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十则阅读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罕)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
2、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 死而后已2、翻译下列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在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4,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分析下列各句后回答: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D、学而不思则罔E、学而不厌F、择其善者而从之G、敏而好学H、默而识之 属于顺接的有 属于转接的有5、写出出自本文中的成语(不少于三个)。1、通“悦”,愉快 学过的知识 迷惑 通“智”,智慧相同、平等 止、停止2、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赶来,不也快乐吗?”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3、在态度上强调要谦虚,在方法上强调独立思考。5、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