时,每个孩子都想展示自学的成果,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久而久之,促使学生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2、初步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
3、、互为师生等合作互动的活动,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他们的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学生们对合作学习的基本程序:自学小组内交流小组汇报基本掌握。养成了好习惯也就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3、促进了学困生的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求同伴互助,优生要教学困生。因为合作学习后的集体交流是以小组形式汇报的(四人一组),人人要发言。而且根据内容有时让学困生先发言,所以那些学困生不能再像以前只能当听众,也要积极为完成小组任务出力。通过这种“强制性”的措施,使学困生合作意识加强,倾听、语言表达和思考方面能力逐渐有所提高。4、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使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明显提高。课堂上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四、存在的问题1、小组合作不够扎实:在自学环节给学生的时间不充足,就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致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自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充分的自学才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展开。2、有时忽略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当以小组形式集体汇报学习成果时,只关注汇报展示的学生,而忽略了其他大部分学生。在课堂管理机制方面有所欠缺。总之,该课题的研究,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会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的学习、总结和反思,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