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讨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后批改作业;学生上课机械地听,下课忙碌地做作业。学生天天做作业,老师天天批改作业,教师花费在批改作业的时间过多了,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为了应付老师“批改”,学生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草草了事,一大部分学生出现了抄袭、问答案或叫人代替做作业等不良现象,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批改量多,教师批改作业常常用“”或“”等符号简单代过,学生由这些符号就能知道哪道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信息,找同学或同桌抄答案应付了事。要如何让老师和学生从这艰苦的“束缚”解脱出来呢?本文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两方
2、面来谈谈自己的拙见。首先谈谈如何布置作业:1.布置课前预习作业。预习作业的方式改变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尝试,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方法。布置课前作业时,教师不再指导学生先怎样想、再怎样做,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预习例题、理解例题,在理解例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数学规律的实践活动和创新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性、独立性、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体,整个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做预习作业时,遇到了难题,想
3、法、体验、感受、见解,有许多话想说,因此,我在上课时,尽量安排8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学习的感受,体会和理解,交流学习方法。交流时让学生在小组上交流自己做作业的收获或遇到哪些问题,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讨论在作业中所遇到的难题。而我深入学生中间或参与或点拨,在动态中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的话题。2.布置弹性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水平,把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等级,而课后作业针对三个等级也相应设计出弹性作业,分别是必做题、选择题、延伸题、附加题。要求差等生只完成必做题,适当考虑选择题;中等生完成选择题,考虑延伸题;优等生完成延伸题,考虑附加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
4、学到不同的数学,完成不同的作业。3.布置开放性作业。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条件完备、答案固定在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长期过分做封闭题,容易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往往形成定势思维,这对素质教育极为不利。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增强作业的开放性,适当设计一些开放题来充实作业题。由于开放题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应变性、发散性、独创性,在讨论推断可能正确答案和最优解法时,使学生能进行狼子野心造性复合思维,从而有利于
5、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个性素质和科学思维素质得以提高,从而形成学会求知的素质。4.布置应用性作业 。应用意识的簿弱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回归它生活、生产中的原型,给学生创设一个实际背景,让他们认真观察、收集数据,抽象图形,联想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抽象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和智力素质的形成。 5.布置典型性作业 。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是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而作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题海战,造成题海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率低,作业量多而质差,缺乏典
6、型性。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足够类型、形式多样和适当数量的材料,为学生布置一些典型性绳索的作业题,让学生练一题而通一类,比如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需要收集、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打破条件规范的框框;再如要求多个结论或多种解法的题目,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广、 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问题,利用这些非常规的题目,作为常规题目的补充。其次谈谈如何批改作业: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当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
7、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4.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流。由科代表和几名同学组成信息小组,其主要任务是:(1)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2)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3)每一单元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信息小组总结正、反两种典型,向全班同学作交流。以达到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 总之,作业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作业设置过程必须符合当前教育形势的要求,做到内容创新,形式多样,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作业,用多种方式认真批改作业,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才能真正达到巩固掌握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